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潇

作品数:10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小麦
  • 7篇基因
  • 3篇克隆
  • 2篇蛋白
  • 2篇育种
  • 2篇全长克隆
  • 2篇种子
  • 2篇转基因
  • 2篇转基因研究
  • 2篇结合蛋白
  • 2篇基因CDNA
  • 2篇基因克隆
  • 2篇甲基结合蛋白
  • 1篇叶片
  • 1篇英文
  • 1篇植株
  • 1篇中国小麦
  • 1篇实时定量RT...
  • 1篇水分
  • 1篇水分胁迫

机构

  • 10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郑州师范高等...
  • 1篇山西腾达种业...

作者

  • 10篇王潇
  • 9篇尹钧
  • 9篇李永春
  • 6篇孟凡荣
  • 4篇陈雷
  • 2篇李磊
  • 2篇司志飞
  • 2篇任江萍
  • 2篇牛洪斌
  • 2篇凌娜
  • 1篇袁秀云
  • 1篇张艳霞
  • 1篇王静英

传媒

  • 3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作物学报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2011全国...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干旱诱导TaNAC基因的克隆表达及转TPSP基因小麦材料的鉴定
干旱是限制小麦持续高产稳产的主要逆境因子,开展小麦抗旱分子机理的研究及转基因育种对于提高小麦的抗旱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系统分析了小麦水分胁迫反应基因表达谱的基础上,克隆了干旱诱导的5个NAC转录因子基...
王潇
关键词:小麦NAC转录因子克隆表达
文献传递
小麦拔节过程中基部茎节的基因差异表达
2008年
采用差异显示逆转录PCR(DD-RT-PCR)技术分析小麦基部茎节伸长过程中基因表达差异的结果表明,小麦拔节前和拔节后基部茎节中存在明显的基因表达差异(包括质和量的差异)。从具有质的差异表达基因中挑选了4个基因进行cDNA片段(编号为WSR1~4)的克隆、测序和GenBank数据库序列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显示,WSR1与大麦中编码Ser/Thr蛋白激酶的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WSR2的功能未知,WSR3高度同源于玉米中编码Ty3/gypsy类反转座子反转录酶的序列,WSR4高度同源于小麦的端粒关联DNA。半定量RT-PCR技术分析拔节过程中克隆基因WSR1~4表达特性显示,除了WSR4以外,其余3个基因的表达模式和通过DD-RT-PCR分析所展示的差异表达趋势基本一致。
李永春王潇王创云王美霞李磊尹钧
关键词:小麦基因差异表达
TaMBD2基因cDNA全长克隆及其在小麦叶片和种子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0年
为探讨甲基结合蛋白(MBD)在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通过RACE技术克隆了小麦TaMBD2基因的cDNA全长,并分析了该基因在小麦叶片、种子发育及萌发过程中的表达特性。RACE克隆及序列分析表明,TaMBD2基因cDNA全长为1 511 bp,其中5 UTR 164 bp,3 UTR 405 bp,ORF 942 bp。对该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的分析发现,TaMBD2编码蛋白中包含有1个典型的甲基结合域和1个CW型锌指结构域;通过RT-PCR分析发现,TaMBD2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随着小麦的生长发育而逐渐增强;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该基因在花后20和30 d时的表达量最高;在种子萌发过程的胚和胚乳中,该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不大。
孟凡荣李占英凌娜王潇司志飞尹钧李永春
关键词:小麦甲基结合蛋白基因克隆
两个小麦甲基结合蛋白基因cDNA全长克隆及其在种子中的表达特性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分析小麦甲基结合蛋白基因TaMBD1和TaMBD6的序列特征及其在种子形成和萌发过程中的表达模式,为探讨小麦种子形成及萌发过程中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积累资料。【方法】利用RACE技术进行cDNA全长克隆,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克隆基因的编码蛋白特性,并通过半定量RT-PCR分析克隆基因在小麦种子不同发育阶段及萌发过程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获得了小麦甲基结合蛋白基因TaMBD1和TaMBD6的cDNA全长,可分别编码193和187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TaMBD1和TaMBD6均包含有典型的甲基结合域,TaMBD1还包含1个CW型的锌指结构域。三维结构分析显示,TaMBD1和TaMBD6均可形成由β-折叠、α-螺旋及C-端扭曲共同构成的特定夹层结构。表达特性分析表明:TaMBD1在种子发育过程中一直保持有较高水平的稳定表达,而在萌发过程中呈现出有规律的表达动态,即胚中的表达量逐渐增强,胚乳中的表达量却逐渐减弱;TaMBD6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表达趋势,以开花后15d时表达量最高,但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却未检测到其表达。【结论】首次克隆了小麦甲基结合蛋白基因TaMBD1和TaMBD6的cDNA全长,这2个基因的编码蛋白均包含有与DNA互作的典型功能域;通过对这2个基因在种子发育及萌发过程中的表达特性分析表明,TaMBD1在小麦种子的发育及萌发过程中均发挥重要调控功能,而TaMBD6仅与种子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调控有关;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小麦种子形成和萌发过程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信息。
