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仕荣

作品数:150 被引量:654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0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8篇医药卫生
  • 16篇理学
  • 10篇化学工程
  • 7篇生物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8篇聚氨酯
  • 18篇聚乙二醇
  • 18篇二醇
  • 17篇细胞
  • 17篇共聚
  • 17篇共聚物
  • 16篇基因
  • 15篇壳聚糖
  • 13篇血液相
  • 13篇人工血管
  • 12篇血液相容性
  • 12篇相容性
  • 12篇甲基
  • 11篇羧甲基壳聚糖
  • 10篇药物
  • 10篇体外
  • 9篇抗凝血性
  • 8篇生物降解性
  • 8篇释药
  • 7篇稀土

机构

  • 92篇中山大学附属...
  • 60篇中山大学
  • 20篇中山医科大学...
  • 11篇中山医科大学
  • 6篇华东理工大学
  • 5篇广东药学院
  • 5篇深圳大学
  • 4篇仲恺农业工程...
  • 4篇深圳市精神卫...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佛山科学技术...
  • 2篇广东工业大学
  • 2篇香港理工大学
  • 2篇中山大学孙逸...
  • 2篇广东省公安边...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暨南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50篇潘仕荣
  • 32篇王琴梅
  • 19篇张静夏
  • 18篇冯敏
  • 17篇陶军
  • 15篇易武
  • 12篇郑欢玲
  • 11篇陈浩凡
  • 11篇杨震
  • 11篇张麟
  • 11篇陈弟虎
  • 10篇涂昌
  • 10篇温玉婷
  • 10篇张璇
  • 8篇王洁梅
  • 8篇张未
  • 8篇吴伟荣
  • 8篇黄展云
  • 7篇胡海梅
  • 6篇冯炼强

