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湘红
- 作品数:32 被引量:109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精子DNA碎片指数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助孕结局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对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技术助孕患者的精液参数、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常规ICSI治疗的患者的336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DFI水平将所有周期分为三组,A组:DFI≤15%,77个周期;B组:15%0.05);C组男方年龄显著大于A组和B组(P<0.05);C组精液前向运动精子率(PR)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DFI与男方年龄呈正相关(P<0.05),与PR呈负相关(P<0.05)。三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可利用胚胎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C组的早期流产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男性年龄增长和精子DNA损伤的增加可能存在联系,精子DNA损伤与精子前向运动能力减弱可能存在联系;高DFI可降低ICSI治疗的可利用胚胎率,增加早期流产的风险。
- 林子斌欧湘红陈雷宁张琴李瑾刘怡潼谭雯雅袁瑞莹李小龙靖涛
- 围着床期小鼠子宫中巨噬细胞的变化及作用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观察小鼠子宫中胚胎着床部位与非着床部位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的分布差异,探讨其在胚胎着床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真孕(n=30)和假孕小鼠(n=30)子宫组织,选择30只妊娠小鼠模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30只假孕小鼠模型作为对照组,在围着床期取两组小鼠子宫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子宫组织中Mφ、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 NOS)、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的分布,分析比较子宫组织中胚胎着床部位和非着床部位Mφ、i NOS和LIF的分布差异及相关性。结果在小鼠子宫组织中,观察到实验组Mφ在D4.5(雌鼠交配后次日晨阴道见栓为D0.5)前主要分布子宫内膜,D4.5后主要分布于子宫外膜,对照组Mφ主要分布于子宫内膜;实验组i NOS在D4.5前主要分布子宫内膜,D4.5后主要见于子宫肌膜和外膜,对照组i NOS主要位于子宫内膜,且实验组Mφ和i NOS分布呈正相关。此外,实验组LIF显著表达于子宫内膜,对照组几乎不表达,二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着床部位Mφ、i NOS和LIF明显高于非着床部位,其中Mφ、LIF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围着床期小鼠子宫组织中Mφ主要分布在子宫内膜及胚胎着床点,并伴有i NOS和LIF的表达,提示Mφ在胚胎着床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高瑞花陈雷宁谭雯雅谭洪川欧湘红李红全松
- 关键词:围着床期子宫巨噬细胞白血病抑制因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 小鼠和猪卵母细胞纺锤体组装和染色体分离与卵母细胞非整倍体形成的机制研究
-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不孕不育和出生缺陷的根本原因是生殖细胞在发生和成熟过程中的异常造成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失败或缺陷。近几十年来,人类妊娠中异常高发的非整倍体率二直是个顽固的遗传难题。据统计,人类大约有30%的卵子和9%的精子携...
- 欧湘红
- 关键词:MK2小鼠卵母细胞猪卵母细胞纺锤体组装染色体分离非整倍体
- 文献传递
- 少弱畸精症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 目的:探讨少弱畸精症与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367对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夫妇按照男方精液特征分别分为:少精症组(n=45);弱精症组(n=88);畸精症组(n=60);少弱畸精症组(n=52),正常生育组男性...
