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璐

作品数:101 被引量:527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药物
  • 19篇用药
  • 17篇药学
  • 12篇药师
  • 12篇药学监护
  • 12篇合理用药
  • 10篇骨水泥
  • 9篇药品
  • 9篇万古霉素
  • 9篇临床药
  • 9篇临床药师
  • 9篇骨感染
  • 9篇创伤
  • 7篇去甲
  • 7篇去甲万古霉素
  • 6篇依替米星
  • 6篇肝损害
  • 5篇抗感染
  • 5篇口服
  • 5篇骨科

机构

  • 99篇北京积水潭医...
  • 6篇北京大学第三...
  • 4篇北京医院
  • 3篇中日友好医院
  • 3篇北京市药品不...
  • 3篇北京市怀柔区...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北京市垂杨柳...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创伤骨...
  • 1篇北京市海淀医...

作者

  • 100篇毛璐
  • 37篇甄健存
  • 17篇张威
  • 15篇李静
  • 10篇邢颖
  • 8篇李锦
  • 8篇董迪
  • 7篇张伯松
  • 6篇翟所迪
  • 6篇何绥平
  • 5篇卞婧
  • 5篇梁志齐
  • 5篇马国辉
  • 5篇安瑗
  • 4篇张燕荣
  • 4篇齐文渊
  • 4篇万杰
  • 4篇武丹威
  • 3篇陈宁
  • 3篇王东华

