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以赴

作品数:204 被引量:1,416H指数:21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冶金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54篇期刊文章
  • 33篇专利
  • 12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5篇金属学及工艺
  • 61篇一般工业技术
  • 20篇冶金工程
  • 8篇电子电信
  • 7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58篇合金
  • 33篇搅拌摩擦
  • 26篇摩擦焊
  • 26篇搅拌摩擦焊
  • 22篇激光
  • 20篇金属
  • 18篇选区激光烧结
  • 15篇金属粉末
  • 14篇显微组织
  • 14篇工艺参
  • 14篇工艺参数
  • 14篇合金化
  • 14篇
  • 13篇液相烧结
  • 13篇涂层
  • 13篇机械合金化
  • 13篇激光烧结
  • 11篇纳米
  • 10篇钛合金
  • 9篇选择性激光烧...

机构

  • 196篇南京航空航天...
  • 17篇南京工程学院
  • 13篇中国航天科工...
  • 12篇中国科学院金...
  • 8篇中国工程物理...
  • 7篇扬州大学
  • 5篇江苏科技大学
  • 3篇上海市特种设...
  • 2篇江苏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高能束流加工...
  • 1篇东北大学
  • 1篇常熟理工学院
  • 1篇宝山钢铁股份...
  • 1篇郑州机械研究...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中国航天
  • 1篇中国船舶重工...
  • 1篇监利中学

作者

  • 204篇沈以赴
  • 51篇顾冬冬
  • 24篇李博
  • 17篇潘琰峰
  • 16篇杨宗辉
  • 16篇黄因慧
  • 14篇赵剑峰
  • 13篇胥橙庭
  • 10篇周小卫
  • 10篇陈文华
  • 9篇薛鹏
  • 9篇薛松柏
  • 9篇李晓泉
  • 8篇王洋
  • 8篇刘子利
  • 8篇余承业
  • 8篇杨家林
  • 8篇冯晓梅
  • 7篇张剑峰
  • 7篇周本濂

