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伟 作品数:34 被引量:179 H指数:9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吴阶平医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结直肠癌肝转移合并同时性肺转移患者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022年 背景与目的: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合并可切除肺转移的患者,手术治疗的疗效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对于合并不可切除的肺转移患者的治疗策略仍需要进一步明确。因此,本研究通过对笔者单位收治的结直肠癌肝转移合并同时性肺转移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以期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数据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0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肝胆胰外一科行手术治疗的127例结直肠癌肝转移合并同时性肺转移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原发灶及肝转移灶均按肿瘤根治原则行完整切除(R0/R1),其中31例行肺转移灶的根治性局部治疗(局部治疗组),96例肺转移灶未行局部治疗(非局部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生存时间(OS)、无复发生存时间(RFS),并对非局部治疗组的患者进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结果:除局部治疗组肺转移灶直径大于非局部治疗组外(P<0.05),两组其余一般临床资料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0(5~134)个月,失访率3%。全组患者中位OS为41(4~118)个月,1、3年OS率分别为96.8%和59.7%,其中非局部治疗组中位OS为37(4~118)个月,1、3年OS率分别为95.8%和51.2%;局部治疗组中位OS为72(15~101)个月,1、3年OS率分别为100.0%和82.9%,局部治疗组的OS率明显优于非局部治疗组(P=0.001)。非局部治疗组中位RFS为8(1~37)个月,1、3年RFS率分别为30.8%和2.4%;局部治疗组中位RFS为10(3~67)个月,1、3年RFS率分别为38.7%和18.1%,局部治疗组的RFS优于非局部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对非局部治疗组的96例患者进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T4分期和RAS基因突变是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合并2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尽管生存逊于合并0或1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均P<0.05),但中位OS也达到27(4~35)个月。结论: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合并 王立军 王宏伟 金克敏 刘伟 包全 王崑 邢宝才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肿瘤转移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临床风险评分体系的预后评价 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 探讨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手术治疗预后的风险因素,验证现有风险评分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肿瘤医院肝胆胰外一科2000年1月至2014年8月行肝切除手术治疗的303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生存状况分析.采用单因素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等分析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生存的相关因素,验证目前广泛应用的5种临床风险评分体系对患者生存预测的准确性.结果 全组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9.2%、50.8%、38.6%.中位生存期37个月.原发灶N分期和肝切除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MSKCC评分对患者术后总生存的预测效果最优(C-index:0.903).结论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术后生存受多种风险因素影响,现有的5种预后评分体系中MSKCC评分预测效果最优. 闫晓峦 王崑 包全 孙谊 王宏伟 金克敏 邢宝才关键词:结直肠癌 肝转移 肝切除 预后评价 保留肝实质的治疗方式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保留肝实质的治疗方式在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CRLM)手术切除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00年1月至2016年5月手术切除的CRLM患者377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保留肝实质(parenchymalsparing hepatectomy,PSH)组305例和大范围肝切除(major hepatectomy,MH)组7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结果:PSH组肝转移灶个数少于MH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全组采用PSH治疗的患者占80.9%,且随时间增长逐渐增多。PSH组手术时间比MH组短(177.5 min vs.220 min,P=0.000),手术出血比MH组少(150 m L vs.300 m L,P=0.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MH组低(47.4%vs.64.8%,P=0.008)。PSH组与MH组患者的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时间、肝内无复发生存(hepatic recurrence free survival,HFRS)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H组患者复发后接受局部治疗的比例明显增加(42.8%vs.25.6%,P=0.040),复发患者中接受局部治疗的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58个月vs.24个月,P=0.000)。结论:CRLM患者手术时采用PSH的治疗方式肝内复发率更低,安全性更高,复发后再次接受局部治疗的可能性明显增加,是推荐的治疗模式。 刘铭 王崑 包全 王宏伟 金克敏 闫晓峦 邢宝才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转移 肝切除 复发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系统治疗肝细胞癌术后复发及腹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2022年 我国肝癌患者诊断时分期较晚,病史较长,5年生存率较低。国内外指南关于晚期肝癌局部治疗指征不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应用给晚期肝癌患者带来治疗新机会。原发性肝癌肝内复发病灶和肝外转移病灶存在肿瘤异质性,导致对免疫治疗反应存在差异,所以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全身系统治疗,更有益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笔者报道1例晚期肝细胞癌术后复发及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放疗及阿替利珠单克隆抗体+贝伐珠单克隆抗体治疗的临床经验。其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短期内肿瘤得到控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徐亮 曹广 王晓东 朱旭 王宏伟 朱向高 陈辉 刘鹏 徐海峰 郭建海关键词:肝肿瘤 靶向治疗 肝动脉化疗栓塞 复发 淋巴结转移 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同期与分期手术切除疗效比较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比较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原发灶和肝转移灶同期与分期切除的近期和远期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肿瘤医院肝胆胰外一科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的64例结直肠癌合并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及术后随访资料,其中行原发灶和肝转移灶同期切除者20例(同期切除组),分期切除者44例(分期切除组)。