传媒

  • 12篇中国医院药学...
  • 10篇中国药物应用...
  • 8篇药物不良反应...
  • 6篇实用药物与临...
  • 5篇中国药学杂志
  • 5篇中国药房
  • 5篇药学服务与研...
  • 5篇中国药物警戒
  • 4篇临床药物治疗...
  • 3篇中国药师
  • 3篇中国医院用药...
  • 3篇中国医药
  • 2篇中国药物与临...
  • 2篇药品评价
  • 2篇第二届药物性...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药事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 15篇2012
  • 11篇2011
  • 1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美罗培南骨水泥的体外释放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考察美罗培南骨水泥药柱的体外缓释规律,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用模具将美罗培南加入骨水泥中制成含美罗培南10%(W/W)的骨水泥植入剂,浸泡于37℃的改良模拟体液中,采用等距浸出法设定取样时间点,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浸出液浓度进行检测,观察美罗培南骨水泥植入剂的释放规律。结果:美罗培南骨水泥药柱释药峰值出现在2 h,之后释药速率逐渐降低,19 h累计释放量达总体释放量的92.37%,在24 d内累积释放率达6.00%,体外释放曲线符合Weibull方程,r=0.915 1。结论:美罗培南骨水泥具有一定的缓释特性,释放主要集中在前72 h内,后期释放少。本研究结果可以为临床使用美罗培南治疗骨感染提供参考。
毛璐王晓雪刘慧芳林平张伯松
关键词:美罗培南骨水泥体外释放
临床药师参与1例肾功能亢进患者抗感染治疗的药学实践被引量:3
2021年
1例20岁男性患者因“外伤后颈痛伴截瘫5 h”入院,临床诊断:大颈椎骨折脱位伴截瘫(C5)。行脊柱融合术、颈前路椎体次全切、人工骨植入、钛板内固定术,术后血培养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给予万古霉素治疗后疗效欠佳,测得其血药浓度偏低,临床医师拟增加其剂量以提高血药浓度,临床药师考虑患者属肾功能亢进,建议更换为利奈唑胺,医师予以采纳,后患者感染症状得到有效控制,顺利转出。
李小婷毛璐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2008年北京奥运(残奥)村综合诊所药房药学服务及用药情况介绍被引量:3
2010年
黄佳朱珠韩容吴燕焱王德志毛璐白波刘宁赵志刚
关键词:药学服务残奥会
重症气性坏疽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2023年
目的:收集气性坏疽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为临床诊治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回顾2013年1月—2023年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诊断为气性坏疽的患者,将患者分为感染性休克组及非感染性休克组,记录基本信息、入院实验室数据、病原学数据、临床预后和预测评分(LRINEC评分、SIARI评分和NAS评分)。结果:共纳入14例患者,死亡的3例(21.4%)患者早期均出现感染性休克。患者全部为男性;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3例)、糖尿病(2例)、冠心病(1例)、肾功能不全(1例)等;感染部位包括下肢8例(57.1%),会阴区及肛周2例(14.3%),手部1例(7.1%),骨盆区及骶尾部1例(7.1%),泌尿系1例(7.1%),腹部1例(7.1%)。12例(85.7%)患者粗大杆菌涂片阳性;4例(28.6%)患者的伤口分泌物培养出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性休克组早期APTT、PT、INR明显高于非感染性休克组(P<0.05)。ICU住院时间(P=0.176)和总住院天数(P=0.257)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性休克组的住院费用为(16.0±10.0)万元,显著高于无感染性休克组的(7.2±3.9)万元(P=0.048)。结论:气性坏疽早期诊断十分重要,LRINEC评分和粗大杆菌涂片是较为敏感的筛查手段,气性坏疽一旦进展为感染性休克,病死率及住院费用将明显增加。感染性休克组患者早期的凝血指标也明显较差。
白颖孙旭刘颖毛璐张帆于淼淼周宁
关键词:气性坏疽产气荚膜梭菌坏死性筋膜炎外毒素
阿莫西林致肝损害个案汇总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调查阿莫西林致肝损害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特点。方法:收集1979-2009年国内外医学文献中阿莫西林所致肝损害的病例报告,对阿莫西林致肝损害的患者年龄、用药情况、给药剂量、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和特点及转归等进行分析。结果:共有24篇个案报道文献纳入统计,涉及阿莫西林所致肝损害患者为25例,男性15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为59岁。其中应用阿莫西林5例,阿莫西林/克拉维酸20例。不良反应可发生在用药期间,也可发生于停药数周后,发生时间中位数为开始给药后19d,治愈时间中位数为6周。死亡4例。结论: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均可致肝损害,老年人发生率高。临床使用中应注意其肝损害的发生。
毛璐
关键词:阿莫西林肝损害药品不良反应
我院36种滴眼剂的说明书及单包装容量调查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对我院36种滴眼剂说明书的项目标注情况、单包装容量合理性等进行汇总分析,为滴眼剂说明书及单包装容量的改进提出建议。方法:收集我院所用的36种滴眼剂的说明书,对其中药品名称、化学成分、性状、药理毒理、药动学、适应证等12个项目进行汇总,并着重对这些药物的容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所用36种滴眼剂的说明书较为规范,除成分、适应证、用法用量外,其他项目均存在标注不明的情况;安全信息提示方面,仅有7种标明产品含有防腐剂,有19种未进行开启使用时限提示;容量方面,我院有9种滴眼液按照说明书规定的每日平均使用剂量无法在4周内用完。结论:建议相关机构进一步规范滴眼剂说明书,完善说明书修订;结合患者实际用药情况,使滴眼剂单包装容量更加合理。
董迪安瑗毛璐甄健存
关键词:滴眼剂
北京市医疗机构依替米星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依替米星引起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安全使用该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收集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与依替米星相关的ADR报告,对患者的年龄、ADR的症状、用药剂量、发生时间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怀疑药品为依替米星的ADR报告746份,男女性别比1:1.73,平均年龄(48.01±19.49)岁,ADR主要累及皮肤及附件损害,胃肠道不良反应和神经系统损害,与药品说明书记载存在差异。依替米星所致ADR(除肾损害外)与累计用药时间无明确关联,多在用药短时间内发生。ADR报告数量近三年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依替米星可引起多系统ADR,合理使用可减少ADR的发生。
毛璐李锦周应群
关键词:依替米星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事件
依替米星骨水泥植入剂的体外释放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依替米星骨水泥植入剂的体外释放规律。方法用模具制成含依替米星20%(W/W)的骨水泥植入剂,将植入剂浸泡于37℃的人工体液中,在规定的时间点取样,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对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依替米星骨水泥植入剂在6周内累积释放率可达88.09%,体外释放符合Weibull方程,r=0.995 9。结论依替米星骨水泥植入剂在6周内释放较完全,达到局部缓释作用。
毛璐张威陈宁
关键词:依替米星骨水泥植入剂体外释放
骨科植入型抗菌药物缓释系统局部释放情况的文献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了解骨科植入型抗菌药物缓释系统局部释放情况。方法检索PubMed、Elsevier Science Direct、Embase、Springer Link、Wiley Online Library、CNKI、万方数据库,收集植入型抗菌药物缓释系统局部释放情况的研究,提取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年1月。结果共检索到骨科植入型抗菌药物缓释系统局部释放研究17项,其中预防研究2项、治疗研究15项,包括骨感染和假体周围感染治疗。植入型抗菌药物缓释系统负载的抗菌药物多为万古霉素、庆大霉素。不同缓释系统抗菌药物释放度不同,人工骨术后第1天局部释放抗菌药物浓度最高,人工骨混入2 g万古霉素,平均局部释放浓度可达1488. 33μg/mL。在治疗骨感染研究中,9项研究涉及应用骨科植入型抗菌药物缓释系统的转归,最低治愈率为95. 2%。结论骨科植入型抗菌药物缓释系统局部抗菌药物释放度高,是治疗骨科相关感染的有效手段。
武丹威毛璐李静张威
关键词:抗菌药物缓释系统假体周围感染骨感染
载万古霉素骨水泥与人工骨人体局部释放对比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通过测定载万古霉素骨水泥、人工骨植入骨感染患者体内后全身及局部的药物浓度,对比万古霉素骨水泥及人工骨的局部释放规律。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创伤骨科先后进行万古霉素骨水泥链珠及万古霉素人工骨植入术的16例骨感染患者,术中局部埋置引流管,分别于术后2 h及此后每日清晨留取患者静脉血及伤口引流液标本,直至术后引流管拔除,使用酶放大免疫法进行静脉血及引流液万古霉素浓度测定。结果万古霉素骨水泥、人工骨植入术后平均引流量分别为(504.50±306.52)、(278.68±136.18)ml,局部累计释放率为5.60%±3.61%、19.12%±9.86%,最大释放速度为(6.1±4.4)、(20.8±9.5)mg/h,全身血药浓度Cmax为(0.66±0.34)、(1.39±0.98)mg/L。结论万古霉素人工骨和骨水泥植入人体后均能获得很高的局部药物治疗浓度,全身药物浓度很低,安全性较好。人工骨较骨水泥局部药物浓度更高,总体释放量、释放率、释放速度及植入后全身的药物浓度均高于万古霉素骨水泥。
毛璐张伯松董迪姜璐齐文渊
关键词:骨感染万古霉素人工骨骨水泥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