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维才

作品数:3 被引量:67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1篇动物
  • 1篇血管形成
  • 1篇体内环境
  • 1篇通畅率
  • 1篇组织工程血管
  • 1篇组织化学
  • 1篇小肠黏膜
  • 1篇小肠黏膜下层
  • 1篇小口径组织工...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组织
  • 1篇免疫组织化学
  • 1篇内固定
  • 1篇口径
  • 1篇环境培养
  • 1篇骨折
  • 1篇股骨
  • 1篇股骨粗隆
  • 1篇股骨粗隆间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东华大学

作者

  • 3篇王维才
  • 3篇韩本松
  • 2篇徐雪荣
  • 2篇范存义
  • 2篇薛锋
  • 1篇王一飞
  • 1篇张菁
  • 1篇曾炳芳

传媒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体内不同环境对组织工程血管形成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体内不同环境对组织工程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清洁级犬10只;切取一侧10 cm隐动脉,消化、离心收集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与Ⅰ型胶原蛋白凝胶均匀混合,种植于猪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组织膜表面,在直径3 mm聚乙烯管壁外包绕3层,制成管状组织工程支架20支。将支架分别植于犬皮下和套于股动脉管壁外,即皮下组、动脉周围组(n=10)。术后4周,取出培养组织行大体和组织学观察,并行组织工程血管形成评分及抗静水压检测。结果皮下组管腔结构不完整,内皮及平滑肌种子细胞增殖弱,SIS支架材料分解慢,腔面无内皮细胞覆盖;动脉周围组可见完整血管样结构形成,种子细胞生长增殖良好,管腔有完整内皮细胞覆盖,平滑肌细胞形态、分布良好。皮下组、动脉周围组组织工程血管形成总评分分别为(5.529±0.272)和(14.824±0.253)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静水压二组分别为(67.0±5.8)kPa和(247.0±3.5)kPa,动脉周围组与皮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体内不同环境对细胞增殖和组织工程血管形成有明显影响。
韩本松范存义薛锋徐雪荣王维才王一飞
关键词:体内环境血管形成动物
体内环境培养的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被引量:2
2010年
背景:人造血管是临床组织修复领域广泛应用的重要器官,但小口径人造血管易于栓塞、难以长期保持通畅,而组织工程血管虽有永久替代作用,培养时间长,不符合血管修复的临床实际。寻找既能及时修复血管、恢复血运,又能在体内形成生物性血管保持长期通畅,是最理想的血管修复重建方法。目的:观察以改性猪小肠黏膜下层组织为支架,在体内血流条件下培养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的可行性。方法:自犬隐动脉分离出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与胶原蛋白凝胶均匀混合,分别种植于小肠黏膜下层膜表面,包绕3mm聚乙烯管制成30个3层管状支架,植入犬股动脉缺损处进行桥接吻合为实验组;植入犬皮下组织为对照组。术后进行彩超、组织学检测评价血管的形成过程和免疫组化鉴定。结果与结论:术后12周,实验组14个血管支架保持通畅,有明显的血管生物结构形成,种子细胞生长增殖良好,管腔有完整内皮细胞覆盖,平滑肌细胞形态、分布良好;对照组管腔结构不完整,种子细胞增殖弱,腔面无内皮细胞覆盖。结果表明通过体内组织工程技术可在血流条件下培养形成小口径组织工程血管。
韩本松范存义张菁薛锋徐雪荣王维才
关键词:小肠黏膜下层血管通畅率免疫组织化学
股骨粗隆间骨折Gamma钉和DHS内固定治疗比较被引量:65
2008年
目的比较Gamma钉和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其应用选择。方法7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接受DHS和Gamma钉内固定治疗,从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功能恢复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经术后8~21个月随访,Gamma钉功能优良率95.1%,DHS优良率8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mma钉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缩短,手术创伤较小,DHS组术后并发症较高。结论对ⅠA型无移位和ⅠB型部分移位的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和Gamma钉两种内固定均可;对Ⅱ、Ⅲ型骨折,适用Gamma钉。
王恩时韩本松曾炳芳王维才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DHSGAMMA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