结果同期切除组Clavien-Dindo 1、2和3级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2/20)、15.0%(3/20)和15.0%(3/20),分期切除组分别为13.6%(6/44)、13.6%(6/44)和22.7%(12/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切除组1、2和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5.0%、59.6%和37.2%,分期切除组分别为90.9%、68.2%和47.1%,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分别为6月和7月,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原发灶淋巴结阳性(P=0.020)和肝切除术前CEA水平大于20μg/L(P=0.017)是影响患者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复发后有机会接受根治性局部治疗联合化疗则是一项保护性因素(P=0.001);而手术时机(同期或分期切除)与患者总体生存无关(P>0.05)。结论对于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选择同期或分期切除并不影响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远期生存率。 王立军 闫晓峦 王崑 包全 孙谊 王宏伟 金克敏 邢宝才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同期切除与分期切除比较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比较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同期切除与分期切除安全性及远期疗效。方法:收集从2000年1月至2015年4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手术切除的54例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围手术期资料,并随访其复发及生存状况,比较同期切除组(19例)及分期切除组(35例)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基本一致。同期切除组及分期切除组术后Clavien-Dindo 1级、2级、3级及4级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0.5%(2/19)、31.6%(6/19)、5.3%(1/19)及10.5%(2/19)和8.6%(3/35)、17.1%(6/35)、25.7%(9/35)及0(0/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3)。但术后中位住院时间同期组明显低于分期组(同期组14d,分期组25d,P<0.001)。同期组与分期组术后中位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期组未达到,分期组39个月,P=0.649),两组术后无病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期组10个月,分期组10个月,P=0.827)。结论: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同期切除与分期切除比较未明显增加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而且远期疗效相似。 金克敏 刘铭 闫晓峦 王立军 王崑 包全 孙谊 王宏伟 邢宝才关键词:直肠肿瘤 肝转移 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胃吻合术后胰瘘术前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 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胃吻合术后胰瘘的术前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我科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胃吻合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胰瘘发生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胃吻合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术前预测胰瘘的评分系统.应用ROC曲线分析评分系统预测患者术后胰瘘发生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共有139例患者纳入本研究,39例患者发生A级胰瘘(28.5%),15例为B级胰瘘(10.8%),6例为C级胰瘘(4.3%).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提示术前减黄(wald χ^2=5.515,P =0.019)、超重(wald χ^2=6.233,P=0.013)、胰管直径<3 mm(wald χ^2=10.392,P=0.001)与术后胰瘘发生密切相关.根据回归系数建立术后胰瘘风险评分系统,评分越高患者发生胰瘘风险越高,0分患者胰瘘发生率为9.9%,而4分患者胰瘘发生率为92.9%,评分系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1 (95% CI:0.694~0.849).结论 术前减黄、超重、胰管直径<3 mm与术后胰瘘发生密切相关,根据回归分析建立的术前风险评分系统能够比较有效的预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胃吻合术后胰瘘的发生. 王宏伟 王崑 包全 孙谊 金克敏 闫晓峦 刘铭 邢宝才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腺瘘 排粪习惯改变3年,血便1年,检查发现直肠上段癌伴同时性肝转移2周 2017年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32岁。因“排粪习惯改变3年,出现血便1年,检查发现直肠癌伴同时性肝转移2周”而于2015年1月12日收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刘铭 王崑 孙谊 王宏伟 包全 金克敏 姚云峰 李健 崔湧 吴楠 邢宝才关键词:同时性肝转移 直肠癌 排粪 血便 上段癌 肝炎对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治疗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肝炎对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患者外科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至2013年1月。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肝胆胰外一科行手术治疗的175例CRL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肝炎,分为合并肝炎组(16例)和未合并肝炎组(159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肝功能、手术方式及预后。结果除血小板水平合并肝炎组明显低于未合并肝炎组外(P〈0.05),其他肝功能指标(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及凝血酶原时间)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中行大范围肝转移灶切除术的比例分别为37.5%(6/16)和22.0%(35/1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胆漏发生率及术后引流量等围手术期指标两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46月和33月,中位无瘤生存时间分别为8月和10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合并肝炎的CRLM患者肝储备功能良好.可以安全地进行大范围肝切除,不会影响生存。 刘铭 王崑 孙谊 包全 王宏伟 金克敏 邢宝才关键词:肝炎 结直肠癌肝转移 外科治疗 预后 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后复发因素分析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及不同复发状态对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肝胆外一科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病例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复发状态对于预后的影响.结果 自2000年1月至2013年4月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术后出现复发转移患者152例.全组中位总生存期(OS) 28.9个月,5年生存率22.1%;全组中位无病生存期(DFS) 7.6个月;早期复发/转移组(术后6个月内,n=60)中位生存时间19.4个月,非早期复发组(n=92)中位生存35.1个月(P =0.000);不同复发/转移的器官累及状态对于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发转移后手术切除能够改善预后;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病灶的淋巴结转移及肝转移灶的数目是影响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新辅助治疗有效(CR+ PR)是影响复发的独立保护性因素.结论 原发病灶的淋巴结转移、肝转移个数,新辅助治疗的疗效是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术后复发的主要因素.肝转移复发后的再切除能够改善患者预后. 孙谊 闫晓峦 王崑 包全 王宏伟 金克敏 邢宝才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肝转移 肝切除 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