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毕文芳

作品数:17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毒性
  • 4篇肿瘤
  • 3篇乙酰基转移酶
  • 3篇酸钠
  • 3篇转移酶
  • 3篇酰基转移酶
  • 3篇肺癌
  • 3篇膀胱
  • 3篇表型
  • 2篇碘酸
  • 2篇碘酸钾
  • 2篇毒性研究
  • 2篇心脑
  • 2篇心脑血管
  • 2篇心脑血管系统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系
  • 2篇血管系统
  • 2篇亚硒酸
  • 2篇亚硒酸钠

机构

  • 17篇中国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吉林省卫生防...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化工公司
  • 1篇天津市职业病...
  • 1篇浙江长三角化...
  • 1篇化工研究院
  • 1篇计算公司
  • 1篇癌症研究所

作者

  • 17篇毕文芳
  • 3篇李倩
  • 3篇尹松年
  • 3篇黄明芳
  • 2篇皇德威
  • 2篇罗玉姝
  • 1篇臧美孚
  • 1篇夏月娥
  • 1篇孟慧林
  • 1篇庞应发
  • 1篇曾昭慧
  • 1篇吕伯钦
  • 1篇富振英
  • 1篇李汉忠
  • 1篇郭联杰
  • 1篇冯佩文
  • 1篇李桂兰
  • 1篇夏溟
  • 1篇王淑洁
  • 1篇陈德清

