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 作品数:83 被引量:339 H指数:11 供职机构: 昆明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医学院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资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尼莫地平灌洗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已证实尼莫地平液灌洗可缓解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流速度的异常增高,现拟研究其对SAH所致异常脑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14头雄性小型实验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H组和灌洗组。开颅向鞍上池注入5ml自体股动脉血制备SAH模型,4d后用40ml尼莫地平稀释液(0.04mg/m1)灌洗灌洗组蛛网膜下腔。30min后行CT/SPECT扫描,图像经重建断层、对齐及空间标准化后于CT模板绘制感兴趣区再与对应层面SPECT图像配准计算大脑小脑比(CCR)和相对离散度(RD)以半定量描述右侧大脑半球血流量和血流分布异质性。结果假手术组、SAH组和灌洗组CCR分别为1.988±0.346、1.382±0.192和1.503±0.107;RD分别为0.389±0.015,0.417±0.015和0.425±0.018。SAH组CCR和RD与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洗组CCR和RD均与SA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尼莫地平灌洗对SAH所致的半球血流量下降及脑血流分布异质性增加无显著缓解作用。结论尼莫地平灌洗不能缓解SAH后异常脑血流灌注的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难以缓解SAH引起的脑微循环障碍有关。 王飞 殷玉华 王宇 万杰清 江基尧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尼莫地平 脑血流量 姑息性手术治疗妊娠期巨大囊实性颅咽管瘤一例 2014年 患者女,30岁,因“孕7个月,头痛、呕吐1个月”入院。查体:嗜睡,反应迟钝,时间、地点定向障碍,视力、视野检查不合作。第二性征发育良好,腹部膨隆,宫高82cm。头颅MRI示(图1):鞍上囊实性占位,约6.4cm×3.7cm×5.0cm,双侧脑室及第三脑室扩张。垂体激素:催乳素:92.69μg/L,雌激素:47.0pg/ml。产科B超:宫内妊娠,单胎头位,胎儿大小相当于30周,边缘性前置胎盘。入院诊断: 夭晓燕 孙涛 王飞 耿鑫 王焕之关键词:手术治疗 囊实性 妊娠期 姑息性 边缘性前置胎盘 第二性征发育 桥静脉位置及术中保留对窦镰旁脑膜瘤患者切除术后早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桥静脉解剖位置及其术中保留对窦镰旁脑膜瘤切除术后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窦镰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桥静脉位于矢状窦镰旁脑膜瘤表面为Ⅰ型,桥静脉位于肿瘤深部为Ⅱ型。预后不良包括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加重、新增神经功能障碍及死亡。结果术中发现Ⅰ型95例,Ⅱ型14例,11例未发现桥静脉仅在肿瘤深部发现皮层静脉。术后早期预后不良13例(10.8%),其中死亡4例(3.3%),新增或原神经功能障碍加重9例(7.5%)。Ⅰ型病例中,52例术中离断桥静脉,早期预后11例(21.1%);43例术中未离断桥静脉,早期预后不良1例(2.3%);两者术后早期预后不良发生率差异显著(P<0.01)。所有病例中,52例术中离断桥静脉,早期预后不良11例(21.1%);68例术中未离断桥静脉,早期不良预后2例(3.5%);两者术后早期不良预后不良发生率差异显著(P<0.01)。结论桥静脉位于窦镰旁脑膜瘤时,术中容易损伤;桥静脉一旦损伤,术后早期预后不良发生率显著增高;我们建议提高桥静脉的保留率以减少手术的直接并发症。 王飞 王勇 周玮林 耿鑫 孙涛 余化霖关键词:窦镰旁脑膜瘤 桥静脉 预后 手术治疗并长期随访20例桥小脑角表皮样囊肿 <正>约50%的颅内表皮样囊肿(epidermoid cysts,ECs)位于桥小脑角(CPA),其也是CPA第三常见的肿瘤及瘤样病变。CPA Ecs在胚胎发育的4至5周开始形成而大多在30岁后才出现症状,因此当被发现时... 王飞 殷玉华 王宇 贾锋 熊文浩 江基尧文献传递 胰岛素敏感性对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浓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胰岛素敏感性对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脑钠肽(NT-proBNP)浓度变化的影响。方法:NYHA分级Ⅲ~Ⅳ级的严重心力衰竭住院患者80例,每日测量体重,检测入院次日晨血NT—proBNP、空腹血糖、胰岛素、肌酐、糖化血红蛋白(GHB)、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肺动脉收缩压、平均动脉压首次数值,每隔7d检测NT-proBNP浓度、血肌酐、空腹血糖、胰岛素,直至心功能改善为Ⅱ级持续72h后复测上述指标,并计算出相应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BMI、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结果:治疗7d后,NT-proBNP明显下降(P〈0.01),之后下降变缓;ISI呈现下降趋势,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T-proBNP浓度降低百分比与ISI、LVEDD及年龄呈负相关(r=-0.6、-0.095、-0.01,均P〈O.05),与Ccr呈正相关(r=0.408,P〈0.01)。结论: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血中NT-proBNP浓度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胰岛素敏感性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影响NT-proBNP浓度的降幅。 娄金荣 吴国林 李正茂 王飞 张莉 刘加麟 许向东关键词:心力衰竭 N-末端脑钠肽 胰岛素敏感性 5-羟色胺参与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概述及展望 被引量:16 2018年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研究显示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通过与不同受体结合发挥不同的痛觉调制作用,并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多种神经递质相互影响参与偏头痛的发病.