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伊瓦

作品数:20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建筑科学
  • 6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建筑
  • 5篇教学
  • 4篇建筑设计
  • 3篇年级
  • 3篇文本
  • 2篇营造法式
  • 2篇情境
  • 2篇逻辑
  • 2篇考工记
  • 2篇课程
  • 2篇互动
  • 2篇《营造法式》
  • 2篇《考工记》
  • 1篇当代建筑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学
  • 1篇学法
  • 1篇学法探讨
  • 1篇学习团队
  • 1篇寻址

机构

  • 15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同济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19篇沈伊瓦
  • 3篇刘晖
  • 3篇周钰
  • 2篇张婷
  • 2篇郝少波
  • 1篇李晓峰
  • 1篇姜梅
  • 1篇谭刚毅

传媒

  • 3篇华中建筑
  • 3篇新建筑
  • 3篇中国建筑教育
  • 2篇南方建筑
  • 1篇山西建筑
  • 1篇建筑师
  • 1篇2008年“...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疗愈景观实践与研究的路径探索——以具身认知理论为例
在经验路径和环境心理学路径下,疗愈景观实践及研究在适应群体、应用场景和疗愈目标上都经历了多次变迁。随着应用需求和新理论的发展,两条路径交叉融合,在疗愈目标与适用人群上不断拓展。部分实践已经开始聚焦于特殊人群的特殊问题,例...
赫高明沈伊瓦
原型·象征·创新——斋浦尔博物馆和孔子研究院比较
2002年
斋普尔博物馆是印度建筑大师柯里亚八十年代的代表作之一,孔子研究院是中国建筑大师吴良镛近期的大作。斋普尔博物馆和孔子研究院的原型十分相似,而且在中印两个文化圈中具有典型性。几乎同样的原型图形在不同的建筑师手里有了不同意义的外在形式;两种文化基础和社会环境的相似性更增加了建筑的可比性。就项目本身的重要性和吴良镛先生在中国建筑界的声望而言,孔子研究院应该是一个扣斋普尔博物馆相当的、很有影响的建筑。然而自去年建成以来,评论界几乎毫无反应,和十几年前阙里宾舍激起全国广泛探讨的状况大相径庭。这里既有社会环境的原因,更有建筑自身创新的问题。本文试从原型与象征运用的角度比较上述两座建筑,探讨地域环境中建筑创新的途径。
沈伊瓦
文本教育对结构观念的塑造研究——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新生结构观念调查
2009年
了解现代中等教育对普通人结构观念的塑造和影响,可以推测结构现象、结构形态的社会价值和驱动力,分析结构创新的方向。该研究采用问卷方式抽样调查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新生,对结构观念中的几个典型因素:形态、强度、抽象与学科背景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期望研究成果能够帮助对结构创新现象作出合理阐释和预测参考。
沈伊瓦
工具逻辑下的建筑产品及其技术观念--一种问题之概要
本文尝试寻找一条线索,从建筑及其部件的生产工具和生产程序入手,探索产生建筑产品及其技术观念的动力机制。中国当代建筑现实是不同逻辑特征的工具及其主导的社会化生产流程的多元并存,由此而导致建筑产品多样化,技术观念混杂。对此现...
沈伊瓦
关键词:社会过程建筑产品结构观
文本类名中的中国古代结构观念探析——以《梦溪笔谈》、《营造法式》为例被引量:1
2009年
分类和定名活动是人类语言和思维的基础,也是结构观念的文本研究可以切入的最基本层面。在《梦溪笔谈》和《营造法式》里,文献编撰的目录组织、结构类型划分、结构构件定名与释名等层次阐释了当时代结构观念的认知特征。
沈伊瓦
关键词:文本释名
浅析建筑领域对结构观念的研究
2009年
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建筑相关领域对结构观念的研究在逻辑主义与历史主义两个区域的倾向,指出在现代语境下这些研究对于文化差异的关注递增,可能成为主导结构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但针对性的阐释分析还需要系统理论的建构。
沈伊瓦
关键词:逻辑主义历史主义建筑结构
社会互动视角下的乡村仪式空间研究——从实态调查到文本分析
2022年
该文从乡村民间仪式的认同目标出发,利用社会互动的场景框架去切分实态调查的典型乡村仪式个案,描绘出乡村仪式互动的特点,包括多元主体认同、多重角色复杂转换、场景及区域多样化、地点属性多样化等。归纳文本案例,发现民间仪式的一般性场景特征表现为移动场景多、区域隔离弱及地点属性偏。为了有利于乡村仪式的社会互动和认同目标,乡村公共空间应具有适宜的场景形态和场景结构,即各空间单元具备一定的功能可变性和尺度冗余,布局上兼顾空间权力分布。如此,不仅能提高利用率,还能提升场所感,形成新的象征意义。
沈伊瓦赵希圣
关键词:社会互动
从“幼儿园”到“儿童之家”--二年级建筑设计“群体空间使用”专题教学探讨
以华科大建筑学二年级“儿童之家”设计课题为例,阐述了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路.课题突破了常规“幼儿园”设计的局限,在较为宽松的场地条件及规范限制下,重点训练学生针对特定使用群体营造空间的设计能力.在设计中引导学生回到生活,关...
周钰雷晶晶沈伊瓦郝少波汤诗旷张婷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主观能动性
基于知识特征的《环境—行为研究》开放教学实验建设探索
2022年
本文以空间认知与寻址实验为例,阐述基于知识特征的《环境—行为研究》开放教学实验探索。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首先进行实验架构研究来确定实验设计的策略,包括多重评价体系建构、分阶实验设计和开放式场景库建设。在此基础上展开场景设计研究,确定技术平台和教学组织。经过两轮教学试验后,对该课程中的一般性实验建设及虚拟仿真技术应用要点进行思考。
沈伊瓦
关键词:知识特征
毕业选择行动中的建筑师职业认知探析——以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2022届毕业生为例
2024年
研究从毕业选择的社会行动介入,通过个体化的深度访谈和群体化的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获取资料,采用扎根理论和多方验证的方法,建立具有阶段性特征的建筑师职业认同框架。在此框架中,毕业生的职业认知包含三种主范畴:建筑师的职业技术特征、职业社会责任和职业社会地位。进一步的范畴挖掘和关联显示,毕业生的职业认知在主范畴的相互作用及外部张力下结构失衡,由此带来了职业认同的危机。
沈伊瓦刘晖
关键词:扎根理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