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友光

作品数:7 被引量:117H指数:7
供职机构:哈尔滨建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6篇钢管
  • 5篇钢管混凝土
  • 4篇本构
  • 3篇钢管砼
  • 3篇本构关系
  • 2篇受压
  • 2篇轴心受压
  • 2篇混凝土
  • 1篇应力
  • 1篇载力
  • 1篇受拉
  • 1篇受压构件
  • 1篇轴心受拉
  • 1篇轴心受压构件
  • 1篇轴压
  • 1篇稳定承载力
  • 1篇混凝
  • 1篇混凝土中
  • 1篇焊接残余应力
  • 1篇核心混凝土

机构

  • 6篇哈尔滨建筑工...
  • 1篇哈尔滨建筑大...

作者

  • 7篇潘友光
  • 5篇钟善桐

传媒

  • 3篇建筑结构学报
  • 2篇哈尔滨建筑工...
  • 1篇工业建筑
  • 1篇钢结构

年份

  • 1篇1994
  • 1篇1992
  • 3篇1990
  • 2篇198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钢管砼轴心受压构件稳定承载力的理论分析被引量:15
1992年
本文分析了现有的几种利用欧拉公式求解钢管砼轴压临界荷载的计算方法,提出了利用组合模量计算轴压稳定承载力的公式。按所提供的方法进行计算不需进行任何修正,而且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文中还提出了设计曲线。
潘友光钟善桐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承载力
钢管混凝土轴心受拉本构关系被引量:12
1990年
本文利用变形协调条件,分析了钢管混凝土轴心受拉时的受力性能。由于核心混凝士对钢管径向收缩的限制,使钢管的比例极限和屈服点提高。在常用钢管混凝土范围内,屈服点提高约10%。
潘友光钟善桐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本构关系受拉
钢管砼的轴压本构关系(上)被引量:46
1990年
本文利用钢管和砼之间的变形协调条件分析了钢管砼轴压短柱的全过程工作性能。在钢管进入塑性阶段后,采用塑性增量理论求解。计算全过程曲线与实验全曲线符合良好,给出了加载过程中所有变量的变化曲线。最后还给出了简化的本构方程。
潘友光钟善桐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轴压本构
钢管砼的轴压本构关系(下)被引量:23
1990年
六、简化计算 全过程分析从理论上描述了钢管砼的工作性能,为简化计算提供了理论基础。 从图10~12可见,钢管砼表现出很好的弹性和塑性性能,可以把短试件的δ-ε曲线分成三个阶段: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和强化阶段。从本构关系的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钢管砼总的强化程度不高。
潘友光钟善桐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轴心受压本构关系
国内外焊接残余应力的测试技术和理论分析的综述被引量:13
1994年
本文对当前国内外焊接残余应力的测试方法和理论分析进行了简要综述,并结合工程特点,提出了作者的某些看法。
潘友光钟善桐
关键词:焊接残余应力测试技术
钢管混凝土中核心混凝土本构关系的确定被引量:22
1989年
本文通过对混凝土单向受压及三向受压本构关系的讨论,考虑到钢管混凝土中核心混凝土的实际工作性能,提出了核心混凝土的本构关系。此本构方程与钢管混凝土中的独立参数和综合参数有关。
潘友光
关键词:核心混凝土本构关系
混凝土强度理论及在钢管混凝土中的应用被引量:9
1989年
本文就不同混凝土强度理论进行了分析和对比。通过对钢管混凝土轴压短柱的计算,推荐了一种较适用于钢管混凝土的混凝土强度理论。
潘友光
关键词:混凝土钢管混凝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