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灿琴

作品数:39 被引量:321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厅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麻醉
  • 12篇手术
  • 8篇麻醉方法
  • 7篇镇痛
  • 7篇醛糖
  • 7篇醛糖还原酶
  • 6篇手术患者
  • 6篇红细胞糖代谢
  • 6篇不同麻醉方法
  • 5篇静脉
  • 4篇血浆
  • 4篇异氟醚
  • 4篇术后
  • 4篇芬太尼
  • 4篇病人
  • 3篇血压
  • 3篇硬膜
  • 3篇硬膜外
  • 3篇食管
  • 3篇手术病人

机构

  • 36篇江苏省人民医...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淮安市第二人...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泰兴市人民医...

作者

  • 39篇王灿琴
  • 22篇钱燕宁
  • 14篇潘寅兵
  • 12篇王忠云
  • 8篇解成兰
  • 6篇刘存明
  • 5篇金文杰
  • 4篇张国楼
  • 4篇唐晓阳
  • 2篇祁恩耀
  • 2篇孙杰
  • 2篇丁正年
  • 2篇桂波
  • 2篇朱敬明
  • 2篇王中云
  • 2篇董世阳
  • 2篇林桂芳
  • 1篇蒋金娣
  • 1篇林聪
  • 1篇谈珊柏

