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媛

作品数:14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6篇新闻
  • 3篇电视
  • 3篇社交
  • 3篇媒体
  • 3篇广播
  • 3篇广播新闻
  • 3篇播新闻
  • 2篇低俗
  • 2篇直播
  • 2篇社会
  • 2篇社交媒体
  • 2篇主持人
  • 2篇媒介
  • 2篇话语
  • 2篇广告
  • 1篇低俗广告
  • 1篇地气
  • 1篇电视广告
  • 1篇电视节目
  • 1篇电视民生

机构

  • 14篇暨南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4篇王媛
  • 1篇申启武

传媒

  • 2篇美术观察
  • 2篇中国广播
  • 2篇现代传播(中...
  • 2篇中华文化与传...
  • 1篇新闻传播
  • 1篇中国记者
  • 1篇青年记者
  • 1篇中国广播电视...
  • 1篇东南传播
  • 1篇现代视听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主持人语
2021年
社交媒体交互技术飞速发展,移动终端的交互界面整合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符号,不仅复制了先前所有传统媒介的表征,而且将它们重新整合于一个统一的物理平台上,重塑了听觉感官回归的立体认知空间。虚拟社群部落化,个体用户被技术赋权,可综合利用声图文在任一虚拟空间里建立与他人、社会的真实勾连,自发控制、即时互动、参与意见生产或公共讨论。信息的互动性和公共性重现新高。
王媛
关键词:虚拟社群社交媒体传统媒介主持人交互技术交互界面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新闻的内容生产变革——以广东电台《直播广东》为例被引量:4
2013年
新媒体技术不断更新,催生了社交电台、微电台、播客等新型广播收听渠道,成为受众收听广播、参与互动、分享体验、使用媒体的必备工具。新媒体时代,学界致力于传统广播深化改革的探讨,业界在实践中摸索前行,全面形成了“内容为王、渠道制胜”的内容建设和平台建设并重的战略。
王媛
关键词:广播新闻媒体环境直播新媒体技术新媒体时代
广播新闻:紧扣时代脉搏,回应社会关切,弘扬主流价值被引量:3
2015年
回望2014年国内广播新闻频率的脚步,在以新闻立台的理念下,紧扣时代脉搏、回应社会关切、弘扬主流价值成为新闻广播的浓墨重彩。做好重大报道、创新传播方式、做活日常新闻贯穿了新闻广播一年的工作内容。
王媛申启武
关键词:新闻广播接地气新闻立台
对电视节目“低俗”的再认识被引量:1
2012年
一、对“低俗”的认识应具有时空观 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判定“低俗”与否的标准。20世纪70年代,青年人穿喇叭裤戴黑色墨镜会被批评为追求资本主义腐化奢侈生活方式,被斥为典型的“低俗”,但是在今天这些早已成为最普通的装扮。如今,无论是吴宗宪还是曾志伟,其主持风格均为内地主流文化所难容,管理层更是难以接受其中的“低俗”,而他们在台湾和香港却都是名副其实的人气王。上述现象提示我们:研判“低俗”一定有具体的时空观。
王媛
关键词:低俗电视节目再认资本主义主流文化
移动新闻直播建构国家认同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湖光山色看新疆”出镜报道为例
2023年
以2022年国庆七天新疆日报、新疆广播电视台和全国七个地州、县市、区三级媒体联动的移动直播报道“湖光山色看新疆”为语料,从文化语境、情境语境与模态协同等层面对其进行动态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发现,从多模态话语角度出发,出镜记者在直播报道中需要明确深层次的文化语境、分析情景语境使非语言交际模态得以恰当输出、充分利用模态协同作用,从而为国家认同的意义与生成进行多种符号的整合建构,凝聚观众的民族认同情感。
吴萌萌王媛杨梓甜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国家认同
21世纪以来电视新闻评论主持话语的三种语态被引量:1
2020年
21世纪以来,由于评论主体多元、评论范式转移、内容生成机制、平台分化等多重因素及其演变,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主持话语呈现出三种不同的语态。即沟通语态、情境语态、融合语态。这几种语态并不是相互替代的线性结构,而是相互叠加,不断滚动式迭代,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各自在适合的平台并行生存。
王媛
关键词:电视新闻评论语态
对低俗广告话语修辞框架的再批评被引量:1
2016年
2003年以来,《美术观察》杂志[设计批评]和[手][评]栏目多次剑指低俗广告,但近年来国内各大媒体上“低俗广告”依然屡见不鲜。2015年9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格”《广告法》正式实施,与现行广告法相比,新法对很多规定进行拶‘充和细化,修改幅度较大,涉及面广,体现了政府加大对市场监管力度的要求?当回顾现实中的电视广告、生活场景里的商业广告,依然发现设计者在概念立意、叙事策略、结构排版时用力方向存在偏差,低俗倾向在广告实践的意指、隐喻、故事里被故意渗透。批评低俗广告的修辞框架,对广告法的进一步完善有一定意义,对于当下的广告批评和设计批评来说,也提供了一种深入探究的可能性。
王媛
关键词:《广告法》话语修辞低俗电视广告商业广告
国家形象与公益广告被引量:5
2016年
这些年来,有关国家形象广告的讨论,在设计界不绝如缕。国家形象是国际社会对一国的基本印象和总体评价,是一个国家客观的无形资源或日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形象的构建、推广和维护离不开视觉和语言两大符号系统。公益广告是媒介发布的为公众利益服务的广告,自1987年《广而告之》在央视开播至今,数量浩繁的公益广告,以弘扬传统美德、树立社会新风尚、引导社情民意、倡导权利价值、警示环境生态等为主题,成为稳定和引导社会价值观的一支重要力量。小到个人的爱情、安全、责任,上至国家的荣誉、价值、梦想,在公益广告的视觉图像里,宏伟庞大的国家形象,被刻画为一组组核心价值观念。经南对一系列象征符号的招募和细节的定格,无缝地渗入公益广告文本,在一场视觉传播中完成价值的召唤。
王媛
关键词:国家形象公益广告《广而告之》权利价值核心价值观念社会价值观
“口耳相传”的数字化重建:社交媒介时代的口语文化被引量:14
2020年
社交媒介交互技术飞速发展,移动终端的界面复制了先前所有媒介的表征,将声音图像文字重新整合于一个统一的物理平台上,重塑了听觉回归的立体感知空间,促进了视听感官的均衡发展。与网络听觉空间相适配,社交媒介中的口语传播生成了丰富的实践形态,在跨越时空、多重符号传播、即时交互的表征下重燃原生口语文化的协商属性,建构出数字口语文化的时代内涵,即以传播主体的协商价值、同时空的修辞情境、探索性的人文主义追求,揭示了数字口语文化的口语性特征。
王媛
关键词:口语传播口语性
场域理论视域下主流媒体主持人在社交媒体中的话语转向被引量:3
2021年
社交媒体构建了新的传播场域,表现出以碎片化、非线性、视听整合和以用户为中心等重要表征。基于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来审视主流媒体主持人通过各种方式逐步渗入社交媒体的传播实践,其话语体系及其表达特征在场域动力、文本表征及其文化意义等方面都呈现鲜明转向。
王媛陈静瑶宋佳辰
关键词:场域理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