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媛

作品数:173 被引量:1,234H指数:20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2篇期刊文章
  • 43篇专利
  • 17篇学位论文
  • 7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4篇经济管理
  • 46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建筑科学
  • 7篇农业科学
  • 7篇文化科学
  • 6篇水利工程
  • 5篇天文地球
  • 3篇机械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社会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5篇污染
  • 15篇碳排放
  • 14篇污染物
  • 12篇企业
  • 11篇气候
  • 10篇国际贸易
  • 8篇气候变暖
  • 8篇垃圾
  • 8篇减排
  • 8篇变暖
  • 7篇排放量
  • 7篇大气污染
  • 6篇水资源
  • 6篇气候变化
  • 6篇城市
  • 5篇隐含
  • 5篇水污染
  • 4篇生命周期
  • 4篇水稻
  • 4篇能源

机构

  • 142篇天津大学
  • 21篇北京师范大学
  • 21篇南开大学
  • 5篇生态环境部环...
  • 3篇河北科技师范...
  • 3篇天津市环境保...
  • 3篇天津师范大学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天津工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市政工程...
  • 2篇中国环境监测...
  • 2篇中国地震局
  • 2篇天津城建集团...
  • 2篇中冶京诚(秦...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滨州学院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作者

  • 171篇王媛
  • 14篇张宏伟
  • 14篇王志斌
  • 14篇方修琦
  • 8篇魏本勇
  • 8篇颜蓓蓓
  • 7篇杨会民
  • 5篇何彧
  • 5篇赵鹏
  • 5篇徐锬
  • 5篇毛国柱
  • 5篇张宏恺
  • 5篇和夏冰
  • 4篇云雅如
  • 4篇乔治
  • 4篇陈冠益
  • 4篇李铁龙
  • 4篇王文琴
  • 3篇刘冠飞
  • 3篇杜慧滨

传媒

  • 9篇资源科学
  • 7篇天津大学学报...
  • 5篇中国环境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管...
  • 4篇自然资源学报
  • 4篇内蒙古农业大...
  • 3篇中国人口·资...
  • 3篇武汉理工大学...
  • 3篇天津大学学报...
  • 3篇广东化工
  • 2篇河北工业科技
  • 2篇系统工程学报
  • 2篇城市环境与城...
  • 2篇商场现代化
  • 2篇现代制造工程
  • 2篇中国给水排水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地理科学
  • 2篇天津师范大学...
  • 2篇安徽工业大学...

