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俊喜

作品数:94 被引量:459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美国国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2篇农业科学
  • 18篇经济管理
  • 9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8篇草地
  • 12篇土壤
  • 10篇天然草地
  • 10篇种子
  • 10篇开沟
  • 8篇生态
  • 8篇放牧
  • 7篇刀体
  • 7篇植物
  • 7篇生态系统
  • 6篇生态系统服务
  • 6篇物种
  • 6篇乡村景观
  • 6篇砾石
  • 5篇养分
  • 5篇野生
  • 5篇土地利用
  • 5篇土壤氮
  • 5篇农牧
  • 5篇胁迫

机构

  • 91篇中国科学院
  • 24篇西藏农牧学院
  • 22篇西藏大学
  • 13篇中国农业大学
  • 9篇中国农业科学...
  • 8篇南京农业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山东大学(威...
  • 6篇大理大学
  • 5篇华南农业大学
  • 5篇西藏农牧科学...
  • 3篇河北工程大学
  • 3篇山东科技职业...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西藏自治区农...
  • 3篇马里兰大学
  • 2篇西藏职业技术...
  • 2篇北京农林科学...
  • 2篇西藏自治区人...
  • 1篇北京工业职业...

作者

  • 94篇武俊喜
  • 29篇余成群
  • 18篇潘影
  • 14篇苗彦军
  • 14篇孙维
  • 12篇拉多
  • 11篇罗黎鸣
  • 10篇刘志林
  • 9篇张晓庆
  • 9篇张宪洲
  • 8篇李少伟
  • 8篇杨林章
  • 8篇焦加国
  • 7篇曲云鹤
  • 5篇肖红生
  • 5篇徐增让
  • 5篇高利伟
  • 5篇赵贯锋
  • 5篇王传旗
  • 4篇成升魁