传媒

  • 17篇临床麻醉学杂...
  • 7篇江苏医药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医学研究生学...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体外循环...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8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手术应激后红细胞糖代谢限速酶活性的改变被引量:2
2006年
钱燕宁屠伟峰王灿琴谢成兰胡有力
关键词:红细胞糖代谢手术应激腹部手术病人硬膜外麻醉围麻醉手术期腹部手术患者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和手术后红细胞糖代谢限速酶活性的改变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以往研究发现上腹部或胸部手术后第1天存在红细胞内糖酵解途径受抑制,磷酸戊糖途径、多元醇通路相应活跃现象,但不知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围麻醉手术期间这些代谢通路是否有改变。文中拟观察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和手术后血糖及红细胞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asphate dehydrogenase,G-6PD)、磷酸果糖激酶(phosphofructokinase,PFK)及醛糖还原酶(aldose reductase,AR)活性的变化。方法对32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围麻醉手术期红细G-6PD、PFK及AR活性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分别于麻醉前、锯胸骨、体外心肺转流建立、主动脉阻断5 min、转流结束、手术结束、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8个时点取动脉血,同步测定血糖及红细胞内G-6PD、PFK、AR活性。结果与麻醉前相比,血糖浓度自主动脉阻断5 min开始,至术后第1天均升高显著(P<0.05);术后第1天PFK活性显著下降(P<0.05),G-6PD、AR活性显著升高(P<0.05)。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和手术后存在明显的高血糖反应,术后第1天出现红细胞内糖酵解途径受抑制,磷酸戊糖途径、多元醇通路相应活跃现象。
王灿琴王中云潘寅兵钱燕宁
关键词:血糖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醛糖还原酶
异氟醚在肝硬化患者肝癌切除术麻醉中的应用
2008年
桂波朱敬明王灿琴倪燕林聪
关键词:肝硬化患者吸入麻醉药肝癌切除术异氟醚原发性肝癌患者全麻药物
七氟醚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48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醚预处理组(SI组)和七氟醚-Wortmannin组(SW组),每组12只。除SH组外,IR组、SI组和SW组建立70%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含量,并取再灌注的肝组织用ELISA法测IL-1β浓度,用WesternBlot法测定肝组织的p-PI3K、p-Akt(ser473)、Akt等表达量;用HE染色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肝细胞损伤及坏死情况。结果与SW组比较,SI组ALT、AST和IL-1β浓度明显降低(P<0.05),且p-PI3K、p-Akt(ser473)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肝组织损伤减轻。结论七氟醚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起作用。
金文杰华福洲王灿琴郭瑞潘寅兵
关键词:七氟醚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PI3K/AKT信号通路
咪唑安定和芬太尼对依托咪酯所致肌阵挛的影响被引量:33
2010年
目的研究咪唑安定和芬太尼对依托咪酯所致肌阵挛的影响。方法全麻下行择期手术患者128例,根据麻醉诱导用药顺序和剂量的不同随机分为五组:Ⅰ组,咪唑安定0.05mg/kg、依托咪酯0.25mg/kg、芬太尼3μg/kg,22例;Ⅱ组,芬太尼3μg/kg、依托咪酯0.25mg/kg、咪唑安定0.05mg/kg,24例;Ⅲ组,咪唑安定0.05mg/kg、芬太尼3μg/kg、依托咪酯0.25mg/kg,32例;Ⅳ组,咪唑安定0.08mg/kg、依托咪酯0.25mg/kg、芬太尼3μg/kg,23例;Ⅴ组(对照组),依托咪酯0.25mg/kg、咪唑安定0.05mg/kg、芬太尼3μg/kg,27例。在静注依托咪酯后,观察并记录2min内肌阵挛阳性率及发生分级。结果五组肌阵挛阳性率分别为68.18%、41.67%、21.88%、21.74%、59.26%。与Ⅴ组比,Ⅲ、Ⅳ组肌阵挛阳性率及发生分级明显较低(P<0.05),Ⅰ、Ⅱ组肌阵挛阳性率及发生分级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依次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依托咪酯诱导可减低依托咪酯引起的肌阵挛发生。
廖朝辉幸标沈娴文王灿琴钱燕宁王忠云
关键词:依托咪酯咪唑安定芬太尼肌阵挛
咪唑安定辅助区域麻醉合适镇静深度及用量的探讨被引量:125
2005年
目的 探讨咪唑安定辅助区域麻醉的合适镇静深度及用量。方法 150例区域麻醉病 人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在区域麻醉后,使用咪唑安定至OAA/S镇静深度Ⅱ、Ⅲ、Ⅳ级,观察用 药前后病人血压、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对病人术中烦躁的发生率及术中事件的遗 忘率进行评估,并统计各组病人咪唑安定的平均用量。结果 使用咪唑安定后镇静深度与遗忘效果 有一致的变化。A组病人近事遗忘率为84%,B组98%,C组100%。与用药前相比,三组病人的血 压在用药后5、10min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下降幅度超过20%的病人A组4例、B组5例、C组5例 C组SpO2在用药后3、5min有明显下降,共有8例降至93%以下,与A、B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5,P<0.01)。C组烦躁发生率为22%,与A、B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 0.01)。A、B、C三组达到相应镇静深度咪唑安定用量分别为(0.04±0.02)、(0.06±0.03)、(0.11± 0.05)mg/kg。结论 咪唑安定辅助区域麻醉的合适镇静深度为OAA/SⅢ级,用量为(0.06±0.03) mg/kg。
