田丽娜
- 作品数:17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社会救助非政府主体参与机制研究——社会救助需要多元化发展被引量:4
- 2011年
- 本文运用公共物品私人提供理论与公共服务市场化理论,从社会救助非政府主体参与的必然性和可能性上探讨社会救助主体的多元化发展,进而探讨非政府主体参与机制的建立,从而推动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 毛铖任晓林田丽娜
- 关键词:社会救助
- 城市流动儿童受教育难问题的政策出路
- 2011年
- 据国家统计局监测调查结果推算,200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978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4533亿人,而0至14岁流动儿童已达1410万。另据中国儿童中心最近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这些流动儿童的失学率高达9.3%,
- 毛铖任晓林田丽娜
- 关键词:城市流动儿童教育抽样调查儿童中心
- 地方政府创新的热点领域与制度化研究——对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入围项目的调查评析
- 本文基于对"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入围的114个奖项的分析与研究,归纳出近十年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十大热点领域,探讨地方政府创新所呈现出的规律性特征;进而探讨如何用制度化的保障解决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缺乏"续航力"的问题,推动中...
- 毛铖任晓林田丽娜
- 关键词:地方政府创新政治改革行政改革续航力制度化
- 文献传递
- 论多元化主体参与社会救助被引量:3
- 2012年
- 目前,我国社会救助形势十分严峻,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救助主体单一,政府部门承担了绝大多数的救助责任,其它社会力量参与严重不足。本文分析了社会救助主体单一的原因,针对问题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地位,以企业、非政府非营利组织以及公民个人等为补充作用的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救助的模式,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 田丽娜任晓林毛铖
- 浅析城市流动儿童受教育难问题的政策出路
- 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被称之为农民工的"附属品",流动与留守儿童的受教育难问题与农民工问题一样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深层的体制原因,加上我国现有的户籍制度、"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义务教育阶段财政负担...
- 毛铖任晓林田丽娜
- 关键词: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义务教育户籍制度
- 地方政府创新的热点领域与制度化研究--对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入围项目的调查评析
- 地方政府创新的形式和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作为一个系统过程,地方政府创新有两个基本的向度:地方政府内部组织系统的创新;地方政府组织系统输出的创新,即它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地方政府内部组织系...
- 毛铖任晓林田丽娜
- 关键词:地方政府创新管理政治改革行政改革公共服务
- 文献传递
- 私人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的路径选择
- 2011年
-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事务日益繁杂,社会公众对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需求逐渐增多,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方面已表现出"失灵"。我国私人部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发展得越来越强大,具有提供公共物品的能力,只要政府部门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给予私人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的权限,保障私人部门提供公共物品最基本的利益索求,在提供公共物品方面,私人部门将比政府更有效率。
- 田丽娜毛铖
- 关键词:公共物品政府失灵明晰产权
- 我国社会救助主体多元化问题研究
- 目前,我国社会救助主体主要是各级政府部门,表现出严重的单一性,私人部门与第三部门参与严重不足,部分社会救助主体缺乏独立性等。社会救助主体的诸多问题,导致我国社会救助形势十分严峻,存在缺位、错位、重复等现象,社会救助覆盖面...
- 田丽娜
- 关键词:政府私人部门第三部门
- 文献传递
- 我国高校突发事件干预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近年来,我国高校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的影响。高校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突发事件的干预机制不健全是重要的因素,我国很多高校忽视了干预机制的建立,存在诸多问题。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应该从多方面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的干预机制,比如从思想上重视干预机制在整个应急管理机制中的重要地位;加大对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资金支持;完善干预方案,形成完整的干预体系等等。
- 吕达田丽娜
-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干预机制
- 突发性个体事件与公共安全中的应对措施研究——基于2010年上半年六起校园安全事件的分析
- 2011年
- 2010年上半年,我国多个省市连续发生校园安全事件。基于六起校园安全事件的分析,提出个体行为与公共安全事件的对应关系,并就其发生的深层社会原因进行论述,认为从根本上解决这类事件的措施有:缩小贫富差距,尽量消除社会不公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重建社会道德体系,促使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回归和寻找新的路径来加强公共危机管理。
- 毛铖任晓林田丽娜
- 关键词:公共安全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