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涂令康

作品数:9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建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建筑科学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剪力
  • 2篇对称性
  • 2篇型宽
  • 2篇影响线
  • 2篇桥梁
  • 2篇弯扭
  • 2篇稳定计算
  • 2篇力学教材
  • 2篇剪力滞
  • 2篇建筑
  • 2篇高层建筑
  • 1篇代换
  • 1篇单元法
  • 1篇等效代换
  • 1篇学语
  • 1篇优化设计
  • 1篇有限单元法
  • 1篇语言
  • 1篇铁路
  • 1篇桥梁结构

机构

  • 6篇北京建筑工程...
  • 3篇北京建筑大学

作者

  • 9篇涂令康
  • 4篇周坚
  • 3篇蒋中祥
  • 1篇庄茁

传媒

  • 4篇北京建筑工程...
  • 2篇工程力学
  • 1篇建筑技术开发
  • 1篇理工高教研究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1997
  • 1篇1994
  • 1篇1991
  • 2篇199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异型孔口焊接组合工字钢梁屋面的优化设计被引量:1
1997年
本文根据我国的钢结构设计规范和有关手册,针对工字钢主次梁的屋面体系,给出了适合我国应用的设计和加工方法及有关表格,便于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时采用。
涂令康庄茁
关键词:工字钢屋面
再论槽型宽梁的剪力滞被引量:21
1994年
本文在笔者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对描述槽型宽梁剪力滞的应力函数作了重要修正,使之既满足弯矩平衡,又满足轴力平衡。利用余能原理得到剪力滞函数的控制微分方程与边界条件,进而给出了简支梁与悬臂梁在均布荷载和单位集中荷载下的应力挠度计算公式。为了便于工程技术人员直接引用,推导了下承板有效宽度的计算公式,并给出相应的设计图表。最后给出了实际算例,与实测值和其它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周坚涂令康
关键词:剪力滞桥梁
力矩分配法讨论
2003年
本文讨论结构力学中的渐近法。即讨论了两种方法 :力矩分配法和无剪力分配法。根据二者的力学原理与概念 ,联系并统一为一个方法。进一步讨论了相应结构的位移法计算的简化 ,以及等效代换的方法。
涂令康
关键词:力矩分配法无剪力分配法位移法等效代换
高层建筑空间协同工作体系的稳定计算
1990年
本文从各构件的稳定微分方程出发,推导出整体结构的弯扭耦联稳定微分方程。用Gale-Kin 法求解方程并获得整体结构的最小临界荷载。由此可以求出结构整体失稳时各构件所应分配的荷载。这对于正确选择结构的平面形式和高宽比,适当调整各个构件在平面中的位置以及合理决定每个构件的截面尺寸都是有意义的。
周坚涂令康
关键词:高层建筑弯扭耦联荷载
高层建筑空间协同工作体系的稳定计算
1990年
本文从各构件的稳定微分方程出发,推导出整体结构的弯扭耦联稳定微分方程。用Galerkin法求解方程并获得整体结构的最小临界荷载。由此可以求出结构整体失稳时各构件所应分配的荷载。这对于正确选择结构的平面形式和高宽比,适当调整各个构件在平面中的位置以及合理决定每个构件的截面尺寸都是有意义的。
周坚涂令康
关键词:建筑稳定性弯扭耦联
关于结构力学教材的若干问题
2007年
本文讨论结构力学教材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这些问题包括三刚片规则的准确表述、带虚铰的三刚片规则的证明、与对称性有关的命题的证明和删减影响线有关内容的可能性等等。
蒋中祥涂令康
关键词:对称性影响线
连续刚构桥的内力包络图被引量:1
2006年
利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给出了连续刚构桥的内力包络图.令汽车标准荷载以足够小的步长在桥梁上通过,每一步用有限单元法画出桥梁结构的内力图.当移动荷载的加重车移出桥梁时,这些内力图将充填成一个区域.这个区域的边界线就是相应内力的包络图.此内力包络图的算法可以取代影响线方法.
蒋中祥涂令康
关键词:有限单元法桥梁结构包络图影响线
再论槽型宽梁的剪力滞被引量:4
1991年
本文在笔者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对描述槽型宽梁剪力滞的应力函数作了重要修正,使之既满足弯矩平衡,又满足轴力平衡。利用余能原理得到剪力滞函数的控制微分方程与边界条件;进而给出了简支梁与悬臂梁在均布荷载和单位集中荷载下的应力挠度计算公式。为了便于工程技术人员直接引用,推导了下承板有效宽度的计算公式,并给出相应的设计图表。最后给出了实际算例,与实测值和其他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周坚涂令康
关键词:剪力滞铁路
结构力学教材的若干问题被引量:1
2007年
思考教材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主要关于对称性有关命题的证明、删减影响线有关内容的可能性和程序设计教学语言的选择等。
蒋中祥涂令康
关键词:教学语言程序设计对称性命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