传媒

  • 9篇生态学报
  • 6篇草业学报
  • 6篇草地学报
  • 4篇资源科学
  • 4篇西藏科技
  • 4篇中国草地学报
  • 3篇自然资源学报
  • 3篇西藏农业科技
  • 3篇高原科学研究
  • 2篇高原农业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种子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土壤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16篇2019
  • 4篇2018
  • 19篇2017
  • 4篇2016
  • 9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装苗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苗机,包括支架(1)、平台(2)、电机(3)、皮带(4)、减速机轮(5)、减速机(6)、进土箱(7)、剪切轮箱(8)、出料口(9),电机(3)位于支架(1)上,电机(3)通过皮带(4)与减速机轮相连...
余成群关法春武俊喜王超王中奎田飞鹏蔡翠萍
文献传递
夜间灯光数据支持下西藏人类活动强度变化对生态系统调节服务的影响被引量:12
2020年
西藏自治区特殊的高寒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具有高度敏感性,定量评估系列政策实施下西藏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对人类活动强度变化的响应有助于西藏生态政策和空间规划的调整完善。本研究基于西藏1980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及1992—2013年DMSP/OLS夜间灯光指数数据,借助GIS空间分析功能分析了居民点用地和夜间灯光强度的变化;并结合生态系统调节服务空间数据,利用相关分析对居民点用地和夜间灯光变化所反映的人类活动强度变化对西藏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服务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1980—2015年,西藏新增居民点用地212.06 km^2,减少居民点用地44.99 km^2,其中,新增居民点用地中62%为城镇用地,减少的居民点用地中95.88%为农村居民点;居民点用地变化主要发生在藏南河谷区;②自治区内居民点用地扩张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夜间灯光强度增加,"一江两河"流域土地整治工程和农牧民安居工程等促进了当地人类活动强度增加,区内部分乡镇因进城务工和易地扶贫搬迁造成了当地人类活动强度的下降;③西藏2015年防风固沙服务较1990年有整体增强趋势,水土保持服务除藏东高山峡谷区外均有大幅度退化趋势;④对居民点用地进行的还林、还草整治工程等人类活动有利于促进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服务的恢复;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极易导致水土保持服务的退化,"一江两河"流域体现最为明显。研究能为西藏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参考。
赵忠旭张燕杰潘影武俊喜李振男
关键词:水土保持防风固沙人类活动强度
西藏以农牧结合为基础的畜牧业发展路径探究
民主改革以来,西藏以农牧结合为基础的畜牧业发展经历了经营主体变革、农牧结构调整和转型专业化三个阶段.经过进程分析发现,西藏畜牧业发展路径既受政策、制度、资源和科技等外部因素影响,也受农牧结合体系内生因素有机肥、饲料粮和饲...
余成群曲云鹤孙维武俊喜李少伟
关键词:畜牧业农牧结合经济转型可持续发展
白草种子基因组DNA五种提取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
2016年
用5种方法 (传统CTAB法、改良CTAB法、高盐低p H法、改良SDS法、试剂盒法)对白草种子基因组DNA进行提取,分别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琼脂糖凝胶电泳法、PCR扩增检测提取的DNA的质量。结果表明,传统CTAB法提取的DNA浓度低,含有较多杂质,抑制PCR反应;改良SDS法和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纯度低,不符合检测要求;高盐低pH法和试剂盒法提取的DNA纯度高、完整性好,但试剂盒法成本高、DNA得率低。所以高盐低pH法为5种方法中最经济、效果最好的白草种子DNA提取方法。
郝豆豆田志华雷鸣武俊喜拉多张勇群
关键词:基因组DNADNA提取方法
西藏生态移民安置村人类活动强度变化被引量:2
2021年
针对生态移民如何影响安置地人类活动强度和生态承载能力的问题,结合生态足迹和人类占用的净初级生产力(Human Appropriation of Net Primary Production,HANPP)两种方法,分析生态移民安置对西藏拉萨河流域典型半农半牧村—白朗村人类活动强度变化的影响,为西藏生态移民搬迁和安置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①2010—2019年,白朗村人均生态足迹由2.79 hm^(2)降至1.80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4.44 hm^(2)降至2.47 hm^(2),生态足迹指数从移民迁入前的51.72%降为27.25%,白朗村生态系统由强可持续变为弱可持续;HANPP绝对量由20.17 g C/m^(2)增长为34.01 g C/m^(2),HANPP占潜在净初级生产力的比率在10.09%至12.0%之间,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HANPP_(luc)不断上升并超过人类活动收获导致的HANPP_(harv),半农半牧型产业偏向农业方向发展。②占村域面积11.46%的洪积平原地区,承担着2019年移民安置后72.96%的HANPP,新开垦耕地和人工草地减轻了山体草地放牧压力,使得村域人类活动强度更加集中,利于实现生态系统供给服务与调节服务的协同提升。③两种方法结果均表明移民安置明显增强了白朗村人类活动强度,其中生态足迹方法在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方面更直观,而人类占用的净初级生产力方法在人类活动强度的空间分析方面更具优势,二种方法具有互补性。后续移民安置区应根据当地生态承载力分配移民安置数量,并通过不同地形及植被类型之间供给服务和调节服务的合理分配,实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协同提升。