传媒

  • 17篇焊接学报
  • 1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0篇中国有色金属...
  • 8篇金属学报
  • 7篇南京航空航天...
  • 7篇中国激光
  • 7篇稀有金属与硬...
  • 6篇航空学报
  • 6篇Transa...
  • 5篇金属功能材料
  • 4篇中国机械工程
  • 4篇材料研究学报
  • 4篇材料开发与应...
  • 3篇航空制造技术
  • 3篇材料工程
  • 3篇材料科学与工...
  • 3篇Transa...
  • 2篇焊接
  • 2篇机械工程学报
  • 2篇金属热处理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14篇2019
  • 8篇2018
  • 3篇2017
  • 8篇2016
  • 6篇2015
  • 8篇2014
  • 11篇2013
  • 21篇2012
  • 15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7篇2008
  • 10篇2007
  • 10篇2006
  • 20篇2005
  • 14篇2004
2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纳米稀土颗粒CeO_2掺杂对Ni-P脉冲镀层微观结构与沉积机理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双脉冲电流特性与超声场高频振荡效应电沉积法制备Ni-P/n-CeO2纳米复合镀层。借助环境扫描电镜(E-SEM/EDXA)、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X射线衍射仪(XRD),对镀层微观形貌、化学成分及晶体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掺杂15g/L纳米CeO2(RE)颗粒,稀土Ce含量与沉积速度分别可达2.3%和68μm/h,晶粒致密,呈现非晶态;在600°C下时效处理2h,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高达HV780。讨论了纳米稀土颗粒吸附特性与脉冲过电势对电沉积机理的影响。Ce4+或n-CeO2吸附在阴极活性表面形成大量具有催化作用的晶核,沉积并钉扎在开裂的纹裂源边缘。在高温时效时,纳米颗粒与部分Ni晶粒充分弥散互溶,占据空间,阻碍晶粒粗化及裂纹扩展,从而有效提高复合镀层的裂纹扩展抗力与显微硬度。
周小卫沈以赴靳惠明郑莹莹
关键词:NI-P镀层脉冲电沉积CEO2
脉冲电流对金属材料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被引量:34
1998年
综合评述了脉冲电流作用下的金属的凝固过程、金属的电致塑性效应、非晶结构变化和纳米晶化、金属材料的仿生恢复和愈合等方面的最近进展,着重介绍了脉冲电流在材料制备、加工和使用中的应用,同时提出了利用瞬态能量输入进行材料仿生复效处理这一新途径。
沈以赴郭晓楠张坤张坤周本濂
关键词:脉冲电流金属凝固非晶结构
Ni-CuSn混合粉末选区激光烧结试验被引量:12
2005年
通过对双组分M-CuSn混合粉末进行激光烧结试验,表明此组粉末体系成形机制是粉末半熔化状态下的液相烧结机制。详细讨论了激光工艺参数对成形机制及烧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将激光功率和扫描速率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才可实现预期的成形机制,并获得较好的烧结质量。对烧结件显微组织分析表明,组分Ni和CuSn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熔点差、及两者之间较高的固溶度,是保证液相烧结机制、获得较高烧结致密度的前提。
沈以赴吴鹏顾冬冬赵剑峰
关键词:选区激光烧结液相烧结激光工艺参数
铝和不锈钢FSW对搭接接头界面结构及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采用搅拌摩擦焊接方法,设计了基于"差高-偏置"的对搭接接头,对厚度为4mm的5A06铝合金和厚度为2mm的316L不锈钢进行了搅拌摩擦焊接(Friction stir welding,FSW)焊接试验。通过观察焊缝金相形貌发现,焊接界面光滑平整,没有形成Hook钩,在焊缝靠近界面位置形成了钢颗粒增强铝基复合组织和河流状花样组织结构。通过SEM观察,铝-钢之间形成了一层厚度约为3μm的中间过渡层。显微硬度及拉伸测试结果表明,过渡层的显微硬度较高,接头的拉伸强度达到了铝合金母材强度的89.7%。
徐海升沈以赴冯晓梅陈文华
关键词:搅拌摩擦焊接
Gasar工艺及其衍生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固-气共晶定向凝固(Gasar工艺)是一种可制备出藕状或放射状规则多孔结构(Gasarite)的新颖工艺方法。在该工艺基础上,目前已衍生出热分解法、连续区熔技术和连续铸造技术。本文介绍了这些技术的主要研究进展,总结了固-气共晶凝固过程中气泡形核和固-气共生生长的理论研究结果以及Gasarite孔隙结构控制与优化的工艺措施,同时简要介绍了Gasarite的性能特点和应用前景。
王志阳沈以赴
关键词:定向凝固
镁合金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用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与使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镁合金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用表面活性剂及制备与使用方法,属于金属材料类焊接工艺技术领域。该表面活性剂由以下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组成:CdCl<Sub>2</Sub>或/和ZnCl<Sub>2</Sub>:40~...
刘子利沈以赴徐杰刘希琴
文献传递
固溶处理对异种不锈钢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采用搅拌摩擦焊对304/430不锈钢交错对接接头进行了焊接,分析了固溶处理对焊接接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升高,基体中第二相粒子逐渐溶解,晶粒长大明显,接头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总体呈降低趋势。固溶温度为800℃时,第二相粒子部分溶解,接头组织发生回复和再结晶,晶粒细小,接头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最大,和热处理前接头对比,力学性能有较大改善,接头断裂于430不锈钢侧,具有韧性断裂特征。
郭国林沈以赴马汉春吕煜邱型宝徐子骞王杰
关键词:搅拌摩擦焊固溶处理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多组分Ni基金属粉末选择性激光烧结试验研究
本文对Ni-Cu在合金混合粉末进行了选择性激光烧结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组混合粉末在一定的工艺参数条件下,可以实现对"球化"效应和翘曲变形的有效控制.文中还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激光烧结试样的物相、微观组织.结...
胥橙庭沈以赴顾冬冬潘琰峰
关键词:粉末冶金激光烧结镍基合金粉末液相烧结
烧结法制备金属多孔材料被引量:8
2008年
烧结金属多孔材料兼具金属材料和多孔材料的特性,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在很多领域都得到应用。本文重点阐述烧结金属多孔材料的传统制备技术及特种制备技术。传统的制备技术主要分为固态烧结法、半固态烧结法、粉体熔化法。特种烧结技术包括激光选区烧结技术、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等。
李芬芬沈以赴
关键词:金属多孔材料
稀土对机械合金化制备碳钢表面铬合金层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以纯铬粉和Cr+RE[w(RE)=10%]硅铁粉末组合为原始粉末,利用行星球磨机,制备高铬合金层。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等方法分析合金层成分、显微结构及元素分布,并用多种实验手段检测合金层的显微硬度、抗热剥落能力及在NaCl和H2SO4腐蚀介质中的耐蚀性,以探讨稀土元素对合金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金层的显微硬度显著提高,抗剥落能力得到明显改善,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也得到较大提高。
黄真沈以赴
关键词:稀土显微硬度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