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恩耀

作品数:72 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原子能机构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理学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9篇核科学技术
  • 4篇理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6篇托卡马克
  • 32篇HL-1M装...
  • 26篇等离子体
  • 15篇托卡马克装置
  • 12篇HL-1M
  • 10篇硅化
  • 8篇硼化
  • 7篇HL
  • 5篇英文
  • 5篇径向电场
  • 5篇聚变
  • 5篇极向电场
  • 5篇
  • 5篇HL-1M托...
  • 4篇弹丸
  • 4篇内壁
  • 4篇分子束
  • 4篇边缘等离子体
  • 4篇HL-2A装...
  • 4篇LHCD

机构

  • 65篇中国核工业集...

作者

  • 65篇王恩耀
  • 23篇洪文玉
  • 13篇王志文
  • 13篇严东海
  • 12篇张年满
  • 10篇王明旭
  • 10篇潘宇东
  • 10篇董贾福
  • 8篇邓中朝
  • 8篇周艳
  • 7篇梁雁
  • 7篇陈燎原
  • 7篇李强
  • 7篇崔成和
  • 7篇刘泽田
  • 7篇曹建勇
  • 6篇严龙文
  • 5篇李可华
  • 5篇姚良骅
  • 5篇崔成河

传媒

  • 35篇核聚变与等离...
  • 12篇四川真空
  • 7篇真空与低温
  • 2篇原子与分子物...
  • 2篇第九届全国等...
  • 1篇物理学报
  • 1篇中国激光
  • 1篇核技术
  • 1篇红外与毫米波...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真空科学与技...
  • 1篇真空电子技术

