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泉

作品数:100 被引量:333H指数:8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2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2篇农业科学
  • 8篇文化科学
  • 7篇医药卫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3篇病毒
  • 41篇新城疫
  • 34篇疫病
  • 34篇新城疫病
  • 34篇新城疫病毒
  • 26篇流感
  • 22篇禽流感
  • 18篇禽流感病
  • 18篇禽流感病毒
  • 12篇遗传进化
  • 11篇遗传进化分析
  • 11篇耐药
  • 11篇进化分析
  • 10篇蛋白
  • 10篇基因
  • 9篇流行病
  • 9篇耐药性
  • 7篇鸭源
  • 7篇疫苗
  • 7篇沙门氏菌

机构

  • 99篇扬州大学
  • 10篇江苏省人兽共...
  • 5篇江苏农牧科技...
  • 2篇东台市畜牧兽...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国药集团扬州...

作者

  • 99篇王晓泉
  • 75篇刘秀梵
  • 40篇胡顺林
  • 33篇刘晓文
  • 15篇吴双
  • 14篇顾敏
  • 13篇胡娇
  • 12篇朱杰
  • 9篇焦新安
  • 9篇胡增垒
  • 8篇刘慧谋
  • 8篇王彦红
  • 8篇刘东
  • 7篇陈祥
  • 7篇彭大新
  • 7篇刘文博
  • 6篇钟蕾
  • 6篇陈素娟
  • 6篇刘晶晶
  • 6篇徐利军

传媒

  • 24篇中国家禽
  • 5篇病毒学报
  • 5篇畜牧兽医学报
  • 5篇中国动物传染...
  • 5篇中国畜牧兽医...
  • 3篇中国兽医杂志
  • 3篇中国预防兽医...
  • 3篇扬州大学学报...
  • 3篇现代农业科技
  • 2篇黑龙江畜牧兽...
  • 2篇微生物学报
  • 2篇江苏农业学报
  • 2篇上海畜牧兽医...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国兽医科学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动物检疫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畜禽业

