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锦良

作品数:76 被引量:155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3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4篇成像
  • 21篇磁共振
  • 13篇磁共振成像
  • 11篇血管
  • 11篇造影
  • 9篇影像
  • 9篇病变
  • 7篇肿瘤
  • 7篇CT
  • 6篇血管成像
  • 6篇血管造影
  • 6篇CT诊断
  • 6篇MRI诊断
  • 5篇动脉
  • 5篇血性
  • 5篇影像诊断
  • 5篇张量成像
  • 5篇颅内
  • 5篇功能磁共振
  • 4篇动脉造影

机构

  • 43篇南京军区福州...
  • 31篇福州总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福建省泉州市...

作者

  • 74篇王锦良
  • 34篇钱根年
  • 32篇李铭山
  • 27篇陈自谦
  • 26篇郑春雨
  • 24篇肖慧
  • 20篇许尚文
  • 18篇钟群
  • 18篇马明
  • 15篇杨熙章
  • 14篇董其龙
  • 14篇倪萍
  • 12篇季洪兵
  • 11篇李天然
  • 7篇叶友强
  • 7篇陈锦华
  • 5篇李晓红
  • 4篇黄淑贞
  • 3篇吴纪瑞
  • 3篇赵春雷

传媒

  • 26篇福州总医院学...
  • 8篇福建医药杂志
  • 4篇临床放射学杂...
  • 4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上海医学影像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人民军医
  • 1篇CT理论与应...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实用儿科杂志