年份

  • 4篇2005
  • 3篇2003
  • 5篇2002
  • 8篇2001
  • 5篇2000
  • 13篇1999
  • 18篇1998
  • 6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0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杂波驱动中增强的电子回旋辐射
1997年
本文基于三波共振相互作用,研究了低杂波驱动的高频电磁辐射。Vlasov方程的导向中心形式被用来推导包括动力效应的耦合系数。在小kz近似下,给出了耦合系数中的所有速度积分。对一般非线性色散关系进行了详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1)低杂泵浦波可以激发电子Bernstein波,并伴随高频电磁辐射;(2)以这种方式激发的电磁辐射是一种热电子回旋辐射,辐射强度随着等离子体温度和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这样我们可以假定,本非线性不稳定性可以成为低杂波驱动中增强电子回旋辐射及等离子体电子回旋辐射的起因。
周海麟简广德黄林王恩耀徐德明曹建勇李晓东
关键词:等离子体
HL-1 聚变装置中子发射实验研究
1998年
采用ZnS(Ag)闪烁计数器,经标准中子源刻度校正后,测量HL-1(中国环流器一号)聚变装置的中子演化和中子产额;同时用活化箔法(115In)和原子核乳胶法测量中子产额。在真空室充氘和电子回旋共振加热(ECRH)时,3种方法同时测量,确证HL-1每放电1次发射中子数平均为(3.41±0.50)×1010。得到欧姆加热、ECRH、改进约束放电(IOC)和弹丸注入等放电实验中的中子演化。在分子束注入和偏压电极(EPP)放电实验中,产生中子较少或很少。观察部分放电方式产生的中子产额N和硬X射线产额HX间有线性关系N=aHX-b,其中,a和b是与装置运行方式有关的常数。
龚定夫董贾福陈家富杨洪儒王恩耀
关键词:聚变中子聚变装置
HL-1M装置边缘等离子体结构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描述HL 1M装置上几种典型放电中的边缘等离子体物理实验结果 .利用马赫 朗缪尔 6探针组、静电 4探针组、2 0组三探针阵列研究了低杂波电流驱动、超声分子束注入、多发弹丸注入和中性束注入放电中的粒子约束性能、等离子体旋转和边缘静电雷诺胁强的变化对改善约束的影响 .给出了雷诺胁强和极向相速度的关系 .结果表明 ,雷诺胁强的径向变化可以自发产生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剪切极向流 .LHCD能使低密度放电的粒子约束增加 1至 2倍 .弹丸注入后 ,粒子约束时间和极向旋转至少可增加 1倍 。
洪文玉严龙文王恩耀李强钱俊
关键词:HL-1M装置等离子体物理弹丸超声分子束多发
HL-1M欧姆放电的电子能量约束定标律被引量:2
2000年
通过电子储能的计算 ,编制出用于分析 HL - 1M电子能量约束定标律的数据库。用它与现有的欧姆能量约束定标律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表明 ,HL - 1M电子能量约束与 Alcator欧姆能量约束定标律的预测结果一致 ,能量约束饱和的密度值为 4 .8× 10 13 cm-3 。用标准回归分析给出了初步的 HL- 1M电子能量约束定标律 ,τe-reg E =2 .0 58n0 .78± 0 .0 2e T0 .79± 0 .0 4 e0 q0 .3 9± 0 .0 6a ,并分析了 HL- 1M欧姆电子能量约束与输运的关系。
曹建勇王恩耀丁玄同徐德明
关键词:HL-1M装置
HL—1M装置硼化,硅化和锂化壁的出气特性
1997年
借助QMS诊断技术,完成了HL-1M装置B化,Si化与Li化壁的出气特性的对比实验研究。GDC期间,H2出气占支配地位,杂质分压与H2分压成正比,GDC后的本底放气率较同时间烘烤去气后低;GDC(He+H2)是去除膜的有效方法;B化、Si化和Li化壁相比,托卡马了放电后的H2出量绋1:0.13:0.21。其中B化壁H2出气量主于ss壁,Si化和Li化壁则低于ss壁,出H2量/送H2量,ss壁为0.
严东海王恩耀
关键词:托卡马克装置
HL—1M装置边缘等离子体流的测量被引量:1
1997年
在托卡马克放电期间,低杂波(LHW)注入,弹丸注入,分子束注入(MBI) 气均不同程度地引赶快避部等离子体电位的快速变化,从而改变了电场分布,改变了边缘等离子体的流速和方向。
洪文玉王恩耀
关键词:弹丸注入托卡马克装置
HL-1M托卡马克边缘参数和雷诺胁强的径向分布被引量:3
2002年
利用多组马赫 /朗缪尔探针测量了HL 1M装置刮离层和边缘静电雷诺胁强、等离子体极向旋转、径向和极向电场的径向分布。在低杂波电流驱动、超声分子束注入、多发弹丸注入和中性束注入实验中 ,给出了雷诺胁强和极向流的关系。结果表明 ,由于雷诺胁强的径向变化 。
洪文玉王恩耀曹建勇李强刘达致
关键词:极向电场HL-1M装置托卡马克等离子体
HL-1和HL-1M装置等离子体可见光谱实验
2003年
总结了HL 1和HL 1M装置等离子体的可见光谱实验,给出了各种放电条件下等离子体参数的可见光谱测量结果,讨论了杂质减少、加料、约束改善、等离子体旋转及边缘辐射特性等可见光谱实验结果,展望了HL 2A装置上要开展的可见光谱研究内容。
罗俊林李伟董贾福冯兴亚郑银甲陈燎原刘永王恩耀
关键词:HL-1装置HL-1M装置等离子体诊断托卡马克装置
HL-1M装置内壁锂涂覆实验
-1M装置运行期间,一直在探索适合本装置的壁处理技术,分别研究了硼化、硅化和锂涂覆技术。其中,硅化已成为装置的常规壁处理技术,锂涂覆技术还在探索中。该文详细介绍了HL-1M装置锂化技术的进展、锂化效果和锂化后的内壁状态以...
王明旭张年满王志文王恩耀严东海崔成河梁雁
托卡马克中的超高真空技术被引量:6
2000年
超高真空技术对于现代托卡马克的设计运行、升级和氘 -氚验证实验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对先进高密度偏滤器和下一代托卡马克工程堆也有很大的影响。同时 ,聚变研究的许多新概念也促使了高真空技术的革新。三十五年来 ,等离子体密度、杂质和壁条件的控制与真空检漏、烘烤去气、放电清洗、壁处理、氢 (氘、氚 )的捕获、释放和再循环、壁腐蚀和再沉积等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高性能的真空室、耐烘烤和振动的超高真空密封、先进的面向等离子体组件、有效的壁处理方法、大抽速泵组等的研制成果为控制等离子体与壁的相互作用、改善聚变三乘积 (ni TiτE)
严东海王志文王明旭王恩耀
关键词:超高真空托卡马克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