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守力

作品数:549 被引量:1,491H指数:18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解放军总医院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91篇期刊文章
  • 246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1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67篇动脉
  • 237篇冠状
  • 229篇冠状动脉
  • 166篇介入
  • 147篇介入治疗
  • 136篇病变
  • 124篇疗效
  • 123篇心肌
  • 99篇血管
  • 95篇心肌梗死
  • 95篇梗死
  • 85篇心病
  • 85篇冠心病
  • 69篇慢性
  • 58篇冠状动脉介入
  • 51篇动脉介入治疗
  • 49篇支架术
  • 48篇术后
  • 48篇起搏
  • 48篇慢性完全闭塞

机构

  • 508篇沈阳军区总医...
  • 24篇解放军第30...
  • 13篇第四军医大学...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5篇辽宁医学院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邯郸市第一医...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武警总医院
  • 2篇辽宁医学院附...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泗阳县人民医...

作者

  • 543篇王守力
  • 495篇韩雅玲
  • 462篇荆全民
  • 254篇王冬梅
  • 242篇马颖艳
  • 237篇王祖禄
  • 169篇栾波
  • 155篇王效增
  • 153篇王耿
  • 116篇臧红云
  • 75篇李毅
  • 71篇王斌
  • 64篇于海波
  • 59篇苗志林
  • 54篇刘海伟
  • 41篇邓捷
  • 40篇张剑
  • 39篇佟铭
  • 31篇徐凯
  • 30篇李菲

