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林森

作品数:110 被引量:871H指数:15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6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10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9篇影像
  • 26篇影像学
  • 18篇关节
  • 18篇成像
  • 17篇骨折
  • 15篇肿瘤
  • 13篇影像学诊断
  • 13篇X线
  • 13篇磁共振
  • 12篇骨肿瘤
  • 11篇磁共振成像
  • 10篇椎体
  • 8篇肉瘤
  • 8篇手术
  • 7篇椎体成形
  • 7篇细胞
  • 7篇细胞瘤
  • 6篇多层螺旋CT
  • 6篇软骨
  • 6篇体层摄影

机构

  • 105篇天津医院
  • 13篇天津医科大学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苏州大学
  • 3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天津市儿童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天津市肿瘤医...

作者

  • 107篇王林森
  • 22篇胡永成
  • 18篇王植
  • 13篇孙鼎元
  • 13篇王淑丽
  • 10篇宋其韬
  • 10篇赵晖
  • 8篇徐瑾
  • 8篇郭林
  • 8篇耿欣
  • 7篇周静
  • 6篇徐宝山
  • 6篇姚健
  • 6篇王宇
  • 6篇蔡琳
  • 5篇潘涛
  • 5篇孟祥虹
  • 5篇韩悦
  • 5篇蔡跃增
  • 5篇张铁良

