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
- 作品数:66 被引量:234H指数:8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神经导航手术操作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评价神经导航手术操作系统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包括定位的精确性,应用范围,最佳手术入路设计,安全可靠性。方法 对65例颅内及椎管内病变患者在神经导航手术操作系统下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所有病灶均精确定位,平均误差为1.7 mm,所有手术入路设计可在术前完成,避开功能区,使病灶完整或最大限度切除,同时保留正常脑组织及重要结构。结论 神经导航系统应用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准确性高,可靠性强,切除病灶彻底.副损伤小。特别是对于深部病变可精确定位,经脑沟、脑裂显微手术入路,术后病人恢复快。术中存在脑组织移位的问题,但在可接受范围内,本组病例无由此引起的不良后果。
- 王智王玖飞付振宇白宏杰翟秀伟刘安民
- 关键词:手术操作神经导航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病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 MiR-26a在垂体腺瘤中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垂体腺瘤为颅内常见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微小RNA(miRNAs)是一种能够调节蛋白质编码基因表达的非编码的小RNA,成熟的miRNA由21~23个核苷酸所组成,能够识别靶mRNA序列并与其结合,负性调节基因的表达。在过去的几年中,人们对miRNA与肿瘤的关系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本研究应用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垂体腺瘤中miR-26a的表达情况,意在为明确垂体腺瘤的发病机制、寻找可靠的治疗靶点提供新思路。
- 孙鹏鹏王雪峰赵鑫刘晓谦王智岳武
- 关键词:垂体腺瘤颅内肿瘤MRNA序列调节基因小RNAREAL
- 声动力疗法对C6胶质瘤细胞的生物效应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声动力化学疗法(SDT)治疗脑胶质瘤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四唑盐比色法,即MTT法测定C6胶质瘤细胞在SDT组、超声组、血啉甲醚(HMME)组、对照四组6 h的抑瘤率,流式细胞学(FCM)检测四组6 h的凋亡率,透射电镜观察四组6 h亚细胞结构的变化。结果SDT组抑瘤率为77.61%、凋亡率为38.34%,显著增高;超声组也有一定的抑瘤率、凋亡率;HMME组抑瘤率、凋亡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透射电镜观察对照组、HMME组C6细胞无明显变化,超声组部分细胞呈早期凋亡表现,SDT组细胞呈现凋亡或坏死状态。结论SDT能显著杀伤体外C6胶质瘤细胞,并诱导其凋亡。
- 宋大勇岳武王智赵钊张旭孟祥喜王策
- 关键词:超声疗法血卟啉类神经胶质瘤
- 永久性栓塞-神经导航下手术联合疗法治疗高分级脑动静脉畸形
- 2001年
- 目的 评价Spetzler高分级脑动静脉畸形 (CAVM)永久性栓塞后于神经导航下手术切除联合疗法的优缺点。方法 以Spetzler评分为标准 ,选择积分 >3分 (即Ⅲ级以上 )的脑动静脉畸形进行超选择性插管 ,以永久性栓塞剂NBCA(α -氰基丙烯酸正丁酯 )栓塞 ,栓塞后 1~ 2周在神经导航下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结果 本组病人共 10例 ,手术治疗后影像学复查显示 :CAVM血管团完全消失 ,达到治愈。栓塞后出现头痛 2例 ,经对症治疗消失 ;手术后短暂单侧肢体不全瘫 1例 ,经营养神经及针灸治疗 1个月后康复。
- 付立旗王智李智
- 关键词:神经导航栓塞脑动静脉畸形联合疗法
- 颈内动脉狭窄并发TIA及CRVO动静脉溶栓治疗一例及文献复习
- 2012年
- 目的:探讨动脉介入及静脉溶栓联合应用对因颈内动脉狭窄致TIA发作伴发静脉阻塞所导致的闭塞性脑血管病的预防性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介入方法经颈内动脉至眼动脉开口处注入尿激酶同时给与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治疗后病人左上肢发作性轻瘫立刻消失,患者次日视力恢复至0.25,二周后恢复至0.3,一个月内未再出现TIA发作。三个月视力恢复至0.4,未出现TIA发作。结论:动静脉溶栓的联合治疗方法对患者脑缺血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具有确切疗效。
- 苏先图王智王超李建华张伟光遇颖
- 关键词:闭塞性脑血管病颈内动脉狭窄TIA动静脉联合溶栓
- 神经内镜辅助锁孔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辅助锁孔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可行性及其意义。 方法 对9例前循环动脉瘤病人,应用内窥镜辅助锁孔手术进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经翼点锁孔开颅后,应用手术显微镜初步显露动脉瘤后,置入硬性神经内镜了解动脉瘤颈及周围结构的局部解剖,动脉瘤夹闭后再次用内镜了解夹闭情况。 结果 术后9例全部治愈出院。 结论 应用神经内镜辅助锁孔开颅进行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可明显增加动脉瘤及其周围结构的可视范围,使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效果明显提高,手术时间缩短,术后病人恢复快,且不影响美容。
- 王智肖玉强王玉春付立旗曹振宇邢立举付振宇
- 关键词:锁孔入路神经内镜颅内动脉瘤