刘存明张国楼王忠云王灿琴韩传宝郝秀芬
关键词:咪唑安定麻醉区域麻醉
垂体后叶素在心肺转流后血管麻痹综合征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垂体后叶素在心肺转流(CPB)后血管麻痹综合征(VPS)中的治疗作用。方法16例心肺转流后VPS的病人,先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0.3~0.5U,然后以0.1U/min持续泵注。记录垂体后叶素使用前(T0)、使用后15min(T1)、1h(T2)和12h(T3)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肺转流外周阻力(SVR)、肺动脉压(PAP)及每搏指数(SVI),同时记录其它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与T0相比,T2、T3时的HR明显降低,而MAP、SVR及SVI明显升高。T2时的去甲肾上腺素的用量明显减少。结论垂体后叶素在CPB后血管麻痹综合征中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王灿琴唐晓阳王忠云钱燕宁
关键词:垂体后叶素心肺转流血管麻痹综合征
不同镇痛方式对开胸手术患者红细胞醛糖还原酶和血浆葡萄糖及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比较硬膜外和静脉镇痛对开胸手术患者红细胞醛糖还原酶(AR)活性和血浆葡萄糖(Glu)及脂质过氧化物(MDA)浓度的影响。方法:42例在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开胸食道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Ⅱ两组,每组21例。术后,Ⅰ组行静脉镇痛(芬太尼15μg/kg),Ⅱ组行硬膜外镇痛(0.125%罗哌卡因混合2μg/ml芬太尼)。在麻醉前(T0)、手术开始60 min(T1)、术后60 min(T2)、术后1 d(T3)和术后2 d(T4)抽取静脉血,测定AR活性及Glu和MDA水平,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测定术后4、12、24、48 h镇痛效果。结果:①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均良好,但Ⅰ组患者术后12、24 h VAS评分明显高于Ⅱ组(P<0.05),总按压次数明显高于Ⅱ组(P<0.01)。②与T0值相比,T3时Ⅰ组患者红细胞AR活性显著升高(P<0.01),Ⅱ组患者此酶活性无明显上升(P>0.05);此时Ⅰ组患者AR活性明显高于Ⅱ组(P<0.05)。③与T0值相比,两组患者血糖值均从T1时开始升高(P<0.05),至T3时达峰值(P<0.01),T4时点Ⅱ组患者的血糖值下降至术前水平(P>0.05),而Ⅰ组仍未恢复(P<0.05);T3、T4时Ⅰ组血糖值明显高于Ⅱ组(P<0.05)。④Ⅰ组患者血浆MDA值在T3时点明显升高(P<0.01),Ⅱ组患者的MDA值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静脉镇痛相比较,开胸手术后采用硬膜外镇痛,能降低术后血糖与MDA水平和AR活性,从而减轻红细胞的氧化损伤。
张晓坤潘熊熊潘寅兵周芷萱王灿琴钱燕宁
关键词:镇痛醛糖还原酶葡萄糖脂质过氧化物
垂体后叶素对冠状动脉搭桥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垂体后叶素在冠状动脉搭桥术(cardiac angioplastic bridge graft sugery,CABG)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0例行择期CABG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去甲肾上腺素和垂体后叶素组。麻醉诱导后至手术结束,采用乳酸林格、人工胶体和红细胞悬液维持中心静脉压(CVP)和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在8~10cmH2O(0.785~0.981kPa)左右,维持血球压积(HCT)不低于30%。分别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和垂体后叶素维持稳定的有创血压(IBP)。目标IBP70mmHg(1mmHg=0.133kPa),心率(HR)60次/分。观察平均动脉压(MAP)、HR、ST-T、CVP、肺动脉压(PAP)、PCWP、外周血管阻力(SVR)、肺血管阻力(PVR)、心排量(CO)、尿量,间断监测动脉血气、手术时间、出血量。结果:两组患者MAP、HR、ST-T变化平稳;在搭后降支(PDA)时CVP、PCWP、SVR有所增加,心脏指数(CI)降低,但两组间无差异;PAP在搭PDA时升高,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垂体后叶素组PVR组内无差异,去甲肾上腺素组PVR在搭ADA和PDA时显著增加,与同时间点去甲肾上腺素组的PVR相比较,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倍他乐克使用量:垂体后叶素组使用量为5.9mg,去甲肾上腺素组用量为11.2mg,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垂体后叶素较去甲肾上腺素更能很好地稳定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孙杰朱敬明王灿琴唐晓阳丁正年
关键词:垂体后叶素去甲肾上腺素冠状动脉搭桥术血流动力学
不同麻醉方法对开胸手术病人红细胞内糖代谢限速酶活性的影响
该研究的目的是:(1)胸科手术后在糖酵解和磷酸戊糖途径受影响的同时,红细胞内多元醇通路发生了什么变化.(2)此时糖代谢的改变是否伴有氧化应激现象.(3)麻醉药物、麻醉方式对此有何影响.(1)全麻开胸术后第一天,在血糖、皮...
王灿琴
关键词:皮质醇醛糖还原酶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