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存
- 作品数:9 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东莞市科技计划医疗卫生类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置换液配方用于严重脓毒症患者连续性血液滤过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比较目前国内治疗严重脓毒症三种常用的血液滤过置换液配方的特点,总结经验,制定更合理的配方。方法选取行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的严重脓毒症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A组(13例)置换液配方为南京军区总医院改良Ports配方,B组(12例)置换液配方为复旦大学中山医院配方,C组(11例)置换液配方为其他改良配方,D组(14例)置换液配方为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改良配方。记录每个血液滤过治疗前后患者血电解质、血气分析、肾功能、血糖波动度、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滤器内钙浓度等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四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血钠、氯、镁、钙、碳酸氢根及碱剩余均无明显变化(P〉0.05)。四组治疗后肾功能均明显改善,对hs-CRP清除均有明显效果(P〈0.05),四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血糖波动度、滤器内钙浓度、普通肝素用量均明显小于A、B、C组[(3.0±0.9)mmol/L比(11.2±2.O)、(3.8±1.1)、(5.5±1.3)mmol/L,(1.5±0.5)mmol/L比(2.0±0.7)、(2.3±0.5)、(2.1±0.4)mmol/L,(6.5±2.8)U/(kg·h)比(8.9±3.4)、(7.9±3.0)、(8.7±3.1)U/(kg·h),P〈0.05]。结论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改良配方相对其他配方,可以更好地维持血糖水平稳定,有一定的抗凝作用,减少普通肝素用量,维持内环境稳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王存苏晓燕温海洋莫如洁卜会驹郭发良
- 关键词:血液滤过置换液
- 两种肺复张策略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比较两种肺复张策略用于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肺外源性ARDS患者36例,按照交叉设计的方法在不同时段随机选用双水平正压通气+压力支持通气(BILEVEL4-PSV)模式改良叹气法及压力控制法,记录肺复张前后患者氧合指数(PaO2/FiO2)、肺静态顺应性(Cstat)、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等指标的变化,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肺复张方法患者PaO2/FiO2和Cstat在肺复张后比肺复张前均有改善,在肺复张后30、60min两种肺复张方法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复张后120min BILEVEL+PSV模式改良叹气法患者PaO2/FiO2[(210.2±29.7)mmHgvs(162.8±27.8)mmHg,1mmHg=0.133kPa]和Cstat[(43.3±12.0)vs(32.9±9.6)ml/cmH2O,1cmH2O:0.098kPa]均较压力控制法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肺复张方法在复张后即刻对HR、MAP、CVP均有影响,而BILEVEL+PSV模式改良叹气法在肺复张后10min患者HR、MAP、CVP已基本恢复到复张前水平,压力控制法肺复张后10min患者HR、CVP仍有升高,MAP仍较低,复张后20min才恢复到复张前水平。结论在肺外源性ARDS患者应用PB-840呼吸机实施BILEVEL+PSV模式改良叹气法肺复张效果显著,改善氧合及肺顺应性较压力控制法维持时间长,并且患者耐受性好,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
- 王存郭发良卜会驹黄辉莫伟胜杨秀洁林小茂
-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复张双水平正压通气
- 休克患者末梢血糖监测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休克患者末梢血糖监测准确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5月重症监护病房休克患者共计180例,随机或定点测量末梢血糖,以动脉血气分析的血糖为标准值,共收集900例次。其中,两者差异大于15%为差异显著,归为A组,共计529例次;差异不显著者归为B组,共计371例次。收集当时可能影响休克患者末梢血糖准确性的各种因素,两组间做单因素对比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末梢血糖变异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平均动脉压、血红蛋白水平、血浆乳酸水平、pH值、尿酸水平、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水肿、指端皮肤情况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〇.05),以上因素可能会影响末梢血糖准确性。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平均动脉压水平、血红蛋白水平、血浆乳酸水平、pH值、尿酸水平、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水肿情况、指端皮肤颜色为影响末梢血糖准确性的S个影响因素。结论:在休克患者中,末梢血糖监测相比于动脉血气血糖存在误差,常见的影响因素包括平均动脉压、血红蛋白水平、血浆乳酸水平、pH值、尿酸水平、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水肿、指端皮肤情况共计8个因素。在临床工作中,使用末梢血糖监测,我们要全面了解影响患者末梢血糖水平的各种因素,综合分析,从而正确制定血糖管理方案措施。
- 尹小生王存何显达吴莉莫伟胜莫如洁李丹菊
- 关键词:末梢血糖休克影响因素
- 不同肺复张方法在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应用比较被引量:14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的肺复张方法(RM)应用于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效果和负影响。方法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40例,按照交叉设计的方法在不同时段分别应用控制性肺膨胀(SI),呼吸末正压递增法(IP),压力控制法(PCV)三种肺复张方法,记录RM前后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氧合指数,肺静态顺应性等指标的变化,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RM后患者短时间内氧合指数和肺静态顺应性都明显增加,SI组30 min和1 h增加幅度较其他两组明显减少(P<0.05),2 h时三组数据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RM后患者短时间内均有心率增快,CVP上升,MAP下降,SI组变化幅度最大(P<0.05),20 min后三组数据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于肺内源性ARDS行RM,SI对肺顺应性和氧合改善效果最差,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最大,IP和PCV方法没有明显差别。
- 林小茂王存陈亮温海洋
- 关键词:肺复张
