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小雨

作品数:36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艺术
  • 9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语言文字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篇戏曲
  • 9篇戏剧
  • 5篇杂剧
  • 4篇元杂剧
  • 4篇粤剧
  • 4篇戏剧学
  • 4篇剧种
  • 4篇非物质文化
  • 4篇非物质文化遗...
  • 3篇艺术
  • 3篇作家
  • 3篇舞台
  • 3篇京剧
  • 3篇剧目
  • 3篇表演
  • 3篇传统戏
  • 2篇道化
  • 2篇地方戏
  • 2篇演出
  • 2篇演艺

机构

  • 34篇中国艺术研究...
  • 1篇爱丁堡大学

作者

  • 34篇毛小雨
  • 2篇张之薇
  • 2篇赵倩
  • 1篇刘荫柏
  • 1篇李志远
  • 1篇李玲
  • 1篇王馗
  • 1篇薛若琳
  • 1篇张静
  • 1篇葛玉清
  • 1篇王学锋
  • 1篇林洁
  • 1篇王静波

传媒

  • 6篇戏曲研究
  • 4篇中国戏剧
  • 4篇南国红豆
  • 3篇艺术评论
  • 2篇东方艺术
  • 2篇河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京剧
  • 2篇艺术百家
  • 1篇云南艺术学院...
  • 1篇文艺研究
  • 1篇中州学刊
  • 1篇四川戏剧
  • 1篇传记文学
  • 1篇戏友
  • 1篇山东艺术
  • 1篇中国非物质文...

年份

  • 3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88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遗产保护与培育创新 从非遗视角看传统戏剧的发展路径被引量:6
2021年
2021年8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这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从中央到地方有这样的共识,与2001年出现的一个提法有关,那就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毛小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文化自信《意见》
虚幻与现实之间——元杂剧“神佛道化戏”论稿
元朝是由起于漠北高原的蒙古贵族建立起来的,它版图辽阔,通 过滚滚铁骑,杀伐征战,成为一个横跨亚、欧的统一大国。蒙古族人 入主中原之后,一方面保持着传统的萨满教信仰,另一方面也在征服 西藏的过程中接受了藏传佛教。为了管理和...
毛小雨
剧影双楫 泛舟艺海——粤剧大师红线女在香港的日子(1946—1955)
2020年
粤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因使用粤方言,而得名。据考证,粤剧已经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吸收了各种民间伎艺的养分,以唱、做、念、打手段,来表现戏剧内容。近百年来,粤剧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在舞台表演的手段方面吸收电影、话剧等姊妹艺术的成分,使粤剧形成了既能保持中国优秀的演剧传统,又能自我更新的特点。由于粤剧流行的两广地区移民海外的华人特别多,因此有"世界上有讲粤语华人的地方就有粤剧"之说,是中国在海外影响最大的剧种。
毛小雨
关键词:姊妹艺术舞台表演中国传统戏曲粤剧红线女戏剧内容
《西游记》杂剧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杨景贤的<西游记>杂剧写唐僧取经故事,计六本二十折,结构宏大且较为完整,为元杂剧中的鸿篇巨制. 杨景贤,名暹,又名讷,字景贤,一字景言,号汝斋.生卒年不详.<录鬼簿续编>称其"善琵琶,好戏谑,乐府出人头地.锦阵花营,悠悠乐志."可知他是元末明初戏剧家.杨景贤善写神佛道化戏,现有<刘行首>和<西游记>存世.
毛小雨
关键词:《西游记》元杂剧剧本渊源佛教文化
“剧诗说”是东西方戏剧文化的结晶——兼与施旭升及其他“剧诗说”质疑者商榷
2013年
一戏剧是文学,戏剧是诗,这是从西方的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到东方的戏剧学著作《舞论》都持有的一种看法。而作为世界戏剧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戏曲,则从字面意思与约定俗成的说法可以看出,曲是词之余,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文学史的发展主线,很多人,包括大学里的文学史教学,都是从声诗到词、由词到曲这一文学传统来论述戏曲的。张庚先生早在1962年就指出:"剧作是一种诗,和抒情诗、叙事诗一样,在诗的范围内也是一种诗体。"他还说"戏曲。
毛小雨
关键词:戏剧文化剧诗戏曲创作声诗《诗学》戏剧学
京剧艺术的“四个现代”
2019年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日子,70年来,京剧艺术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在这70年里,我认为,京剧艺术实现了"四个现代",建立了现代剧目创作机制、现代导演制度、现代京剧艺术教育制度和现代剧团的运营模式,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建立现代剧目创作机制新中国成立之后,以前传统的剧团、班社,由原来的名角挑班制和私人班社,成为了国营剧团,许多著名的剧作家加入到编剧队伍中。
毛小雨
关键词:京剧艺术教育制度新中国成立剧团剧作家剧目
将碧血,化作黄河扬子浪千叠
2014年
田汉在话剧《关汉卿》中,曾写过著名的一段曲子《蝶双飞》,非常有激情。而红线女大师就演绎过《关汉卿》这部作品,饰演朱帘秀这一角色,是她塑造的代表性的人物形象。而剧中的曲辞“将碧血,写忠烈……这血儿啊,化作黄河扬子浪干叠,长与英雄共魂魄!”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其实,将一腔热血付与粤剧艺术,也是红线女一生真实的写照。
毛小雨
关键词:黄河《关汉卿》粤剧艺术红线女曲子曲辞
灯有戏文戏有灯 满座捧腹妙趣生——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谈灯戏保护
2011年
川北灯戏作为四川人民的天才创造,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作为非物质遗产,如何保护、发展是一个亟待认真加以研究的问题。我们身为研究者和保护者,首先就要弄清什么是非物质遗产。
毛小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北灯戏保护者非物质遗产文戏
河南有个王红丽
2013年
王红丽的名字,二十多年前已在中州大地的戏迷中广为知晓,因其出道后的演出颇有号称"豫剧皇后"陈素真的风范,所以人称"小皇后",可见,王红丽在豫剧观众中的分量。作为民营剧团的主演与领导者,王红丽的小皇后豫剧团在舞台上活跃了近二十年,剧团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观众达7000万。
毛小雨
关键词:河南人余笑予常香玉
易俗社作家群新论
2015年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这一流布于中国西北地区的戏曲形式在20世纪初年受到一批西安知识分子的关注,因为秦腔风格既粗犷似火,又柔情断肠,是一种极受西北百姓欢迎的戏曲剧种,他们于辛亥革命后的次年,即1912年,成立了一个以人才培养与戏曲演出为一体的戏曲班社——易俗社。
毛小雨
关键词:易俗社戏曲剧种作家群戏曲演出戏曲形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