-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颅内外血管搭桥治疗(附48例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评价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LA)型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外血管搭桥术(EC-IC bypass)的治疗效果,探讨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LA型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LA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36例,语言功能障碍8例,单侧肢体轻瘫4例。根据临床症状结合术前影像学资料,行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根据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对比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的变化,对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TIA病人中,1例术后出现卒中事件,其余35例术后TIA症状消失;语言功能障碍和单侧肢体轻瘫病人术后半年症状均有改善;40例LA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术后影像学复查均获满意效果。结论: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对于LA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是有效的。
- 张伟光朱丹王来藏王超李晨光王智
- 关键词:脑缺血动脉硬化颅内外血管搭桥
- 吲哚菁绿脑血管造影在烟雾病血管搭桥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脑血管造影在烟雾病(MMD)血管搭桥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搭桥手术治疗的38例MMD患者的临床资料,搭桥术后共行ICG脑血管造影41次,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搭桥血管通畅情况,并与术后320排CTA或DSA检查结果比较。结果术中ICG脑血管造影发现1例搭桥血管闭塞,2例吻合口不通畅,重新吻合后再次造影显示搭桥血管通畅。术后行DSA检查26例,320排CTA检查38例,均证实与术中ICG脑血管造影结果一致。结论术中ICG脑血管造影对于判断搭桥血管是否通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一种简便、迅速和具有较高准确性的术中血管造影技术。
- 王来藏王超张伟光王君升王智
- 关键词:烟雾病颅内外血管搭桥吲哚菁绿
- MiR-26a与Smad1在垂体腺瘤中的作用机制体外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中miR-26a与Smad1的关系以及对垂体腺瘤细胞生长以及激素分泌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垂体腺瘤细胞(AtT-20),转染miR-26a抑制剂(miR-26a inhibitor),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检测Smad1 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Smad1蛋白的表达,双层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分析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培养基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浓度。结果抑制miR-26a后在垂体腺瘤中Smad1基因转录的mRNA没有明显变化,Smad1翻译的蛋白量增多,细胞增殖能力降低,停留在S期的细胞比例增多,ACTH分泌量下降。结论 Smad1是miR-26a的靶基因,miR-26a通过干扰Smad1 mRNA的翻译调控Smad1。miR-26a在ACTH型垂体腺瘤的生长以及激素分泌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 赵鑫王雪峰刘艳武薛丽徐延斌王智
- 关键词:垂体腺瘤SMAD1骨形态发生蛋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 靶向纳米级免疫偶联物诱导检查点抑制剂抗体治疗颅内胶质瘤的可行性实验研究
- 2021年
- 目的探讨靶向纳米级免疫偶联物(Nanoscale immunoconjugates, NCI)诱导检查点抑制剂抗体治疗颅内胶质瘤的可行性。方法无特定病原体级(Specific pathogen free, SPF)级、雌性大鼠168只,随机分为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 PBS)组(24只),游离组(72只)及NIC组(72只);所有大鼠均进行颅内胶质瘤细胞植入,构建颅内胶质瘤大鼠模型;PBS组不进行治疗;游离组给予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a-CTLA-4)和程序性细胞死亡1(Anti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a-PD-1)及两者联合注射,每种各24只;NCI组给予纳米级免疫偶联物诱导检查点抑制剂抗体[分别为聚苹果酸/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Polymalic malic acid/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P/a-CTLA-4)、聚苹果酸/程序性细胞死亡1(Polymalic malic acid/Anti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a-PD-1)及两盒联合注射]注射,每种各24只;使用荧光素标记法观察不同组大鼠药物血脑屏障穿透效率,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大鼠治疗后CD3^(+)T细胞(CD3^(+)Pan T Cells, CD3^(+))、CD4^(+),CD8^(+)、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巨噬细胞(MΦ)、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 NK)细胞、自然杀伤T细胞(Natural killer T cell, NKT)细胞、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水平及大鼠CD4^(+),CD8^(+)增殖活跃程度、生存期。结果荧光实验显示,NIC组各治疗方式大鼠脑部荧光面积均显著高于游离组及PBS组;NCI各组CD3^(+)、CD4^(+)、CD8^(+)、Treg、CD4^(+)ki67、CD8^(+)ki67、MΦ、M1MΦ、M2MΦ、NK细胞、NKT细胞、IFNγ每孔计数及总体生存期显著高于游离组及PBS组(P<0.05)。结论 NCI诱导检查点抑制剂抗体能促进药物透过血脑屏障,刺激大脑驻留的免疫系统,促使CD8^(+)T细胞增殖并触发多种免疫细胞因子的释放,增加M1型巨噬细胞的产生,从而协调针对GBM的免疫反应,提高颅内胶质瘤大鼠存活时间。
- 丛宸王智
- 关键词:颅内胶质瘤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