年份

  • 7篇2013
  • 3篇2009
  • 10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8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6篇2002
  • 4篇2001
  • 5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90
  • 4篇1989
  • 1篇1988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维MRA技术在肝脏血管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三维增强MRA(3D CEMRA)技术在肝脏磁共振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52例行肝脏磁共振血管成像患者及30例对照组病人,利用自动透视触发技术进行肝脏血管成像,造影剂到达降主动脉起始段时启动3...
陈自谦肖慧倪萍陈代文马明王锦良钱根年许尚文杨熙章
关键词:肝肿瘤磁共振血管造影
文献传递
正常人视觉刺激下心算任务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对正常人视觉刺激下简单心算任务进行研究,探讨不同计算任务类型相关脑功能区的定位及作用机制,进一步理解人脑高级思维模式。资料与方法:对12名右利手志愿者(男6名,女6名)进行简单加法计算、简单减法计算和退位减法计算任务的fMRI研究。应用组块设计模式,采用GE1.5T磁共振扫描仪,对所有志愿者行T1WI和fMRI。采用AFNI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脑功能区定位,同时记录被试的计算正确率和反应时间。结果:12名被试中共获取10人的行为学数据。3种心算任务模式随计算难度的增加,平均反应时间延长,计算正确率下降。男女间比较复杂减法任务计算正确率存在差异,女性低于男性(P<0.05)。3种计算任务存在共同激活脑区,额叶为减法任务主要相关脑区。随任务难度加深,脑总体激活体积增大。结论:fMRI可以简单便捷地定位心算相关脑功能区,心算为多个脑功能区协同工作的复杂过程。
肖慧陈自谦钱根年倪萍陈锦华王锦良杨熙章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先天性单侧无眼球1例CT报告
2002年
男,出生三天.左侧眼眶凹陷,左眼上下眼脸融合,不能分开,仅残留一眼线,长约1厘米,脸缘有稀疏睫毛,左眼部触诊感觉柔软,未触及眼球实体.右侧眼脸正常,眼球发育尚可.全身检查无异常发现.无家族遗传史.患儿为足月顺产.母在孕三个月时曾有腹泻、发热病史.母孕二产一,第一胎为人工流产.CT检查:左眶各壁骨性结构异常,眶腔窄小,未见正常眼球及球后结构,仅见一小水泡样结构,右眼眶、眼球及球后诸结构正常(图1-2).
肖慧王锦良董其龙郑春雨李铭山
关键词:CT病例报告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CT诊断(附18例报告)
1998年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不多见的疾病,本文用CT确诊18例,报告如下:
黄淑贞李铭山王锦良黄丁龙颜宝华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CT诊断主动脉造影增强剂
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评价影像学检查对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26例均摄了平片,CT检查10例、MRI检查6例、DSA检查2例。结果:26例动脉瘤样骨囊肿发生于长管状骨18例,脊柱4例,骨盆3例,跖骨1例。平片和CT多表现为偏心膨胀性骨破坏,CT常可显示骨性分隔及液—液平,MRI检查多表现为多囊长T1、长T2信号特点,CT和MRI检查16例中有6例出现液—液平面。DSA表现实质期可见中等量肿瘤染色。结论:动脉瘤样骨囊肿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CT特别是MRI对动脉瘤样骨囊肿诊断较平片有优势,综合影像学检查能提高动脉瘤样骨囊肿诊断符合率。
王锦良陈自谦钱根年许尚文
关键词:动脉瘤样骨囊肿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CT诊断2例报告
1991年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少见,术前诊断较困难,我院采用CT确诊2例,报道如下。病例报告例1,男,51岁。因饮酒后突发上腹部阵发性绞痛伴干咳而急诊入院。B超提示纵隔及左胸腔积液。左侧胸腔穿刺抽出血性胸水200ml。检查见心影扩大。
黄淑贞李铭山王锦良
关键词:假腔腹部阵发性绞痛血性胸水主动脉造影
数字化时代医学影像学科建设与管理相关问题探讨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对数字化时代医学影像学科建设与管理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内容:(1)建立数字化医学影像学科的目的和意义;(2)数字化医学影像学科建设的要求;(3)数字化医学影像学科建设的人才培养与提高;(4)数字化医学影像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结论:在数字化时代,数字化设备的引进和PACS的建立使医学影像学科成为临床医学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逐步形成了取代传统模式影像科的趋势,同时也为学科建设带来许多新的课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讨和完善。
陈自谦倪萍李天然杨熙章王锦良陈建新叶友强
关键词:医学影像科
使用全身CT扫描的初步经验与评价
1989年
全身 CT 扫描仪无疑是近代临床医学影像诊断学中一种重要工具,它具有高度的密度与空间分辨率,图象清晰,解剖结构清楚,病灶的定位、定量准确,对病人安全、舒适、无创伤。病人不需特殊准备,可在门诊进行检查。虽然 CT 有许多优点,但仍存在一定限度,它仅仅反映病灶的大体表现,定性诊断仍有一些困难。现简要介绍我们使用全身 CT 扫描12000例的粗浅经验与评价。
李铭山王锦良
关键词:影像诊断学病人安全骨结构骨折片椎间盘突出肝血管瘤
16排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的进一步评价
2008年
目的:评价16排CT冠状动脉造影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组706例受检者行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成像检查,其中537例受检者给予常规剂量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在65±10次/分,采用后置性心电门控电影扫描序列进行扫描,层厚为1.25mm,螺距为0.275:1,非离子型造影剂1.5-2mm/Kg,碘浓度为300mgI/ml或370mgI/ml,注射速率3-4ml/s,在注射造影剂后,屏气20秒左右,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其属支(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以及右冠状动脉)并对其进行评价。后处理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以及仿真内窥镜(VE)。结果:706例受检者有2556根冠状动脉被评价,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6%、88%、89%、91%、93%。检测有意义的狭窄(≥50%的狭窄)936/2556(36.92%)根,其中钙化性狭窄773/936(82.59%),非钙化性斑块狭窄163/936(17.50%),单根血管有意义的狭窄为612/936(65.38%),两根血管有意义的狭窄为237/936(22.32%),三根以上血管有意义的狭窄为113/936(12.07%)。4、结论:如果控制好心率和改善扫描技术,16排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能较为满意地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其属支,对冠心病的筛查、血管搭桥以及内支架置入后疗效随访均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自谦钱根年许尚文李天然赵春雷钟群王锦良杨熙章
关键词:心脏冠状动脉多层CT
脑缺血性皮质脊髓束损伤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研究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大脑白质纤维束各向异性特征;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皮质脊髓束受损与肌力的关系。方法:对9例正常被试和9例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进行常规MRT1WI、T2WI和DTI检查,对数据进行离线后处理,采用dTV.II软件处理,获得FA图及方向编码彩色图,并重建双侧皮质脊髓束3D纤维束图。对正常被试分别在内囊前角、膝部、后角选择感兴趣区测量主要白质纤维束FA值。脑卒中病人对梗死区及健侧相应区域白质进行FA测量。将感兴趣区设在双侧大脑脚对双侧皮质脊髓束进行3D重建。Brunnstorm标准判断脑卒中患者患手肌力。结果:在正常组双侧白质纤维束FA值无明显差异,但相同部位不同白质区的FA值有明显差异(t=3.12,P<0.05),重建FA值图与方向编码彩色图可显示大部分主要的白质纤维束。在脑卒中病人组梗死区FA值显著低于健侧,两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570,P<0.001)。病变侧皮质脊髓束受压、变形、移位、部分断裂,皮质脊髓束受累情况与肌力有相关性(rs=0.888,P<0.05)。结论:DTI可显示脑内白质纤维束的走行及分布,为大脑白质纤维束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广阔领域。DTIFA值图及DEC图可以显示卒中病人梗死区白质纤维的方向与各向异性程度。3D纤维束图可以更立体直观的显示锥体束状况,有利于探讨皮质脊髓束损伤程度与肌力的关系,对临床及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陈自谦张碧云肖慧钱根年许尚文王锦良杨熙章叶友强倪萍
关键词:脑缺血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纤维束成像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