孟凡荣李永春凌娜王潇司志飞张艳霞尹钧
关键词:甲基结合蛋白基因克隆小麦种子
小麦TaLEA4基因的克隆和表达被引量:7
2008年
为探讨小麦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LEA)在水分胁迫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以PEG6000(20%)处理6.0 h的洛旱2号幼苗为材料,利用RT-PCR方法克隆了小麦的TaLEA4基因,并分析了该基因在水分胁迫过程中的表达特征。序列分析显示,TaLEA4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2个典型的LEA4保守域。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在小麦幼苗根系中,随着PEG6000介导的水分胁迫时间的推移,该基因的表达量逐渐上升,24 h达到最强,48 h又迅速回落;而在小麦幼苗的叶片中,该基因在水分胁迫0.5 h的表达量较强,其他时间点的表达水平都较低。可见,TaLEA4基因与小麦水分胁迫反应密切相关,该基因在根系和叶片中的不同表达特性预示着该基因在根系和叶片的水分胁迫反应中发挥着不同的生物学功能。
王静英李永春王潇孟凡荣任江萍牛洪斌尹钧
关键词:小麦克隆
中国小麦转基因研究的现状及前景被引量:9
2008年
近年来,中国小麦转基因育种研究发展迅速,并成为常规育种的有效补充。分析了各类转基因方法在小麦遗传转化中的应用情况,综述了中国小麦转基因分子育种的发展及现状,主要包括小麦抗病虫、品质改良以及耐非生物逆境胁迫等方面的转基因研究,并分析了目前小麦转基因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李永春王潇陈雷尹钧
关键词:小麦分子育种
三个小麦春化基因的时空表达特性分析(英文)被引量:1
2010年
为明确小麦春化基因的时空表达特性,以中国春和洛旱2号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分析了3个春化基因VERNALIZATION1(VRN1)、VRN2和VRN3的时空表达特性。结果表明,VRN1在中国春的三叶期叶片和根、灌浆期的茎秆和旗叶、花药、胚珠和发育的种子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开花前,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而花后呈降低的趋势,在干种子和萌发种子的胚芽中没有检测到表达;在洛旱2号中,除了在三叶期的叶片和根中没有检测到表达外,VRN1的表达特性与中国春有相同的趋势。VRN2只在三叶期的叶片和萌发种子的胚芽中表达,在其他检测的组织中没有表达;VRN3的表达与VRN1的时空表达特性相似,但在根中未检测到表达。这一结果为进一步分析普通小麦品种春化发育的分子调控机理提供了重要信息。
袁秀云李永春孟凡荣王潇尹钧
关键词:小麦春化基因半定量RT-PCR
转TPSP融合基因小麦植株的获得及抗旱性初步鉴定被引量:14
2009年
为了培育抗旱小麦新材料,在构建含大肠杆菌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基因(otsA)和海藻糖-6磷酸磷酸酯酶基因(otsB)融合基因TPSP的表达载体pBS-ATPSP的基础上,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对小麦品种豫麦34和豫麦18进行了遗传转化。两个品种共处理2 495朵小花,获得T0代种子1 611粒。两个品种分别获得T1代小麦植株857和659株,经PCR鉴定转基因植株分别为11株和7株。通过半定量RT-PCR技术对4个T2代转基因株系中融合基因TPSP的表达分析显示,3个株系中TPSP基因受水分胁迫而诱导表达,其中2个株系在温室进行的干旱胁迫鉴定中表现出较强的抗旱能力。
李永春王潇陈焕丽孟凡荣陈雷尹钧
关键词:小麦抗旱性
水分胁迫条件下“洛旱2号”小麦根系的基因表达谱被引量:12
2008年
为探讨小麦水分胁迫反应的分子调控机制,以抗旱小麦品种"洛旱2号"根系为材料,采用Affymetrix小麦基因芯片比较了20%PEG6000溶液处理后根系及对照的基因表达谱。结果表明,洛旱2号根系中受水分胁迫诱导而上调和下调表达的基因分别有3743个(4074个探针组)和4573个(5043个探针组),下调表达的基因远远多于上调表达的基因,其中上调2倍以上的1593个(1716个探针组),下调2倍以上的2238个(2451个探针组)。通过Affymetrix的Net Affx Analysis Center查询和NCBI的BLASTx分析,差异表达2倍以上的基因中有619个已注释了功能,利用MIPS数据库将注释基因分为10类,包括生物代谢、逆境胁迫反应、细胞组分生成、蛋白合成、细胞信号交流、细胞运输、转录相关、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加工等。差异表达16倍以上的基因中有32个已注释了功能,其中与逆境胁迫反应相关的基因16个,与生物代谢相关的基因5个。利用实时定量RT-PCR对8个代表性候选基因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的差异表达特性分析表明,其结果和芯片杂交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
李永春孟凡荣王潇陈雷任江萍牛洪斌李磊尹钧
关键词:水分胁迫洛旱2号实时定量RT-PCR
我国小麦转基因研究的现状及前景
近年来,我国小麦转基因育种研究发展迅速,并成为常规育种的有效补充.分析了各类转基因方法在小麦遗传转化中的应用情况,综述了我国小麦转基因分子育种的发展及现状,主要包括小麦抗病虫、品质改良以及耐非生物逆境胁迫等方面的转基因研...
李永春王潇陈雷尹钧
关键词:小麦转基因育种技术创新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