传媒

  • 20篇中华骨科杂志
  • 5篇天津医药
  • 4篇中华放射学杂...
  • 4篇临床放射学杂...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2005骨与...
  • 3篇医用放射技术...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国外医学(临...
  • 2篇中国骨伤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中外医用放射...
  • 2篇中国骨肿瘤骨...
  • 2篇国际医学放射...
  • 2篇第十八届全国...
  • 2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上海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10篇2007
  • 17篇2006
  • 11篇2005
  • 5篇2004
  • 7篇2003
  • 7篇2002
  • 4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1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层螺旋CT对齿状突骨折的诊断价值分析
通过分析47例患者的CT资料及矢状面、冠状面重建、三维重建,探讨多层螺旋CT对齿状突骨折的诊断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急诊怀疑齿状突骨折患者,应首选多螺旋CT检查,并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尤其是MPR作出准确地诊断,为骨折的...
赵晖王林森蔡琳耿欣肖世骞
关键词:齿状突骨折影像诊断多层螺旋CT
恶性骨肿瘤侵袭骺板的影像学评价
恶性骨肿瘤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的长骨干骺端,尤其骨肉瘤、Ewing肉瘤更是儿童常见的原发生恶性骨肿瘤,骺板及骨骺有否受累是保肢治疗的关键.所谓'保肢手术'是将瘤段截除离体灭活或在体灭活,达到最大限度彻底去除肿瘤的目的,然后...
王林森
关键词:恶性骨肿瘤骺板影像学保肢手术骨骺
文献传递
膝关节慢性滑膜炎的CT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膝关节慢性滑膜炎CT表现及分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关节镜或手术证实的89例和随访证实的178例膝关节慢性滑膜炎。结果 :根据CT表现将滑膜炎分为4型 :皱襞增生型153例 (197关节 ) ,积液型60例(89关节 ) ,单纯囊肿型19例 (19关节 ) ,混合型35例 (50关节 )。40岁以上患者膝关节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关节退行性变 ,退行性变的程度与滑膜炎的类型无相关性。结论 :CT检查诊断膝关节慢性滑膜炎是较为可靠的方法 ,可直观关节内皱襞增生、积液以及囊肿形成的征象。
陈金英王林森
关键词:膝关节滑膜炎慢性病CT
螺旋CT三维重建在小儿髋臼发育不良中的作用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表面遮盖重建(SSD)在小儿髋臼发育不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美国Picker2000S螺旋CT扫描装置对39例单侧先天性髋脱位患儿行骨盆三维重建。全部患儿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3岁(3.5~8岁)。其中先天性髋关节半脱位17例,全脱位22例。分别测量:(1)健侧、患侧髋臼的深度和表面积;(2)健侧、患侧髋臼底最低点(O点)分别至髋臼前柱外缘前端(A点)、髋臼顶中点(B点)、髋臼后柱外缘后端(C点)的距离。结果先天性半脱位患儿健侧髋臼深度为(23.89±1.56)mm,患侧为(21.25±1.25)mm,双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全脱位患儿健侧髋臼深度为(24.67±1.43)mm,患侧为(20.76±1.12)mm,双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半脱位患儿健侧髋臼表面积为(27.78±1.65)mm2,患侧为(24.25±2.72)mm2,双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全脱位患儿健侧髋臼表面积为(28.26±2.25)mm2,患侧为(24.54±2.51)mm2,双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全脱位患儿OA,OB,OC距离健侧分别为(46.92±4.07)mm、(55.65±4.34)mm和(64.36±5.21)mm,患侧为(40.73±4.28)mm、(44.28±6.43)mm和(48.09±4.85)mm,双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半脱位患儿OA,OB,OC距离健侧分别为(47.68±3.98)mm、(54.25±3.34)mm和(12.96±4.65)mm。
宋其韬杨建平王林森任秀智
关键词:三维重建髋臼发育不良髋脱位骨疾病发育性
大鼠移植性骨肉瘤模型的建立
胡永成谈志龙王林森王瑞琳于顺禄李兰萍魏典
该研究首先建立骨肉瘤动物模型,再取动物模型的瘤组织,从瘤组织中提取HSP70钛复合物免疫动物,观察其疗效,为今后临床骨肿瘤患者手术后,提取HSP70钛复合物,建立个体化肿瘤疫苗治疗中心为骨肉瘤治疗提供一个全新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质骨肉瘤
外伤性髌骨脱位的新理念探讨及关节镜手术治疗
外伤性骸骨脱位的主要后果是内侧支持带复合体的损伤,但多数急性髌骨脱位瞬间损伤,能够“自然复位”使非明显的内侧支持带损伤未引起重视,未及时处理,损伤的韧带在松弛状态下愈合,潜伏着外伤性习惯性脱位的隐患。我科2001年9月-...
赵力黄竞敏唐建军王植王林森
关键词:髌骨脱位关节镜手术术后随访
