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颂科

作品数:21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易感
  • 8篇易感性
  • 8篇汉族
  • 8篇汉族人
  • 7篇多态
  • 7篇多态性
  • 7篇系统性红斑
  • 7篇系统性红斑狼...
  • 7篇狼疮
  • 7篇基因
  • 7篇红斑
  • 7篇红斑狼疮
  • 4篇单核
  • 4篇单核苷酸
  • 4篇基因多态性
  • 4篇核苷
  • 4篇核苷酸
  • 3篇银屑
  • 3篇银屑病
  • 2篇遗传学

机构

  • 14篇安徽医科大学...
  • 10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教育部
  • 2篇湖州师范学院

作者

  • 20篇沈颂科
  • 10篇杨森
  • 10篇张学军
  • 6篇孙良丹
  • 6篇韩建文
  • 5篇周伏圣
  • 4篇高敏
  • 4篇杨建强
  • 4篇崔勇
  • 4篇任为
  • 4篇张鑫
  • 3篇郑厚峰
  • 3篇肖风丽
  • 3篇张书梅
  • 3篇程晖
  • 2篇杨春俊
  • 2篇丁延涛
  • 2篇徐生新
  • 2篇王再兴
  • 2篇王培光

传媒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安徽医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医学文摘...
  • 1篇国际皮肤性病...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皮肤科学通报
  • 1篇2009全国...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10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钬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头面部难治性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疗效评价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评价钬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19例基底细胞癌(BCC)及7例头面部鳞状细胞癌(SCC)的临床疗效。方法:首先采用钬激光对病变组织进行消融,再使用光动力进行联合治疗,随访12~18个月。结果:10例皮损完全消退(BCC8例、SCC2例);9例(BCC6例、SCC3例)皮损缩小≥50%;复发6例(BCC4例、SCC2例),总有效率73.08%。结论:钬激光联合光动力治疗头面部BCC和SCC有效。
刘盛秀沈颂科陈静邢林生
关键词: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光动力5-氨基酮戊酸
反向银屑病1例
2021年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8岁。周身皮疹1个月,加重1周。患者1月前颈背部、双侧腋下出现片状红斑,无明显瘙痒,未重视,未予以特殊处理,后皮疹逐渐增多,无明显瘙痒及关节疼痛。20天前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诊断“银屑病?”,临床予以复方甘草酸苷、依巴斯汀、赛庚啶口服,炉甘石洗剂外涂等治疗。1周前患者自觉皮疹加重,为明确诊断入住我科。既往病史:15年前患者因“周身皮疹无痛痒25 d”入住我科.
姚香君沈颂科程晖郭泽周怡王再兴
关键词:银屑病
脂溢性角化病的病因与治疗进展被引量:11
2009年
脂溢性角化病是一种良性表皮角质形成细胞肿瘤。其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年龄和紫外线暴露是本病独立的危险因素,细胞因子及感染可能与其发病有一定的关系。脂溢性角化病的治疗以冷冻、激光为主,但近年来也出现一些新的疗法,如局部外用三氯乙酸,系统应用阿维A等。
沈颂科肖风丽张学军
关键词:角化病脂溢性病因学
FCGR2A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关联分析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FCGR2A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rs1801274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沈颂科任为张鑫韩建文高敏崔勇孙良丹周福圣郑厚峰杨建强杨森张学军
文献传递
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2022年
患者女,32岁,躯干红斑、水疱伴瘙痒40 d,口腔黏膜糜烂半个月。皮肤科情况:双侧腋下、躯干散在暗红色斑片,双侧腋下可见散在松弛性水疱,尼氏征阴性,口腔黏膜部分糜烂。抗核抗体(ANA)、抗PO抗体、抗SmD1抗体、U1-snRNP抗体均阳性,补体C3、C4降低。皮损组织病理:表皮下水疱形成,疱液内见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表皮浅层及血管周见中等量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DIF):IgA、IgM基底膜带处线状沉积(++),IgG基底膜带处线状沉积(±),C3阴性。诊断: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给予糖皮质激素及硫酸羟氯喹治疗后效果不佳,加用氨苯砜后效果显著。
张琪黄鹤群丁延涛郭泽沈颂科肖风丽王再兴
关键词:红斑狼疮大疱性
FCGR2A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关联分析
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遗传、免疫、内分泌及环境等因素有关,其中遗传因素在SLE的发...
沈颂科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单核苷酸多态性
文献传递
149例皮肤浅部真菌病病种及致病病原菌分析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分析皮肤浅部真菌病病种及主要致病菌构成,探讨其在不同情况下的分布差异。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7年10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确诊为浅部真菌病的149例患者,收集真菌镜检、培养及菌种鉴定结果。比较分析各病种及致病菌在不同性别、年龄及气候环境中的分布差异。结果 149例皮肤浅部真菌病患者的临床分型以甲真菌病为主(86例,57. 72%)。皮肤癣菌在菌种构成上占据优势(125例,83. 89%)。女性患者中,甲真菌病患者占69. 05%,高于男性(46. 88%);男性患者中,足癣患者占32. 81%,高于女性(16. 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头癣是10岁以下儿童中最常见的皮肤浅部真菌病,占83. 33%。温暖季节足癣发生率高于寒冷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皮肤浅部真菌病的主要致病菌是皮肤癣菌,浅部真菌病病种及病原菌的分布在不同性别、年龄及季节环境等情况下有所不同。
沈颂科张书梅周文明
关键词:浅部真菌病皮肤癣菌
FCGR2A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性关联分析
2009年
目的研究FCGR2A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利用Illumina 610-Quad芯片在590例SLE患者和1135例正常对照中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选取芯片上覆盖FCGR2A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型数据,用Plink1.0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FCGR2A基因上分型成功的5个SNPs(rs1801274、rs4657039、rs6696854、rs10800309和rs511278)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CGR2A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汉族人SLE易感性无关联。
沈颂科任为韩建文张鑫高敏崔勇孙良丹周伏圣郑厚峰杨建强杨森张学军
关键词:红斑狼疮多态性单核苷酸
神经梅毒和心血管梅毒被引量:3
2015年
神经梅毒和心血管梅毒都是晚期梅毒最重要的临床类型。如果不能早期诊治,可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梅毒研究地逐步深入,对神经梅毒和心血管梅毒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临床漏诊误诊逐渐减少,治疗也愈发规范。本文即是介绍近年来神经梅毒和心血管梅毒的研究进展。
沈颂科程玉燕杨森
关键词:神经梅毒
IL23R基因遗传多态性与汉族人银屑病易感性关联分析研究
目的:研究IL23R基因遗传多态性与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Sequenom公司的MassArray系统对包括IL23R基因及上、下游各大约10KB范围内的8个TagSNP进行基因分型(1103例寻常型...
任为沈颂科张弛韩建文孙良丹崔勇郑厚峰周福胜张学军杨森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