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飞

作品数:76 被引量:197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9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0篇磁共振
  • 17篇肿瘤
  • 15篇成像
  • 13篇前列腺
  • 10篇肾肿瘤
  • 10篇磁共振成像
  • 9篇细胞
  • 9篇波谱
  • 9篇磁共振波谱
  • 8篇缺血
  • 7篇体线圈
  • 7篇切除
  • 7篇腹腔
  • 7篇腹腔镜
  • 6篇蛋白
  • 6篇前列腺癌
  • 6篇腺癌
  • 6篇MRI
  • 5篇动脉
  • 5篇脑缺血

机构

  • 52篇海南省人民医...
  • 16篇中山大学附属...
  • 12篇首都医科大学...
  • 7篇南华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海南医学院附...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吉林省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湘南学院附属...

作者

  • 73篇王飞
  • 20篇李建军
  • 18篇康新立
  • 18篇王为服
  • 12篇陈峰
  • 12篇陈旺生
  • 11篇戴宇平
  • 11篇李长清
  • 9篇岑松
  • 8篇邓春华
  • 8篇陈健
  • 8篇王忠尧
  • 8篇郭燕
  • 7篇钟江
  • 6篇孙祥宙
  • 6篇王安方
  • 6篇邢增宝
  • 6篇王道虎
  • 6篇蔡德海
  • 6篇陈雅青

传媒

  • 7篇海南医学
  • 5篇临床泌尿外科...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华男科学杂...
  • 2篇海南医学院学...
  • 2篇中华泌尿外科...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广东医学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现代泌尿外科...
  • 2篇国际外科学杂...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英国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年份