传媒

  • 12篇卫生研究
  • 1篇卫生毒理学杂...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农药

年份

  • 1篇2003
  • 2篇1997
  • 3篇1995
  • 1篇1994
  • 4篇1992
  • 3篇1991
  • 1篇1990
  • 2篇198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氰戊菊酯的急、慢性毒性和致突变、致畸、致癌性研究被引量:3
1989年
氰戊菊酯原药及其乳油具有中等程度的急性经口毒性和轻度的经皮毒性,中毒后主要显示后肢外展、共济失调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症状。五项致突变试验结果,除高剂量染毒时引起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和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断片)率增高外,它对鼠伤寒沙门氏菌TA100、TA98(加与不加代谢活化系统)和在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以及显性致死试验中未见诱变效应。对大鼠无致畸和致癌作用。针对生长发育和临床症状,二年喂养试验未观察到作用的水平为200ppm。建议氰戊菊酯对人体ADI暂定为0.04毫克/公斤体重。
郭联杰吕瑞珍张秀华李惠君毕文芳夏丽君刘亚玲
关键词:氰戊菊酯致突变致畸致癌
残杀威毒性研究被引量:8
1992年
残杀威原药及其乳油具有中等度急性经口吸入毒性和轻度经皮毒性。一次经口染毒引起全血胆碱酯酶(ChE)抑制的阈剂量为11mg/kg。受试物对小鼠无明显蓄积作用;对大鼠未见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和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均阴性。大鼠亚慢性吸入残杀威蒸气和烟雾的无作用浓度为6.8mg/m^3。因此建议生产车间的残杀威容许浓度一时间加权均值为03.5mg/m^3,短时间接触限值为2.0mg/m^3。
郭联杰吕瑞珍张秀华刘亚玲李惠君毕文芳史垂芳夏月娥夏丽君
关键词:残杀威毒性致畸性致突变性
接触联苯胺工人及膀胱癌患者染色体研究被引量:3
1995年
报道了联苯胺接触者及其膀胱癌患者和正常对照者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膀胱癌发病的关系。观察对象包括三组,A组为联苯胺接触者发生膀胱癌的病人(15例)B组为联苯胺接触者(15人),C组为正常对照工人(14人)。三组中淋巴细胞畸变的人数分别占60.0%,58.3%及14.0%,其淋巴细胞畸变率分别为1.1%,0.7%及0.3%。A、B组显著高于C组,且膀胱癌组比非膀胱癌组细胞畸变率高。A组有4例发现有2个以上的淋巴细胞畸变,B组仅有2例,其中1例在染色体畸变检验后1年发生了膀胱癌。对有染色体畸变者作G带分析的结果表明主要是缺失、易位、断裂和插入,其中多数在9号、8号、6号染色体,且A组至少牵涉3次。表明具有较高畸变的个体可能有较高的膀胱癌危险性。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及/或先天的遗传缺陷(通称为染色体不稳定性)反映了癌症的易感性。作者认为联苯胺工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增高可与其它生物学标记相结合作为膀胱癌早期监测的指标。
李桂兰罗玉姝毕文芳冯佩文陈德清理查德.汉斯尹松年
关键词:联苯胺膀胱肿瘤染色体畸变
中国职业性膀胱癌的生物学监测及其意义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早期诊断中国联苯胺作业工人职业性膀胱癌。 方法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原则 ,对 1796名联苯胺作业工人 ,采用巴氏细胞学检查和定量荧光显微影像分析 (QFIA)法检查尿脱落细胞DNA ,G Actin(细胞骨架蛋白 )和M 344肿瘤相关抗原 ,结合临床检查分析。 结果  1796名人员中发现膀胱癌 30例 ,肾盂癌 1例 ,占 1.73%。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Ⅰ级 3例 ,Ⅱ级 10例 ,Ⅲ级18例。高危险度者发展到临床确诊平均历时 18个月。职业性膀胱癌发病潜伏期 5~ 30年 ,平均 2 1.2年。 结论 巴氏细胞学检查和QFIA法有利于发现潜在发生职业性膀胱癌的高危人群、早期诊断职业性膀胱癌。
夏溟臧美孚李汉忠毕文芳尹松年
关键词:生物学监测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乙酰基转移酶表型
1997年
介绍了一种快速、简便的乙酰基转移酶表型的检测方法。口服100mg氨苯砜后3小时采血,用灵敏、特异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柱:Spherisorb○RODS-C18)分别检测血浆中氨苯砜(DDS)及其乙酰化代谢产物单乙酰氨苯砜(MAD)的浓度,流动相为水∶乙腈∶冰乙酸=1060∶300∶25,紫外检测波长254nm时分离检测效果最好。DDS和MAD的平均回收率为84.5%和90.3%,最小检出浓度分别为0.001mg/L和0.01mg/L。
李倩曹建湘苏敬东尹松年毕文芳
关键词:乙酰基转移酶表型高效液相色谱氨苯砜
我国云南锡矿矿工肺癌病因的实验研究
1990年
为探讨砷、铁、铜及其它化合物在云锡矿工肺癌中的作用,进一步查明云锡矿工肺癌的化学病因,对我国不同锡矿、不同含砷量的锡矿尘以及不同化合物做了诱发肺癌的实验研究。 材料和方法 动物用雌、雄3月龄Wistar大鼠(体重180~220g)860只,共分17组,每组50只(第10组60只),实验分组和注入剂量见附表。 各种矿石经粉碎后。
毕文芳黄明芳皇德威贾宝元
关键词:肺肿瘤病因
亚硒酸钠对昆明种小鼠肺肿瘤的抑制作用
1991年
毕文芳王延郭景珍
关键词:亚硒酸钠肺肿瘤
膀胱癌病人乙酰基转移酶表型的研究
1995年
应用DDS作为实验药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目前尚存话的有2-萘胺职业接触史的11名膀胱癌病人、25名普通膀胱癌病人及23名接触对照的NAT酶表型。结果表明。无论有无2-萘胺职业接触史,膀胱癌病人中慢型乙酰化者所占比例(52.2%和45.5%)均高于对照组(13.0%),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比值比0R分别为5.56(95%可信限=1.02~30.3)和7.25(95%可信限=1.70~30.3),提示慢型乙酰化者若暴露于2-萘胺更易患膀胱肿瘤,乙酰化慢表型是膀胱癌的一个遗传易感因素。
李倩毕文芳
关键词:膀胱癌遗传易感因素
我国锡矿尘诱癌实验研究
1991年
采用雄性3月龄Wistar大鼠(体重180~220g)350只,分7组:(1)香花岭Ⅰ号矿尘组(含砷32.0%),6mg/次;(2)香花岭Ⅱ号矿尘(含砷2.2%),6mg/次;(3)香花岭Ⅲ号矿尘(含砷0.54%),6mg/次;(4)广西大厂锡矿选厂粉尘(含砷1.9%),6mg/次;(5)生理盐水对照组,0.2ml/次;(6)自然对照组;(7)3-MCA阳性对照组,10mg,只注一次。每组50只大鼠。粉尘粒子直径在10μm以下者占90%。大鼠乙醚麻醉,气管内灌0.2ml生理盐水粉尘混悬液,每周一次,共10次。实验期限为二年。病理常规方法。每组诱发肺癌结果分别为:(1)2/38(5.0%),(2)2/48(4.0%);(3)2/46(4.0%);(4)0/42;(5)0/44;(6)4/31(12.9%)。结果表明各组肺癌诱发率与矿尘中的含砷量并无剂量-反应关系。
毕文芳黄明芳赵桂芬孙来华姬学敏宣琼芬刘崇林
关键词:锡矿尘肺癌
全文增补中
大鼠气管内灌注三氧化二砷诱发肺癌实验研究
1989年
采用雌雄成年Wistar大鼠250只,分为5组:三氧化二砷高、低浓度组(0.4mg/次和0.25mg/次)、空白、生理盐水和阳性对照组。三氧化二砷气管内灌注,每周一次,共10次。实验期限为二年。各组动物诱发肺癌结果分别为3/32(9.4%);1/45(2.2%);0/41;0/34和4/31(12.9%)。
毕文芳黄明芳皇德威贾宝元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肺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