李振男潘影武俊喜张燕杰赵忠旭余成群
关键词:生态足迹人类活动强度
一种复合丸粒化草种的生产加工工艺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丸粒化草种的生产加工工艺及其应用。本发明以青海中华羊茅、青海冷地早熟禾、披碱草和扁茎早熟禾四种草种子为材料,通过种子精选、单种种子丸粒,两种种子复合丸粒等试验,旨在建立一种生产能控...
武俊喜吴萍宋顺华王德欣余成群张海军
文献传递
西藏林周河谷天然草地可饲用牧草的载畜量估算及主要养分评价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对具典型代表的西藏河谷天然草地进行可饲用牧草的初级生产力取样和调查,进行可饲用牧草的初级生产力估算和养分测定,结果表明,南坡天然草地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草地植被盖度、产草量逐渐增加,在100 m左右的梯度内,大部分组间表现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但在4 150 m以上的草地,产草量开始下降;北坡没有显著差异。通过矿物质和养分分析,Mn、Ca、Mg、Fe含量随海拔升高,蓄积量表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经分析,差异不显著;粗蛋白,纤维素及热值等其它养分均无差异。表明林周天然牧草矿物质及主要养分含量均在正常范围或高于绿麦草或青稞秸秆,但单位面积产量极低,含量为44.34±14.46 g/m2(干物质),在不能满足正常采食量时,必须进行人工补饲。经估算,丰草季超载502万个绵羊单位,超载159.7%;乏草季超载493万个绵羊单位,超载率158.0%。
武俊喜田发益吴庆侠张燕杰巴平
关键词:天然草地养分评价
林周县河谷天然草场土壤养分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在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的半干旱草甸草场区,以林周县卡孜乡河谷天然草场为研究样点,通过实地调查采样,结合室内分析,进行草地土壤养分状况和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南坡是主要的放牧区,随着海拔的升高,产草量先升高后降低,植被总盖度增大,北坡产草量和植被盖度没有明显变化;林周县河谷天然草场南坡土壤呈微酸性至中性,北坡土壤呈中性至微碱性;以全国土壤养分分级方法为评价标准,林周县河谷天然草场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处于中等至丰富水平,全磷含量处于稍缺水平,速效磷含量处于极缺水平,速效钾处于缺乏至稍缺水平;南北两坡土壤酸碱度及养分条件差异较大,南坡土壤pH值显著小于北坡,南坡土壤养分条件总体优于北坡;速效磷养分的缺乏是制约该流域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结果可为林周县天然草场的生态恢复及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依据。
杨爽田发益武俊喜张燕杰巴平
关键词:天然草场土壤养分产草量植被盖度
苗期劲直黄芪根浸提液对8种西藏野生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1
2021年
为了研究苗期劲直黄芪根浸提液对8种西藏野生植物即天蓝苜蓿、垂穗披碱草、小叶棘豆、羊茅、紫花针茅、丝颖针茅、藏北嵩草和黑穗画眉草的化感作用规律,采用室内生物学测定法,研究不同浓度(0.1、0.05、0.025、0.0125g·mL^(-1))劲直黄芪根浸提液对8种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阐明劲直黄芪根浸提液对8种植物的化感作用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劲直黄芪根浸提液对8种植物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苗高、根长、苗干重和根干重具有显著的化感作用(P<0.05),且8种植物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浸提液对天蓝苜蓿、小叶棘豆和羊茅种子萌发生长具有促进作用(SE>0),而对垂穗披碱草和紫花针茅种子萌发生长具有抑制作用(SE<0),对丝颖针茅和黑穗画眉草种子萌发生长的作用无明显规律。采用植物平均敏感指数分析劲直黄芪根浸提液对8种植物种子萌发生长的化感作用发现,其对劲直黄芪根浸提液的平均敏感性趋势总体为:垂穗披碱草>紫花针茅>丝颖针茅;促进作用大小顺序为:小叶棘豆>藏北嵩草>黑穗画眉草>羊茅>天蓝苜蓿。
包赛很那王向涛武俊喜苗彦军贾祥田彦婷
关键词:化感作用萌发生长抑制率
整粒和半粒青稞种子DNA的提取及RAPD检测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从青稞种子中提取高质量的基因组DNA。【方法】以半粒无胚青稞种子和整粒青稞种子为材料,用6种不同的方法提取基因组D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的完整性,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检测DNA的浓度和纯度,并对提取的DNA进行了RAPD-PCR扩增检测,同时将剩下的半粒有胚青稞种子进行萌发实验。【结果】从半粒和整粒青稞种子中都可以提取到高质量的DNA,用提取的DNA作为RAPD-PCR扩增检测模板,得到的扩增产物条带清晰,多态性条带丰富,其质量满足RAPD分子标记的要求。【结论】高盐低p H法提取的DNA质量最好,是这6种方法中的最佳方法;半粒青稞有胚种子也能够正常生根发芽,可作为遗传实验的材料。
郝豆豆张勇群高玉花雷鸣武俊喜拉多
关键词:基因组DNA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