传媒

  • 57篇沈阳部队医药
  • 25篇中华医学会心...
  • 2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0篇中华心血管病...
  • 20篇中国实用内科...
  • 16篇中国介入心脏...
  • 14篇心脏杂志
  • 12篇中国循环杂志
  • 11篇中华心律失常...
  • 9篇介入放射学杂...
  • 9篇中国心脏起搏...
  • 9篇中华老年多器...
  • 9篇THE 22...
  • 9篇中华医学会心...
  • 9篇第17届全军...
  • 8篇第四军医大学...
  • 7篇岭南心血管病...
  • 7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临床心血管病...
  • 4篇临床军医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8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2篇2012
  • 41篇2011
  • 36篇2010
  • 53篇2009
  • 79篇2008
  • 48篇2007
  • 63篇2006
  • 35篇2005
  • 50篇2004
  • 24篇2003
  • 20篇2002
5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介入治疗开通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对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影响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开通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对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自1993年6月至2007年12月连续的472例冠状动脉CTO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患...
伊宪华韩雅玲李毅荆全民王守力马颖艳王效增王耿栾波
文献传递
女性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我院1989年以来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发现的334例女性冠心病患者的462处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的临床和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期1382例男性CTO患者1978处病变行对比分析,总结女性CTO病变...
张剑韩雅玲荆全民王守力马颍艳栾波
文献传递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三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三联抗血小板治疗(西洛他唑+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常规两联抗血小板治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单中心前瞻、随机、对照分析2004年12月至2006年2月...
韩雅玲徐凯李毅王守力荆全民马颖艳王祖禄王冬梅栾波
文献传递
Tacrolimus洗脱支架治疗危重冠心病随机对照临床研究19个月结果
目的他克莫司(Tacrolimus)洗脱支架(Janus,SORIN)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目前尚未明确,本研究首次评估Janus支架治疗真实临床实践中危重冠心病和抑制再狭窄的长...
韩雅玲王守力荆全民王斌于海波马颖艳栾波王耿
文献传递
新器械应用对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介入治疗的作用
目的对新器械应用前后接受PCI治疗的CTO患者临床特征、影像学资料、PCI成功的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探讨新器械应用对CTO患者介入治疗的作用。方法选取1999年1~12月行PCI治疗的CTO患者52例作为早期组,选取20...
张剑韩雅玲荆全民王守力马颖艳栾波
文献传递
52例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介入治疗被引量:35
2006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近6年我院心内科住院冠心病患者中52例发生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支架内急性和亚急性血栓患者的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并评价其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2000年1月至2006年5月,我院共52例患者于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术后发生支架内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发生率0.75%)。术后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时间为30min~20d,平均(3.6±4.2)d。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急性心肌梗死(AMI)、术前存在心功能不全、病变血管支数、前降支病变及B2/C型病变是支架内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支架内血栓形成后多数患者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改变。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复查证实原支架内完全血栓性闭塞48例,原支架内新出现70%~95%狭窄伴血栓影像4例。经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47例患者治愈存活出院。5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院内病死率9.6%)。结论支架内血栓形成多发生于AMI、术前存在心功能不全、多支血管病变、前降支病变及B2/C型复杂病变的患者。其发病时间主要在支架置入术后1周之内。急诊再次介入治疗是治疗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首选治疗方案,尽早实施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增加抢救成功率。
韩雅玲梁明荆全民王守力马颖艳栾波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血栓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联合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外周动脉介入治疗(PPI)联合介入治疗的策略、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0.1~2007.1我院共有141例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住院...
王效增韩雅玲荆全民王守力马颖艳栾波王耿
文献传递
药物洗脱支架联用普通金属支架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
2005年
为探讨多支冠状动脉病变药物洗脱支架(DES)与普通金属支架(普通支架)联用预防再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我院2002年6月-2004年12月连续801例行多支冠脉内支架置入术达到完全血运重建的冠心病患者分为3组:DES组206例,DES与普通支架联用组(联用组)158例,及普通支架组437例。比较3组支架术后近期及远期结果。3组冠心病危险因素、心功能、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支架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联用组普通支架置入于31.3%的前降支病变(均为A-B1型病变)及81.6%的左回旋支病变和 69.9%的右冠状动脉病变。术后平均随访(17.3±13.9)个月,3组总随访率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与普通支架组相比,DES组和联用组造影再狭窄率明显降低,分别为21%比7.4%和9.0%(P均<0.05),且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均较低,分别为18.4%比6.5%和9.9%(P均<0.05)。但DES组与联用组相比上述各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单用DES或合理联用普通支架后再狭窄降低,安全性近似,均优于单用普通支架。
王效增韩雅玲荆全民王守力马颖艳栾波王祖禄王冬梅
关键词:介入治疗再狭窄药物洗脱支架
心脏再同步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冠状静脉解剖形态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了解冠状静脉解剖形态,为心脏再同步治疗中成功植入左室电极提供依据。方法住院患者113例,男93例,女20例,平均年龄63.5±10.6岁。所有患者均行冠状静脉造影。结果113例中有1支以上血管异常者为97例(85.84%);静脉缺如25例(22.13%),静脉细小36例(31.86%),静脉扭曲19例(16.81%),静脉狭窄5例(4.42%),冠状静脉窦肌桥9例(7.96%)。2例心侧静脉近段发出二级分支,5例心后侧静脉近段发出二级分支。冠状静脉变异与性别无明显关系。非缺血性心肌病心侧静脉和心后侧静脉异常总数明显多于缺血性心肌病(91.25%比72.72%,P<0.05)。冠状静脉窦肌桥均发生在非缺血性心肌病,占11.2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冠状静脉解剖具有很大变异性。冠状静脉一级和二级分支的位置、大小等解剖差异与性别、冠状动脉病变或心肌梗死区域无关,非缺血性心肌病的血管变异比例更高。
王冬梅韩雅玲臧红云于海波王守力荆全民王祖禄
关键词:冠状血管
HTUPA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评价人组织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HTU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STEMI患者40例,随机分为HTUPA组与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组进行溶栓治疗(每组20例)。药物溶栓后监测实验室指标并行冠状动脉造影和心脏彩超检查,观察两种药物溶栓治疗后的梗死相关血管的再通率、心功能变化及不良事件,评价HTUPA疗效及安全性。结果HTUPA组与rt-PA组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A组与HTUPA组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0.0%和85.0%;两组出血率分别为35.0%和25.0%,两组在改善心功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轻度出血发生,无严重不良并发症发生,rt-PA组有1例消化道出血。两种溶栓药物对肾功能、血清离子等没有造成不良影响。结论①HTU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EMI与rt-PA比较具有同等效果的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②HTU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EMI与rt-PA比较不增加出血事件,两种溶栓药物对心功能改善效果一样。③HTUPA用法简便,优于rt-PA,不需要持续静脉给药。
刘明新陶贵周王守力高航王高频
关键词:溶栓
共5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