  • 5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4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8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血流阻断方式对肾部分切除术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对比分析4种肾血流阻断方式对肾部分切除术的影响,探讨各术式的优劣。方法:494例肾部分切除术病例,按肾血流阻断方式分为4组。开放手术无创钳集束阻断肾蒂组(A组)129例;腹腔镜束扎带阻断肾动脉主干组(B组)203例;腹腔镜血管夹阻断肾动脉主干组(C组)94例;腹腔镜血管夹阻断肾动脉分支组(D组)68例。分别统计4组病例,达到"肿瘤切缘阴性、无肾功能降低和无泌尿外科并发症"三个技术指标的占比,对比各组差异。肾功能降低的标准,是术后实测的eGFR,小于用残肾体积估算的eGFR。结果:4组病例,肿瘤RENAL评分分别为9.3、9.2、9.1和9.5(P=0.07);肿瘤切缘阳性率均低于1%。保留残肾体积百分比,分别为88%、89%、90%和87%(P=0.1),术后实测eGFR比估算eGFR降低,分别为9.5%、11%、4.2%和6.9%(P<0.001)。泌尿外科并发症,分别6%、10%、5%和13%(P=0.01)。同时达到三个技术指标,分别为45%、44%、69%和62%(P=0.002)。结论:肾部分切除术中肾血流阻断,单独阻断肾动脉优于集束阻断肾蒂,阻断肾动脉主干优于阻断分支,阻断肾动脉血管夹优于束扎带。
康新立岑松钟江刘元晓冯雄王为服王栋王安方蔡德海黄卫陈健王阳王飞曾繁畅王忠尧李道源符厚圣李国平徐从杰周家权何峰荣王金刚徐振花
关键词:肾脏肾血流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腹腔镜
膀胱血管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2年
目的探讨膀胱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断与治疗的1例膀胱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探讨。结果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为膀胱海绵状血管瘤。恢复良好,痊愈出院,随访两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膀胱血管瘤临床极其罕见,预后良好,因其症状多不典型,临床上极易漏诊,需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王飞岑松康新立王为服钟江符厚圣
关键词:膀胱肿瘤血管瘤
前列腺癌3T体线圈三维氢质子磁共振波谱(MRS)代谢特征与Gleason评分的关系
王飞孙祥宙王卓戴宇平陈雅青郭燕王道虎邓春华
MRI在诊断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研究MRI在诊断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今后临床诊断提供参考和借鉴,提高对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的诊断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CT进行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MRI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对于脑深部区域、非出血病灶及出血病灶的检出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诊断敏感度要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和MRI对弥漫性颅脑轴索损伤的诊断都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但是MRI的诊断敏感度要高于CT,尤其是对脑内非出血病灶和深部病灶的敏感度要高于CT,和CT检查技术相比,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李洲李建军邢增宝王飞陈峰陈旺生李长清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
体外线圈行前列腺磁共振波谱检查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2011年
目的探讨适合于高龄患者的简便、高效、无创性前列腺磁共振波谱(MRS)检查方法。方法 40例临床可疑前列腺癌的患者(平均年龄76岁),在3T场强下采用体外线圈行前列腺MRI和前列腺多体素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检查。以系统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标准,计算并比较前列腺正常外周带、外周带病变、前列腺增生及内腺癌灶的(胆碱+肌酸)/枸橼酸盐[(Cho+Cre)/Cit]比值。结果 40例疑似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其中前列腺增生15例,前列腺癌18例,不典型增生2例,前列腺上皮内瘤2例,前列腺炎2例,前列腺结核1例。前列腺外周带癌、不典型增生与前列腺炎及前列腺结核单凭MRI很难鉴别;但MRS表现有助于鉴别诊断,前列腺癌、不典型增生及前列腺上皮内瘤(Cho+Cre)/Cit增高,与正常外周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列腺炎及(Cho+Cre)/Cit与正常外周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列腺结核(Cho+Cre)/Cit较正常外周带下降。以间质增生为主的前列腺增生需注意与发生在内腺的前列腺癌鉴别,但内腺癌MRI病灶周围无低信号环围绕,且内腺癌(Cho+Cre)/Cit比值高于前列腺增生,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用体外线圈行MRS检查简便、高效、无创,对前列腺疾病有鉴别诊断作用,尤其适合高龄前列腺疾病患者。
陈雅青毛丽娟王道虎王飞苏晨郭燕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磁共振波谱学老年人
一例膀胱壁内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并文献复习
2012年
目的探讨膀胱壁内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断与治疗的1例膀胱壁内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探讨。结果患者行膀胱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为膀胱嗜铬细胞瘤,恢复良好,血压降至正常,痊愈出院,随访1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膀胱壁内嗜铬细胞瘤临床罕见,预后良好,虽其症状比较典型,但临床上少见,术前极易漏诊,需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王飞王为服钟江符厚圣
关键词:膀胱嗜铬细胞瘤
原发性颅内B细胞淋巴瘤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1H-MRS表现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免疫功能正常人原发性颅内B细胞淋巴瘤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多体素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 H-MRS)表现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颅内B细胞淋巴瘤的MRI表现,其中10例患者均行DWI和1 H-MRS检查,分别测量肿瘤实质表观弥散系数(ADC)、胆碱/N-乙酰天门冬氨酸(Cho/NAA)、脂质/肌酸(Lip/Cr)比值,并探讨ADC与Cho/NAA、Lip/Cr的相关性。结果:15例患者共检出23个病灶,病灶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多明显均匀强化,"尖角征"和"缺口征"的出现具有特异性。10例均行DWI和三维多体素1 H-MRS检查,共检11个病灶,肿瘤实质区ADC值较对侧正常脑实质明显降低,分别为(0.000 773±0.000 096)mm2/s,(0.000 900±0.000 165)mm2/s,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1,P=0.017)。肿瘤实质区Cho峰升高,NAA降低,并出现高耸的Lip峰,测量肿瘤实质区Cho/NAA均值1.99±0.25,对侧正常脑区Cho/NAA均值0.82±0.09,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43,P=0.00);肿瘤实质区出现高耸的Lip峰。ADC值与Cho/NAA比值呈负相关(r=-0.687,P=0.02)。结论:原发性颅内B细胞淋巴瘤ADC值降低,Cho/NAA升高,ADC值与Cho/NAA比值呈负相关性,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多序列联合应用可提高MRI对肿瘤的诊断水平。
陈峰刘涛李建军李岩李长清王飞陈旺生许琴
关键词:淋巴瘤表观弥散系数磁共振波谱成像弥散加权成像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MRI征象及与GCS计分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磁共振成像(MRI)征象及其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计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7月我院收集的30例DAI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根据病灶累及部位分析其与GCS计分和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30例患者共53个病灶,17例多发病灶,13例单发病灶;42个病灶T1WI显示出低信号或者是等信号,11个病灶T1WI显示为高信号;T2WI显示为高信号,FLAIR序列以及弥散加权像(DWI)上表现出的信号更高,范围更清晰;病灶形态呈条索状27例,斑片状11例,卵圆形8例,不规则斑点状7例;病灶未累及脑中线部位的患者临床预后优于病灶累及脑中线部位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36,P=0.008),病灶累及脑中线部位的患者GCS计分情况比未累及组严重,计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19,P=0.012)。结论:DAI病灶累及脑中线部位的患者GCS计分较低、预后差,MRI检查是诊断DAI首选的影像学方法,临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李洲李建军邢增宝王飞陈峰陈旺生李长清
关键词: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核磁共振成像临床预后
放射性脑损伤进展和转归精准预测的多模态MR研究
陈旺生李建军洪澜邢增宝王飞李长清丁继良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头颈部和颅脑肿瘤治疗中的主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在鼻咽癌的治疗和胶质瘤术后综合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头颈部和颅脑肿瘤放射治疗的80%以上。放射线的电离作用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对靶区周围脑组织造...
关键词:
关键词:放射性脑损伤鼻咽癌
外周带前列腺癌:3T体线圈多体素^1H MRS的ROC曲线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应用ROC曲线分析3T场强下采用体线圈行前列腺氢质子磁共振波谱(H-1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1H MRS)对外周带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方法40名临床可疑前列腺癌患者于3T场强下仅用体线圈行前列腺MRS检查。结合穿刺病理及T2WI分区将外周带体素分为正常、癌灶体素,计算各体素(胆碱+肌酸)/枸橼酸[(Cho+Cr)/Cit]。分析比较外周带正常及癌灶体素(Cho+Cr)/Cit,绘制用于诊断外周带癌的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检查。经系统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前列腺癌18例,外周带59分区有癌灶;不典型增生或前列腺上皮内瘤4例;前列腺增生15例;前列腺炎2例;前列腺结核1例。正常外周带体素(Cho+Cr)/Cit比值为0.50±0.12,外周带癌灶体素(Cho+Cr)/Cit比值均数为1.57,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t=16.58,P〈0.001),确定外周带前列腺癌ROC曲线下面积的Az为0.968,其切点值为0.67(敏感度90%,特异度89%,P〈0.001)。结论3T场强下仅采用体线圈采集^1H MRS能反映外周带癌灶代谢变化,对外周带前列腺癌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陈雅青郭燕苏晨毛丽娟王飞王文娟
关键词:高场强体线圈前列腺癌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