传媒

  • 14篇生物医学工程...
  • 9篇中山大学学报...
  • 8篇中国药学杂志
  • 7篇中国生物医学...
  • 6篇中山大学学报...
  • 5篇中山医科大学...
  • 5篇功能材料
  • 4篇药学学报
  • 3篇功能高分子学...
  • 3篇中国药科大学...
  • 3篇北京生物医学...
  • 3篇中华老年心脑...
  • 3篇生物医学工程...
  • 3篇中国生物医学...
  • 2篇药学进展
  • 2篇生物化学与生...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分析测试学报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应用化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1
  • 8篇2010
  • 11篇2009
  • 13篇2008
  • 11篇2007
  • 14篇2006
  • 16篇2005
  • 15篇2004
  • 9篇2003
  • 7篇2002
  • 7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 4篇1998
  • 4篇1997
  • 5篇1996
  • 1篇1995
1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表面改性处理的人工器官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过表面改性处理的人工器官,该人工器官的表面均匀涂覆有经轻稀土元素镧和/或铈掺杂的二氧化钛复合膜,该二氧化钛复合膜的厚度为20-600纳米,优选为60-300纳米,稀土元素镧和/或铈在二氧化钛复合膜中的摩...
陈弟虎何振辉张麟潘仕荣
文献传递
流体剪应力调节内皮化小径聚氨酯人工血管抗血栓特性的体外研究
2008年
研究不同流体剪应力条件下,内皮化小径聚氨酯人工血管分泌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e,NO)和前列环素(Prostaglandin I2,PGI2)水平的变化,从而为剪应力处理调节内皮化小径聚氨酯人工血管抗血栓特性提供实验依据。分离健康成人外周血的单个核细胞并诱导分化成内皮祖细胞,通过相差显微镜和免疫荧光标记等方法对诱导分化后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和鉴定。种植内皮祖细胞到小径聚氨酯人工血管表面后,将内皮化小径聚氨酯人工血管分为静态组、低剪应力组(5dynes/cm2)、中剪应力组(15dynes/cm2)和高剪应力组(25dynes/cm2)4个不同处理组,之后用硝酸还原酶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培养液中NO和6-keto-PGF1α(6-keto-prostaglandin F1α,6-keto-PGF1α)的水平。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化成为内皮祖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呈典型的"纺锤样"梭形细胞,ac-LDL吞噬及lectin抗体荧光标记双阳性,FLK-1和vWF免疫荧光抗体染色均为阳性。流体剪应力增加种植人工血管表面内皮祖细胞NO和6-keto-PGF1α的产生,并且这种作用与剪应力大小呈正相关。因此,提高流体剪应力明显促进内皮祖细胞NO和PGI2等抗血栓物质的分泌,提示流体剪应力可改善内皮化小径聚氨酯人工血管抗血栓特性。
杨震陶军王洁梅涂昌冯炼强潘仕荣马虹
关键词:人工血管剪应力前列环素
α-氨基酸共聚物的生物降解性研究被引量:23
1993年
本文通过动物体内植入试验和体外酶解试验研究了α-氨基酸共聚物(PLMGG)的生物降解性。实验结果表明,PLMGG是一种具有优良生物降解性能的材料。在体内的降解主要是酶的作用过程。PLMGG的生物降解性强弱主要受其侧链亲水性大小影响,调节共聚物中谷氨酸链节的含量可以控制材料的生物降解性。
潘仕荣施锋黄宁芳钟惠芬易武袁群芳
关键词:生物降解性
小径人工血管内皮化种子细胞的实验研究
2004年
目的:为小径人工血管内皮化种子细胞的实验研究提供理想的种子细胞来源。方法:收集健康成人骨髓,通过Ficoll离心法获得骨髓单个核细胞,置于纤维连接蛋白预衬的DMEM培养基中,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加以诱导,并通过荧光显微镜和免疫组化分析等方法对诱导后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和鉴定。结果:在VEGF、bFGF等诱导因子存在的条件下,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化成为内皮细胞,倒置荧光微镜下呈典形的“纺锤样”梭形细胞,单层细胞贴壁生长融合时呈铺路石样排列,免疫组化示VWF抗体染色阳性,CD34抗体染色阴性。结论:成人骨髓单个核细胞在特定培养条件下可诱导分化成为内皮细胞,可作为小径人工血管内皮化理想的种子细胞。
杨震潘仕荣冯炼强陶军
