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贞
- 作品数:5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郑州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郑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0年
-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偏瘫侧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的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加予规范化的早期康复训练。所有病例共评定2次:治疗前(入组时)、治疗后(治疗3个疗程时)。采用简化Fugl-Meyer量表(FMA)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采用神经功能改善率来评定疗效。结果在治疗前2组患者FMA评分(P>0.05),具有可比性。在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运动功能均逐渐改善(P<0.01)。2组疗效比较(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可提高脑梗死患者偏瘫侧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袁学谦王艳张莉峰肖悠美王爱丽朱太卿王惠贞
- 关键词:脑梗死康复训练
- Isaacs综合征的临床病理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Isaacs综合征的临床特点、病理、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Isaacs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预后。结果14例均表现为连续性自发性肌肉颤搐,睡眠时不消失。肌电图可见持续的自发的运动电位发放。肌肉呈神经源性病理改变。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控制症状较好。结论肌肉颤搐及典型肌电图表现和病理可诊断本病,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可以控制症状,也可进行免疫治疗。
- 袁学谦王惠贞王焕荣
- 关键词:ISAACS综合征肌电图病理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免疫治疗
- 海绵窦区病变20例临床分析
- 2010年
- 目的研究海绵窦区病变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特点、影像学变化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确诊的海绵窦区病变患者的临床、生化、病理及影像学检查,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20例海绵窦区病变患者中,13例(65.0%)为Tolosa-Hunt综合征,另7例(35.0%)由脑膜癌、鼻咽癌、血栓性海绵窦炎、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结核性肉芽肿侵犯海绵窦区所造成。腰穿、头部MR和DSA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结论海绵窦区病变可由不同的病因引起,明确它们之间的鉴别诊断,有利于提高其正确的治疗。
- 袁学谦王焕荣张莉峰王惠贞肖悠美
- 关键词:海绵窦病因学影像学
- 早期运动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Fugl-Meyer评分和血清BD-NF、NGF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药物常规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早期运动康复训练;观察2组治疗前后BDNF、NGF含量和Fugl-Meyer评分的变化。结果 2组血清BDNF、NGF含量和Fugl-Meyer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组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升高程度与BDNF、NGF的增加量均呈正相关性。结论早期运动康复训练可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BDNF、NGF含量的增加,促进患者Fugl-Meyer评分的升高,这可能是运动康复训练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之一。
- 袁学谦王艳张莉峰肖悠美王爱丽朱太卿王惠贞
-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
- 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BDNF、NGF含量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0年
-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BDNF、NGF含量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探讨康复训练使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机制。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早期康复训练;观察2组治疗前后BDNF、NGF含量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血清BD-NF、NGF含量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组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治疗组减少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BDNF、NGF的表达,促进受损神经细胞功能恢复,这可能是其促进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机制之一。
- 袁学谦王艳张莉峰王惠贞王焕荣王爱丽朱太卿
-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