年份

  • 3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7篇2018
  • 8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6篇2013
  • 12篇2012
  • 8篇2011
  • 8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8篇2007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凝素蛋白稳定性对流感病毒生物学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可引起人、禽、猪、马、蝙蝠等多种动物感染和发病,是人流感、禽流感、猪流感、马流感等人与动物疫病的病原。当前主要通过疫苗接种的方式控制流感的流行,疫苗的开发研究仍然是防控工作的重点。IAV血凝素(Hemagglutinin,HA)蛋白是疫苗研制的主要靶标,HA蛋白是病毒粒子表面主要糖蛋白之一,介导IAV入侵,也是宿主免疫系统的识别对象。文章就IAV HA蛋白的稳定性影响病毒的复制能力、宿主范围、致病性和气溶胶传播能力等生物学特性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探究流感病毒稳定性对疫苗优化的意义。
韩雯雯蔡淼刘秀梵王晓泉
关键词:流感病毒血凝素稳定性疫苗
华东地区6株不同年份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为了解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遗传演化趋势,本研究选用6株分布于2011-2019年华东地区H9N2分离株来进行基因组遗传进化分析。6株H9N2分离株均属于S基因型、低致病性,但毒株之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低。系统发生树上不同年份毒株各基因片段虽起源相同,但分布于不同分支。关键氨基酸位点分析表明,6株毒株均具有优先结合哺乳动物α-2、6 Gal受体的关键氨基酸位点:HA 226L、155T;内部基因片段出现多个哺乳动物适应性的关键位点变异,如PB2蛋白的I292V和A588V、PA蛋白的K356R、S409N等;M2蛋白均存在对金刚烷抗性的S31N突变。综上,H9N2亚型AIV近10年基因组相对稳定,但不同蛋白均出现一致的位点变异,使其对哺乳动物宿主适应性增强,提示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对H9N2亚型AIV的监测。
裴宇茹王晓泉刘晓文刘晓文顾敏胡顺林刘秀梵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H9N2亚型遗传进化
Clade2.3.4 H5亚型禽流感疫苗变异候选株的构建被引量:3
2014年
为应对Clade2.3.4H5亚型禽流感病毒持续发生的抗原性改变及其引发的潜在的地方性流行,需要根据流行监测的抗原分析结果制备疫苗候选株。采用反向遗传操作系统,以A/Puerto Rico/8/34(H1N1)(PR8)AIV的内部基因为骨架,以Clade2.3.4H5N1亚型AIV A/chicken/Hebei/2/2011(wt-HB株)的血凝素(HA)基因和神经氨酸酶(NA)基因为供体,并删除wt-HB株HA基因中编码多碱性氨基酸的序列,成功拯救出1株重组病毒rHB/PR8。该病毒在鸡胚和MDCK细胞上均具有较好的繁殖性能,对SPF鸡和鸡胚无致病性。这一研究结果为防控变异的Clade2.3.4H5亚型禽流感提供了良好的疫苗候选株。
王萱李群辉孙中涛高照刘佳佳王晓泉刘晓文
关键词: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NA基因
表达广谱H5亚型禽流感病毒Mosaic HA蛋白重组火鸡疱疹病毒的构建
禽流感是由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烈性传染病.根据其在6周龄雏鸡静脉内致病指数的不同,又可将其分为高致病性(HPAIV)和低致病性(LPAIV)两种,其中H5N1亚型禽流感属于高致病性禽流感,对家禽的致...
李佳昕孙文强何东昌王晓泉刘秀梵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免疫疫苗火鸡疱疹病毒
基于虚拟仿真的新城疫实验室诊断实验设计与应用
2019年
动物传染病学是高等学校兽医学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病原学诊断实验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是实验室建设的重要研究方向。针对传统的鸡新城疫实验室诊断实验教学的问题,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构建模拟实验场景和实验系统,对鸡新城疫实验室诊断虚拟实验教学的设计进行了初步探索。通过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良好,可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示范。
陈素娟秦涛王晓泉彭大新
关键词:新城疫
新城疫病毒基质蛋白第23位苯丙氨酸对病毒复制与细胞致病性的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副黏病毒科的副流感病毒5型(Parainfluenza virus5,SV5)和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MuV)的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M)都编码FPIV-like晚期结构域(Late-domain,L-domain),L-domain中的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F)对病毒出芽与复制有很重要的作用。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M蛋白也包含潜在的L-domain23FPIV26,但23F对NDV的出芽及复制的作用尚不明确。本试验应用反向遗传学技术,以NDV ZJ1株为母本病毒,拯救一株M蛋白F23A突变的重组病毒ZJ1F23A,并在DF1细胞上对ZJ1F23A的复制性能和细胞致病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ZJ1F23A在DF1上的复制水平显著低于母本病毒ZJ1,ZJ1F23A对DF1的致病性比ZJ1弱。试验结果说明NDV M蛋白23F对病毒复制及病毒的细胞致病性具有重要作用。
高海岗陆建荣胡增垒胡娇刘晓文王晓泉朱杰
关键词:新城疫病毒基质蛋白病毒复制
沙门氏菌gyrA基因的变异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分析125株萘啶酮酸耐药性沙门氏菌gyrA基因QRDR区变异情况及其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用常规血清学方法鉴定沙门氏菌分离株血清型,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其对萘啶酮酸和3种氟喹诺酮的敏感性,用PCR方法扩增沙门氏菌gyrA基因QRDR的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这些分离株涉及18个血清型,最常见的血清型为德尔卑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它们的分离率分别为22.4%(28/125)和19.2%(24/125)。沙门氏菌分离株对萘啶酮酸的耐药率为39/125。3种氟喹诺酮药物对萘啶酮酸耐药性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明显比萘啶酮酸敏感株高。萘啶酮酸耐药性沙门氏菌gyrA基因QRDR的序列分析表明,所有萘啶酮酸耐药性沙门氏菌gyrA基因的83或87位点发生了突变,83位点发生点突变的菌株对萘啶酮酸的MIC范围大于或等于1024μg/ml,而87位点突变的菌株的MIC范围为32~512μg/ml。结论沙门氏菌分离株gyrA基因发生点突变的位点与萘啶酮酸耐药水平高低存在关联,且导致对三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下降。
王晓泉陈祥吴双巢国祥焦新安刘秀梵
关键词:沙门氏菌
免疫鸽群中2株新城疫病毒的分离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
鸽新城疫俗称鸽瘟,是由鸽Ⅰ型副粘病毒(pigeonparamyxovirus-Ⅰ,PPMV-Ⅰ)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危害养鸽业的主要疫病之一,鸽新城疫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中东,至今几乎已经传遍世界各国。有人认...
朱杰赵晴晴宋庆庆胡顺林王晓泉李群辉刘秀梵
文献传递
新城疫重组病毒灭活疫苗(A-VII株)的研制和临床试验
新城疫(ND)是《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中优先防治的5种一类动物疫病之一。长期以来ND在我国家禽群体中呈常在的地方流行,疫苗免疫是主要的防控措施之一。我国的免疫鸡群常发生所谓的非典型ND,产蛋鸡...
刘秀梵胡顺林胡增垒刘晓文王晓泉
文献传递
鸡白痢沙门菌分离株的耐药性及磺胺类耐药机制研究被引量:21
2010年
采用药敏纸片法,对33株鸡白痢沙门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丁胺卡那、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氟苯尼考的抑菌作用较强,所有受试菌株均对其敏感;58%~94%的受试菌株对氯霉素、新霉素、恩诺沙星和羧苄青霉素敏感;61%~88%的受试菌株对四环素、复方磺胺、磺胺异恶唑耐药。33株鸡白痢沙门菌分离株出现了多重耐药性,2耐及以上占85%,3耐及以上占66%,4耐及以上仅占27%。根据发表的序列设计了3对引物,分别扩增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sul2和Ⅰ类整合子,所选的18个对磺胺及磺胺增效剂均耐药。分离株中94.4%(17/18)的菌株携带sul1基因,没有sul2基因,同时94.4%(17/18)的菌株携带Ⅰ类整合子,大小分别为0.7kb和1.6kb。研究表明这些鸡白痢沙门菌的耐药谱较窄,且Ⅰ类整合子在磺胺类耐药菌株的产生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董洪燕缪晓斌李鑫曹宇凡王晓泉彭大新刘秀梵
关键词:鸡白痢沙门菌耐药性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