关键词:细胞来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喜树碱核壳型纳米胶束的制备及体外性能评价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制备喜树碱/聚乙二醇-聚谷氨酸苄酯(CPT/PEG-PBLG)纳米胶束并考察其载药特性及体外性能。方法:采用膜透析结合冷冻干燥法制备CPT/PEG-PBLG纳米胶束,通过体外试验研究其释药特性,并考察胶束对HepG-2癌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PEG-PBLG纳米胶束能包埋疏水性药物喜树碱,BLG嵌段摩尔比为35%的EG-5载药率达11.13%;CPT/PEG-PBLG纳米胶束的体外释放具有突释与缓释特性并在碱性介质中释放速度加快,EG-5载药胶束在pH 1.1累计释药率60.34%,而在pH 10.0时则为73.72%;当喜树碱质量浓度≤50 mg·L-1时,CPT/PEG-PBLG胶束对HepG-2癌细胞的毒性远低于相应浓度的喜树碱阳性组(P<0.01)。结论:CPT/PEG-PBLG纳米胶束制备工艺简单,安全无污染,可降低喜树碱的细胞毒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杜卓潘仕荣余巧谭银合杨海云卢碧玉万学勤吴剑峰
关键词:喜树碱嵌段共聚物纳米胶束体外释药细胞毒性
聚谷氨酸苄酯的氨解及其生物降解性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本文报道了聚谷氨酸苄酯通过氨解反应生成羟乙谷氨酰胺 -谷氨酸苄酯共聚物方法 ,氨解时间越长 ,生成的羟乙谷氨酰胺越多 ,样品具有更高的水溶胀度。羟乙谷氨酰胺 -谷氨酸苄酯共聚物薄膜能在木瓜蛋白酶的缓冲溶液中发生酶解 ,样品的溶胀度越高 ,其重量和抗拉强度都随酶解时间的下降也越快 ,重量保持率和抗拉强度保持率的平方根与酶解时间成反比。对同一样品和同一酶解时间 ,抗拉强度保持率的减少比对重量保持率的减少要大。
潘仕荣王琴梅易武
关键词:氨解生物降解性
聚谷氨酸苄酯/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膜的透药性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研究聚谷氨酸苄酯 /聚乙二醇 /聚谷氨酸苄酯 (GEG)嵌段共聚物膜对氟尿嘧啶 (5 fluorouracil,5 Fu)、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的透过性。方法 :通过实验室制备的药物渗透装置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透过药物的浓度 ,计算药物的渗透系数 ,绘制透药曲线。结果 :对同一种药物 ,随着共聚物中聚乙二醇 (PEG)含量的增加 ,膜的传质能力变大 ;对同一种聚合物膜 ,随着药物的分子量增加 ,其传质能力变小。结论
王琴梅潘仕荣滕伟
关键词: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
小口径微孔聚氨酯人工血管的动物体内植入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将内径4mm的聚氨酯微孔人工血管植入Beagle狗体内,置换一段腹主动脉,研究血管内腔的内皮细胞化过程。该小口径血管具有以下特点:内腔偶联水蛭素以增加抗血栓性;顺应性接近天然血管;血管内表面孔径为40μm,并且管壁的孔径由内到外呈梯度增大。植入初始,人工血管内腔先吸附血浆纤维蛋白。14d见有少量梭形内皮样细胞生成。41d后形成完整内膜,由表面的内皮细胞单层和其下的平滑肌细胞组成。90d后生成稳定的内膜,平均厚度223μm。偶联水蛭素组和无偶联水蛭素组的通畅率分别为88.9%和75.0%。结果表明,改善抗血栓性、顺应性和微观结构可提高小口径人工血管的性能,有效促进内腔自然内皮细胞化,显著提高长期通畅率。
潘仕荣李松奇唐兴奎郑欢玲易武陶军
关键词:小口径人工血管水蛭素顺应性内皮细胞化
O-羧甲基壳聚糖溶液预防腹膜术后粘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以甲壳素为原料,批量(1000g)制备O-羧甲基壳聚糖(O-CMC),经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分析,产物化学结构为O-CMC。不同材料用在腹膜粘连的动物模型中,术后7d其粘连程度按Belluco标准评分,O-CMC组、透明质酸钠(HA)组和生理盐水组分别为2.5±3.1、3.3±3.6和10.3±1.0分。组织学检查表明,O-CMC组的腹膜及盲肠浆膜表面的间皮细胞已基本修复;HA组腹膜损伤面的间皮细胞大部分已修复,但盲肠浆膜损伤面修复程度较低;生理盐水组在腹膜和盲肠之间生成了广泛的粘连,炎症反应严重。动物试验结果表明,O-CMC和透明质酸钠都有良好的防粘连效果,但两者相比,O-CMC的防粘连的效果略优于透明质酸钠。
潘仕荣莫家聪郑欢玲易武黄达泉王碧
聚氨酯表面偶联重组蛇毒纤溶因子rFⅡ及其纤溶活性评价
<正>本文通过聚氨酯表面偶联重组蛇毒纤溶因子 rF Ⅱ来提高其纤溶活性。在聚氨酯(PU)表面上涂复含羧基硬段的聚氨酯溶液(PU1)制备羧基化表面聚氨酯(CPU)并用次甲基蓝吸附法测定表面羧基含量:在 CPU 表面上用 E...
潘仕荣冯敏易武邱鹏新颜光美
关键词:聚氨酯偶联聚乙二醇纤溶活性
文献传递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