MRI测量正常成人胸腰段椎体高度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比较和分析正常成人胸腰段椎体高度和比值在两性间和随年龄增长的差异。方法应用6点测量法在正中矢状位T1WI上测量1020名正常成人T12~L3椎体前、中、后径高度,并计算中径/后径、前径/后径比值。分别应用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和分析同年龄组不同性别间和相同性别不同年龄组间椎体高度和比值的差异。结果两性T12~L3椎体前、中、后径,男性T12~L2椎体中径/后径的数值总体上随年龄增加而递减。男性在各年龄组的T12~L3椎体前、中、后径均高于女性组,女性T12-L3椎体前径/后径的比值总体上高于男性;椎体中径/后径男女性之间总体上差别较小。结论获得了不同年龄男性、女性正常成人T12~L3椎体高度及比值的MRI测量参考值;MRI测量脊椎准确性高,值得推广。
孟祥虹王林森王植蔡跃增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测量学椎体高度
手部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被引量:17
2017年
掌指骨是位于肢体末端的短管状骨,其原发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较少见,大部分病变为良性。手部最常见的良性骨肿瘤为内生软骨瘤,通常因病理性骨折而偶然发现。掌指骨原发或继发的恶性骨肿瘤很罕见,最常见的是软骨肉瘤。各种各样的类肿瘤样病变如Florid反应性骨膜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表皮样囊肿等,皆可以侵犯邻近骨质结构。显示病变的特点需要综合使用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如X线、CT和MRI。本文既描述了手部常见良性骨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也讨论了手部的恶性骨肿瘤(如软骨肉瘤和转移瘤)以及各种骨肿瘤样病变(如血管球瘤、骨内上皮样囊肿、感染性病变、系统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并且讨论了各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在鉴别良恶性骨肿瘤时的优缺点。
郭林王植宫可同王林森
关键词:骨肿瘤影像学
腰椎峡部重建内固定器的设计及应用实验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腰椎峡部重建内固定器治疗腰椎峡部不连的临床应用可行性及价值,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取健康山羊16只,体重22.65~31.22kg,建立L5腰椎峡部不连动物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分别为单纯植骨组(于峡部不连处单纯植入自体髂骨0.8~1.1g)和内固定植骨组(先安装内固定器再于峡部不连处植入自体髂骨0.8~1.1g)。于术后8周处死动物行影像学、大体和组织学观察。同时进行生物力学实验:取自愿捐赠椎体标本5个,来源于男4例,女1例;年龄35~51岁。于L5椎体左峡部横断,造成腰椎峡部不连模型。将微型位移传感器置于峡部断端,电子万能试验机模拟腰椎峡部重建内固定器施力方向,以2mm/min的速度匀速加载,用动态数据采集分析仪同步收集峡部断端的形变值。全部加载直至标本发生骨破坏,观察位移传感器是否发生形变及腰椎峡部断端处是否发生闭合。结果实验动物均无因手术原因造成的神经损伤或死亡,术后麻醉清醒后即活动,无伤口感染发生。术后8周腰椎双斜位X线片和大体观察均显示,内固定植骨组峡部融合率为100%,显著高于单纯植骨组的62.5%(P<0.05)。组织学观察示,单纯植骨组3只峡部未融合动物腰椎峡部断端骨小梁骨陷窝空虚,骨细胞消失;内固定植骨组峡部断裂处骨小梁连接成网状,小梁间为骨髓组织,骨小梁局部呈现不同程度的"镶嵌样"结构。椎体标本生物力学测试与数据处理结果显示,匀速加载过程中,当外载荷为40N时,位移传感器发生形变,腰椎峡部断端缝隙开始闭合;随着外载荷进一步加大,传感器位移呈线性上升趋势;当外载荷为212N时,位移传感器不再发生形变,腰椎峡部断端缝隙完全闭合,紧密接触,开始呈现加压效应。结论腰椎峡部重建内固定器具有明显的稳压和加压的双重力学功效,且融合率高。
郝永宏邓树才赵合元孙志明李建江周静王志彬徐瑾于顺禄王林森王瑞林
关键词:腰椎峡部不连内固定器动物实验生物力学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脊柱溶骨性肿瘤中的应用被引量:60
2004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在脊柱溶骨性肿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2000年2月~2003年6月收治脊柱转移瘤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40例,均有背部疼痛症状,6例有神经根损伤症状,1例截瘫。CT或MRI显示脊椎溶骨性破坏,21例累及椎体后壁。行PVP治疗共42例次59个椎体,包括1个颈椎,29个胸椎,27个腰椎,2个骶椎;54椎单侧注射,5椎双侧注射;每椎注射灌注剂3~11ml,平均6.5ml;28例同时取活检。术后行CT检查,并结合放疗、化疗等治疗。结果39例术后4~72h内疼痛缓解,38例活动状况改善,术前有神经根损伤和截瘫者神经功能均无明显变化。2例多发脊柱严重破坏者行单处PVP后1例疼痛无缓解,1例疼痛缓解48h后复发,活动状况均无明显改善。术后CT显示17例21椎存在灌注剂渗漏,其中6例7椎有硬膜外少量渗漏,2例2椎有椎间孔内少量渗漏,6例8椎有椎旁渗漏,5例6椎有椎间盘内渗漏。有2例硬膜外渗漏引起暂时性神经根症状加重。术后37例随访2~32个月,平均8.5个月。35例疼痛缓解,其中29例疗效稳定。结论PVP治疗脊柱溶骨性肿瘤,能即刻缓解疼痛,改善活动状况,并可与放疗、化疗等治疗措施联合应用。
徐宝山胡永成唐天驷倪才方周静王林森徐瑾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截瘫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