- 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用于严重脓毒症的观察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的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方案在严重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严重脓毒症患者66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A组21例(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组8-16方案),B组20例(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组,4-8、4-8方案),C组25例(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组)进行不同方法的血液滤过治疗,记录开始和72 h后APACHEⅢ评分、生化指标、炎症指标的变化。记录每组患者的滤器平均使用时间、置换液使用总量、肝素使用总量、28天病死率等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72 h后,3组患者炎症因子、肌酐均有明显下降,组间无显著性差异。24 h乳酸清除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红细胞用量B组A组>C组(P<0.05)。血滤液体总量A组、B组间无差异,都明显小于C组;滤器平均使用时间B组>A组>C组(P<0.05)。3组患者肝素用量、72 h后的APACHEⅢ评分、28天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严重脓毒症患者中,脉冲式高容量血液滤过与持续高容量血液滤过的效果相同,但相对可以节约液体用量与耗材用量,减少对血液、凝血系统的影响,其中4-8、4-8方案较8-16方案的优点更为突出。
- 卜会驹郭发良杭寒皎王存苏晓燕林小茂秦志梅
- 关键词:高容量血液滤过严重脓毒症
-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对急性肝衰竭患者白介素-6-8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应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技术(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对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患者血清相关炎性介质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ALF诊断标准的患者依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0例ALF患者应用基础综合治疗与CVVH技术联合的治疗方式,30例对照组ALF患者则采用单独的基础综合治疗方法。同时,分别采集实验组和对照组ALF患者的血清样本,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及滤液中白介素-6、-8(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水平。结果:与基础综合治疗方式相比,CVVH和基础综合治疗联合组的IL-6、IL-8和TNF-α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治疗实验组的炎症介质水平降低的程度更为明显(P<0.05),且ALF患者的临床症状也有显著性的改善,随访观察的病死率也相对单独基础治疗方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LF患者应用CVVH治疗联合基础治疗的方式,可以更为有效地清除机体的炎症介质,减少其对肝组织的损伤。同时,CVVH可通过保持机体内稳态,平衡水、电解质及酸碱水平,进而改善ALF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存率。
- 温海洋王存李少洪钟坚郭发良
-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滤过急性肝衰竭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A
- 降钙素原、新蝶呤与乳酸对脓毒血症患者预后评估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新喋呤与乳酸对脓毒血症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按预后将95例脓毒血症患者分成生存组和死亡组,其中生存组65例,死亡组30例,将发病早期的降钙素原、新喋呤与乳酸水平和ACHEⅡ评分进行对比,通过建立ROC曲线探讨标记物对于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结果 分析得知3种标记物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在2组患者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3种标记物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标记物阳性结果越多,病死率越高;3项标记物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在0.70~0.78之间。结论 降钙素原、新喋呤与乳酸对脓毒血症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对患者的死亡具有较好的预测意义,并且联合检测能够提高预测的敏感程度。
- 温海洋李少洪钟坚王存龙珍
- 关键词:降钙素原新喋呤乳酸脓毒血症APACHEII评分
- 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用于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对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重症监护病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组25例(D+M组),咪达唑仑组25例(M组)。记录两组唤醒时间、机械通气1周咪达唑仑总用量、芬太尼总用量及其不良反应;并记录两组患者镇静前和镇静后30 min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均能达到满意的镇静镇痛效果,D+M组唤醒时间较M组缩短[(0.16±0.06)h vs(2.11±0.59)h],P<0.01;D+M组机械治疗1周咪达唑仑总用量为(486.3±40.2)mg,芬太尼总用量为(3.25±0.58)mg,较M组亦明显减少(P<0.05)。D+M组谵妄发生例次较M组少,两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M组和M组患者镇静后心率均有下降,镇静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M组镇静前后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M组镇静后血压明显下降(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用于ARDS患者镇静镇痛效果确切,唤醒时间较短,谵妄的发生率较低,并且减少咪达唑仑、芬太尼的用量,对循环的影响小,该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 王存郭发良黄辉卜会驹杨秀洁温海洋
- 关键词:咪达唑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镇痛
- 三种肺复张方法在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的肺复张方法用于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效果和负影响.方法 肺外源性ARDS患者44例,按照交叉设计的方法在不同时段分别应用控制性肺膨胀(SI)、呼气末正压递增(IP)、压力控制(PCV)三种肺复张方法,记录肺复张前后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氧合指数、肺静态顺应性等指标的变化,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肺复张后患者短时间内氧合指数和肺静态顺应性都明显增加,IP法改善较SI、PCV两种方法更明显[肺复张后1h氧合指数:227±42比190±19、186±21;肺静态顺应性:(59.4±12.5)ml/cm H2O(1cm H2O=0.098 kPa)比(50.1±9.3)、(49.7±10.6)ml/cm H2O;P<0.05],肺复张后2h三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复张后患者短时间内均有心率增快,CVP上升,MAP下降,SI法变化幅度较IP、PCV两种方法小[肺复张后10 min心率:(94.0±10.3)次/min比(116.0±14.8)、(107.0±5.7)次/min;CVP:(13.7±3.1)cm H2O比(18.4±6.7)、(15.4±2.7)cm H2O;MAP:(87.0±12.1)mmHg(1mm Hg=0.133 kPa)比(73.0±4.8)、(81.0±6.6)mm Hg;P<0.05],肺复张后20 min三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肺外源性ARDS行肺复张,IP法在肺顺应性和氧合改善方面效果最明显,SI法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最小.
- 卜会驹温海洋王存林小茂陈亮
- 关键词:肺复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