- 靖涛蒋满喜高天旸欧湘红
- 人类冷冻卵母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后诞生一健康男婴
- 2010年
- 患者31岁,婚后8年未孕,因男方严重少弱精子症于2004年在外院行供精人工授精(AID)后生育一女孩;此次来我院要求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受精助孕。长方案超促排卵后获卵25枚;取卵日男方射出精液中未见精子,行睾丸穿刺取精,镜下见极少量活动精子。
- 陈艺刘海鹏江利杜丹贺平杨帆欧湘红陈英欧海燕
- 关键词:人卵母细胞冷冻
- 在低卵巢储备患者中灵活的促性腺激素拮抗剂方案优于标准拮抗剂方案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评估灵活、低剂量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 RH-A)方案和标准的Gn RH-A方案在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胞质单精子注射(ICSI)的超促排卵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IVF-ET周期,其中58例使用灵活而低剂量Gn RH-A方案(A组),50例使用标准Gn RH-A方案(B组)。比较各组实验室指标和临床结局。结果:A组Gn RH-A使用天数、剂量均少于B组(P<0.05);A组h CG注射日E2峰值、优质胚胎数、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累积临床妊娠率均高于B组(P<0.05);但促排卵天数、Gn用量、内膜厚度、获卵数、成熟卵数、受精率、新鲜胚胎移植周期移植胚胎数、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累积着床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标准Gn RH-A方案相比,灵活而低剂量的Gn RH-A使用方案可获得更多的优质胚胎并降低Gn RH-A的使用总剂量和天数,提高累积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着床率。
- 欧湘红陈雷宁王保平陈海霞李瑾刘怡潼靖涛
- 关键词:卵巢低反应
- 不孕类型对PCOS患者IVF临床结局的影响
-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不孕类型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内分泌特征及其对IVF/ICST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生殖中心2009年1月~2011年12月194例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
- 耿旭景欧湘红李红郭磊全松
- 利用辅助生殖技术阻断线粒体疾病发生与遗传的可行性探讨
- 2024年
-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 mtDNA)突变会影响线粒体功能的发挥,进而引发线粒体疾病.线粒体功能的异常不仅影响各组织器官功能的发挥,也是影响个体发育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一些不可再生的细胞和组织,这种影响将是终生的,且没有任何治疗手段可对其进行恢复.近几年,有关mtDNA的基因编辑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对已出生的线粒体疾病患者的治疗具有潜在重要意义,但无法阻断线粒体疾病向后代的传递.利用辅助生殖技术在胚胎形成时即对线粒体疾病进行阻断有可能成为最有效、可靠和简单的治疗和阻断线粒体疾病遗传的方法.本文将主要从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局限性等方面,探讨利用辅助生殖技术阻断线粒体疾病的发生与遗传的可行性.
- 罗世明陈雷宁欧湘红孙青原
- 关键词:线粒体DNA线粒体疾病辅助生殖技术
- FSH促排卵人工授精周期应用GnRH拮抗剂对妊娠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GnRH拮抗剂应用于FSH促排卵人工授精周期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全面检索数据库,获得相关临床随机对照(RCT)文献9篇,共纳入患者1 771名,其中拮抗剂组858名,对照组913名,对其进行质量评价、筛选和异质性检验,应用Rev Man5.0软件对各研究的原始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拮抗剂组与对照组相比,周期妊娠率、多胎率、早期流产率、周期取消率无明显差异,卵泡过早黄素化显著降低(17.2%vs 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FSH促排卵的IUI中加用GnRH拮抗剂能有效地抑制内源性LH水平,显著降低卵泡黄素化,适用于既往周期有明确黄素化史的患者。
- 谭颖欧湘红全松
- 关键词:GNRH拮抗剂META分析
- 17β-羟甾类固醇脱氢酶Ⅱ在异位子宫内膜的表达缺陷及其意义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位内膜、在位内膜17β-羟甾类固醇脱氢酶Ⅱ(17β-HSDⅡ)的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RT-PCR检测6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子宫内膜、32例在位内膜组织17β-HSDⅡmRNA的表达,并与35例对照组正常子宫内膜比较。结果(1)正常子宫内膜自增生晚期始有17β-HSDⅡmRNA微量表达,分泌期逐渐增高并于分泌晚期达到高峰;在位内膜的表达趋势与正常子宫内膜一致,但强度低于正常内膜(P<0.01);(2)异位内膜未检出17β-HSDⅡmRNA。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存在17β-HSDⅡmRNA表达缺陷,导致异位内膜局部雌激素代谢障碍,持续的雌激素微环境改变,促进异位内膜生长。
- 曲军英欧湘红宋保志杨代兴林经安马炎辉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雌激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