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碧泉

作品数:17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6篇地震
  • 9篇地震预报
  • 6篇模式识别
  • 4篇专家系统
  • 3篇地震活动
  • 3篇地震预报专家...
  • 3篇预报专家系统
  • 2篇地震活动性
  • 1篇地震活动特征
  • 1篇地震前
  • 1篇地震前兆
  • 1篇地震序列
  • 1篇地震学
  • 1篇地震预测
  • 1篇余震
  • 1篇震前
  • 1篇震兆
  • 1篇知识表示
  • 1篇筛选法
  • 1篇神经网

机构

  • 17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

  • 17篇王碧泉
  • 5篇范洪顺
  • 4篇王春珍
  • 3篇黄汉明
  • 2篇马淑田
  • 2篇杨锦英
  • 2篇王玉秀
  • 2篇陈祖荫
  • 1篇陈佩燕
  • 1篇吴大铭
  • 1篇韩志强
  • 1篇李盘林
  • 1篇边银菊
  • 1篇马秀芳
  • 1篇陈建
  • 1篇郑东

传媒

  • 6篇地震学报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中国地震
  • 2篇中国地震学会...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内陆地震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年份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3篇1992
  • 2篇1990
  • 2篇1989
  • 2篇1986
  • 1篇198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线性R/S方法研究及其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0
1995年
非线性R/S方法研究及其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王碧泉,黄汉明,范洪顺,王春珍,陈佩燕(中国北京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北京100081)主题词:非线性理论;中期预报;分数维;R/S方法;赫斯特指数H近几年来,非线性科学及其在地球物理学中的应用研究已引...
王碧泉黄汉明范洪顺王春珍陈佩燕
关键词:分数维地震预测
聚类方法及逐次特征筛选法在地震活动分期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89年
本文主要应用了“对分移动窗口法”和“特征的逐次筛选法”。所得分类结果基本上与实际地震活动情况一致,后验预测检验也符合实际。在使用筛选后的特征分类时发现聚类方法对其所使用的特征有某种程度的依赖性。
马淑田王碧泉陈祖荫
关键词:聚类方法地震活动性
地震预报专家系统(二)——知识表示和证据组合被引量:2
1992年
研究了地震预报专家系统 ESEP 的知识表示.ESEP 的知识表示模型为 ESEP/K,它从地震预报领域知识的特殊性着眼,结合了产生式表示和过程表示两种知识表示方法,在产生式规则中,除常用的证据组合方式“AND”和“OR”外,我们还设计了三种新的证据组合方式.
范洪顺王碧泉
关键词:专家系统知识表示地震预报
对连续HAM方法的改进及其在潜在震源判定中的应用
<正>苏联学者首先将 HAM 方法用于地震学中,他们用的是适用于二值数据的方法。以后吕宏伯等对这一方法进行了改进,使之适用于连续数据。本文对后者又进行了改进,并应用于北京及其邻区潜在震源的判定。
王碧泉王玉秀王春珍
文献传递
用准周期(PP)方法预测地震序列中早期强余震被引量:2
1998年
研究了地震序列的准周期性,提出了预测早期强余震发生时间的准周期性方法及其定量预报指标,同时进行了回溯性预报检验,R值评分为045。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预报效能。
王春珍黄汉明王碧泉
关键词:地震预报强余震地震序列准周期
地震活动的定量分期
<正>地震活动高潮、低潮期的划分是当前人们关切的研究课题之一,其结果可提供地震危险性判定和地震中期预测的背景。过去在这方面的工作只是基于能量、最大震级或其他某一次地震活动特征进行分期,常常是经验性的。本文用模式识别方法,...
王玉秀王碧泉
文献传递
基于神经网络的强震中短期预测方法被引量:7
1997年
神经网络(neuralnetwork)是由大量并行处理的类似生物神经元的简单单元构成的复杂系统.通过调整各个单元之间的连接权值,神经网络可以被训练来表达一个特定的映射.这种作用是神经网络应用的基础.近十年来,神经网络已从理论研究进入实用,并且这个趋势还在不断地发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强震预测方法.神经网络先从存在的地震演化序列或地震前兆学习,然后对未来的强震作中短期预测.提出了两个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一个是基于地震演化序列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EE,并将它用于中国大陆未来一年的最高震级的预测;另一个是基于地震前兆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EP,并将它用于华北地区未来(2年)强震发生时间的预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这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并且使用方便,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韩志强王碧泉
关键词:神经网络强震地震预报
FS方法及其在综合多项震兆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提出了一种模式识别方法——FS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取为某些论域上的模糊子集.先以每三个原始特征组成子分类器的特征集,“训练”这些分类器,然后对子分类器进行筛选,最后用筛选出的子分类器的“软”分类结果的加权平均作为判别函数,形成总的分类决策.将FS方法应用于综合多项震兆,并进行了一系列控制试验,还与地震学中几种常用的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FS方法是稳定和有效的.
范洪顺王碧泉
关键词:地震预报地震前兆模式识别
中国华北峰值加速度的衰减特性及与北美东部的比较被引量:4
1999年
利用唐山强余震的强地面运动记录,研究了近场强地面运动水平峰值加速度的衰减特性,得到了唐山地区的衰减关系(土层、土层与基岩).此外,还得到了北美东部的衰减关系,并将其与中国华北的衰减进行了比较,认为两者的衰减趋势是比较一致的.中国华北的衰减特性可供北美东部参考.
王碧泉吴大铭边银菊
关键词:强地面运动唐山地震地震
模式识别研究及其在地震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1994年
本文概述了我国近几年来有关模式识别方法及其在地震学中的应用研究方面的进展.研究、改进和提出了一些新方法;将模式识别用于强震发生时间的预测,建立了一套SKI算法;模式识别已用于地震前兆的综合,进行强震三要素的预测;在可能发生强震的危险区判定方面,模式识别也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
王碧泉
关键词:模式识别地震预报地震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