本文对5-HT及其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表达与分布、递质的合成与代谢及其功能、5-HT参与偏头痛的作用机制及可能的相关治疗靶点等方面进行概括,以期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对开发新的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王飞 高丽 王永刚关键词:偏头痛 5-羟色胺 5-羟色胺受体 血脂水平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脂水平对其预后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08例确诊为脓毒症的患者的生化与炎症指标并进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根据出院结局分成生存组和死亡组。对照两组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分析预后相关因素。结果死亡组患者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id-cholestero,HDL-C)显著低于存活组,两组患者合并意识障碍、肾功能不全、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动脉血乳酸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用HDL-C预判脓毒症患者死亡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51.8%、88%。结论血清HDL-C水平对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马娣 王飞 朱洪超 陆晓晔 龚好 徐欣晖 吕利雄 刘黎 陈杰 朱长清关键词:脓毒症 血脂 预后 “二孩政策”对产科重症患者转入ICU的影响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索“二孩政策”全面实施前后对产科重症患者转入重症医学科(ICU)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转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的产科重症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研究对象包括本院转入ICU和外院直接转入ICU的产科患者。将其分为两组,第1组:2007年1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转入ICU的产科重症患者;第2组:2016年6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转入ICU的产科重症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转入ICU主要原因、疾病严重程度、ICU内主要干预等数据,比较两组患者转入ICU的主要原因(ICU第一诊断),一般资料、临床特征,主要妊娠并发症/合并症及母亲结局。按照世界卫生组织2012年孕产妇死亡疾病分类-10(ICD-10)将产妇死亡原因分为:直接产科死亡和间接产科死亡。结果:(1)研究期间,本院共计分娩63703人次。两组共计转入ICU患者540例,其中第1组376例(本院340例,外院36例),第2组164例(本院159例,外院5例)。本院孕产妇ICU转入率0.78%(499/63703)。(2)转入ICU主要原因中以产科因素为主,前五位原因依次是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心脏病、脓毒症和急性胰腺炎。其中,第2组患者产后出血(P=0.02)和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P<0.01)的比例更高,但脓毒症患者的比例下降(P=0.04)。(3)一般资料和临床特征,第2组患者年龄更大,孕次、产次、流产次数更多,失血量更多,ICU住院天数和总住院天数均更长(P均<0.05),通过介入栓塞动脉止血的比例更高,ICU内机械通气的比例也更高(P均<0.05)。(4)主要妊娠并发症/合并症,第2组产后出血的比例较高,其中以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的比例升高,宫缩乏力的因素下降(P均<0.05)。妊娠期糖尿病、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及甲状腺问题的比例均增加,但HELLP综合征、先心病的比例下降(P均<0.05)。(5)研究期间,孕产妇死亡共13例(本院8例,外院5例);10� 单可记 许汪斌 王英 代冬梅 王雨平 王飞 马润玫关键词:重症医学 危重孕产妇 产后出血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症状反复波动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24 h内症状反复波动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在发病4.5 h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1例,分为波动组与无波动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结果波动组与无波动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溶栓前血压、溶栓前INR、发病-溶栓时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高血压病、糖尿病史/糖化血红蛋白(HbA1c)>6%、吸烟史、TOAST分型、溶栓后24 h内颅内出血的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波动组溶栓前NIHSS>3分及前循环梗死的比率显著高于无波动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3分(OR=2.953,95%CI:1.044~8.354,P=0.041)和梗死部位(OR=4.020,95%CI:1.067~15.140,P=0.040)是症状波动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静脉溶栓24 h内的症状反复波动与卒中严重程度及梗死部位相关。 王飞 高丽 沈沸 李焰生关键词:静脉溶栓 脑梗死 症状波动 尼莫地平灌洗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流的影响 <正>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 aneuri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可导致脑血管痉挛和脑血流量下降是其致残和致死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所以,防治脑血管痉挛是改善动脉瘤患者... 王飞 殷玉华 万杰清 潘耀华 江基尧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