年份

  • 5篇2023
  • 12篇2022
  • 18篇2021
  • 15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10篇2014
  • 9篇2013
  • 4篇2012
  • 9篇2011
  • 6篇2010
  • 8篇2009
  • 7篇2008
  • 11篇2007
  • 5篇2006
  • 8篇2005
  • 6篇2004
1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价值工程在设计方案选择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00年
在诸多工程设计的可行性方案中 ,如何选择优秀方案 ,已成为确定方案的重要环节。提出了运用价值工程的方法对各可行方案进行技术经济的全面比较 ,以确定最满意方案。
王媛郭薇贺业迅刘春生
关键词:价值工程工程设计
气候变暖的适应行为与黑龙江省夏季低温冷害的变化被引量:63
2005年
与气候变暖相联系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影响的研究正日益受到重视,极端事件与气候变化直接相关,而极端事件的影响还与人类的适应行为密切相关。本文以农业对温度变化最敏感的黑龙江省为例,分析了变暖对夏季低温冷害事件的影响。结果显示,变暖后夏季出现低温冷害临界气温的概率减小;但由于人们追求更高经济效益的适应行为,在变暖的情况下种植更适应较暖气候条件的农作物,低温冷害的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并不一定随变暖而减少,但作物单产期望值还是会增加。
方修琦王媛朱晓禧
关键词:全球变暖低温冷害气候变暖夏季气候事件气候变化
一种生物质气化系统的安全联锁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气化系统的安全联锁控制方法。通过设置一套安全联锁系统,从生产过程的工艺参数中获取信号源,经过可编程序控制器和集散系统内的程序控制器进行识别和判断,输出信号后,由继电器和切断阀实现联锁动作。本发明在控...
王媛刘慧文项翠云薛俊韬陈勇
天津市不同后备水资源对比评价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为了缓解天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困境,利用层次分析法,从水资源保证程度、调水协调难度、可供水量、工程成本、供水管网改造成本、水质、水处理成本、污水处理难度、生态环境风险等角度对天津市主要后备水源进行了综合对比评价。评价结果认为海水淡化、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地下咸水开发、海水直接利用可以作为天津市理想的后备水资源开发方案;上游水库调水、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引黄调水可以作为应急后备水源方案;污水处理后主要用作灌溉、生态、景观用水。
李晓峰张宏业邓小文高鹭王媛
关键词:水资源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
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创新的影响及门槛分析
2018年
选取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基于2006—2015年),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分别检验全样本和分地区样本中对外直接投资、国内研发投入以及人力资本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全国创新能力有一定的正向影响,并且对两种不同类型的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FDI对区域累积性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没有提升区域的根本性创新能力。此外,国内创新能力一定程度上受国内研发投入以及人力资本水平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聚类分析将我国30个省市分为高创新能力地区、中创新能力地区以及低创新能力地区,通过分析得出3种不同创新程度地区差异产生的原因,将分析结果作为门槛回归模型的门槛变量,测算引发积极的创新效应的门槛水平。
王媛陈杨江帆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国家创新能力门槛回归
信息熵在水污染物总量区域公平分配中的应用被引量:29
2009年
在考虑排污权的公平准则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考虑区域的经济、自然等客观因素,构建了以加权信息熵最大化为目标的规划模型。该模型应用熵值法得到上述各因素的指标的权重,并通过计算单位化指标负荷污染物量的信息熵,进而得到总信息熵。通过设定合理的运算规则和约束条件,制定出基于公平性的水污染物总量的区域初始分配方案。将模型应用于天津市的水污染物分配计算,结果表明:天津市东丽区、汉沽区和中心城区是水污染物重点削减区域,其次是塘沽区和宁河县。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定量化地反映多种公平准则,进而得到公平可行的分配方案。
王媛张宏伟杨会民刘冠飞
关键词:信息熵熵值法水污染物
一种由电子设备执行的宾馆水足迹优化方法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由电子设备执行的宾馆水足迹优化方法,包括:获取宾馆水足迹优化任务;执行所述宾馆水足迹优化任务,以获取宾馆水足迹减量化改造的投资预算成本;将所述投资预算成本输入投资预算成本函数,以便输出多个候选设备采购方案...
李姮王志斌朱荣杰张蓝心王媛
文献传递
基于本地化全寿命周期评价的北方地区适宜性供热方式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供暖能耗在建筑总能耗中占较大比例,由此带来的环境影响不容小觑。采用不同的全寿命周期影响评价(LCIA)方法对北方地区办公建筑常用的热源形式进行了评价,同时根据当地环境政策与能源法规建立了本地化的LCIA方法。结果表明:不同LCIA方法在全球变暖、酸化和富营养化方面的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本地化LCIA方法与其他LCIA方法在资源耗竭方面的评价结果相差很大,本地化LCIA方法得出燃油锅炉影响最大。在环境影响加权结果中,本地化LCIA方法评价结果为除燃气热电联产外,地源热泵和燃气锅炉具有一定的环境效益,燃油锅炉的环境效益较差,不值得推广。
郑立红许安琪黄珂周志华王力可刘俊伟王媛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评价办公建筑资源耗竭
我国臭氧污染控制分区及其控制类型识别被引量:21
2021年
基于卫星遥感指示剂法,以2017~2019年为基准年份,通过对比臭氧在线监测数据、VOCs和氮氧化物排放强度数据以及卫星遥感数据,在PM_(2.5)重点监管区域的基础上,重新修订大气污染臭氧重点管控区,将我国臭氧年均浓度超标区(高于160μg/m^(3))划分为不同重点区域,识别每一个重点区域臭氧前体物敏感类型,即VOCs控制区、NO_(x)控制区以及VOCs和NO_(x)协同控制区,针对每种类型进一步细化为本地污染控制区和联防联控控制区,这种结合地面监测、统计调查数据和遥感观测数据的臭氧分区分类方法可以为大气污染的宏观分区分类管控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为国家出台全国层面臭氧污染防治及PM_(2.5)和O_(3)协同控制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张鸿宇王媛卢亚灵王琰玮余超王军霞曹东蒋洪强
关键词:臭氧污染协同控制
一种纳米铁钯金三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纳米铁钯金三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液相还原法及共沉淀法相结合制备纳米铁钯金三金属粒子,即以纳米铁为核心,在其表面均匀沉淀钯金粒子形成的纳米颗粒,步骤为:1)将FeSO<Sub>4</Sub>·7H<Sub>2<...
李铁龙田志海刘伟王媛金朝晖
文献传递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