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轩

作品数:11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手术
  • 3篇小鼠
  • 3篇内镜
  • 3篇鼻内
  • 3篇鼻内镜
  • 2篇再灌注
  • 2篇再灌注损伤
  • 2篇术后
  • 2篇体征
  • 2篇情景
  • 2篇情绪
  • 2篇情绪特征
  • 2篇情绪状态
  • 2篇缺血
  • 2篇脑缺血
  • 2篇内镜手术
  • 2篇基础信息
  • 2篇灌注
  • 2篇氟烷
  • 2篇鼻内镜手术

机构

  • 1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梁轩
  • 2篇赵晓艳
  • 2篇李天佐
  • 2篇李铭
  • 2篇奚春花
  • 2篇张美娟
  • 1篇孙艳霞
  • 1篇柴芳
  • 1篇孙永兴
  • 1篇李芸
  • 1篇胡海立
  • 1篇崔旭
  • 1篇舒洛娃
  • 1篇郭玉良
  • 1篇陈志勇
  • 1篇纪方
  • 1篇裴春明
  • 1篇李梅

传媒

  • 3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1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舒缓情绪的情景匹配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舒缓情绪的情景匹配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对象的初始体征数据和基础信息;根据初始体征数据和基础信息确定目标对象的初始情绪特征;根据目标对象的初始情绪特征确定第一目标情景,控制目标对象佩戴...
赵美一王古岩梁轩李铭
文献传递
地氟烷后处理及JAK2/STAT3通路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观察地氟烷后处理的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小鼠神经行为学及脑组织病理变化,探讨JAK2/STAT3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SPF级雄性BALB/c小鼠50只,随机分为IR组、IR+地氟烷组、IR+JAK2抑制剂组、IR+地氟烷+JAK2抑制剂组和假手术组各10只。IR组采用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60 min后恢复灌注,制备IR模型;IR+地氟烷组制备IR模型后吸入体积分数8%地氟烷60 min;IR+JAK2抑制剂组在大脑中动脉阻塞前即刻腹腔注射JAK2抑制剂AG49040 mg/kg,余操作同IR组;IR+地氟烷+JAK2抑制剂组在大脑中动脉阻塞前即刻腹腔注射AG49040 mg/kg,缺血处理60 min后恢复灌注,吸入体积分数8%地氟烷60 min;假手术组只进行手术操作,不阻塞大脑中动脉,不吸入地氟烷,不腹腔注射AG490。再灌注24 h后,比较5组小鼠神经行为学评分;然后处死小鼠,取脑组织缺血半影区,行TUNEL染色并计算凋亡细胞数,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JAK2、p-JAK2、STAT3、p-STAT3、Bcl-2、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并计算p-JAK2/JAK2、p-STAT3/STAT3。结果IR组[(6.83±0.74)分]、IR+地氟烷组[(4.21±0.52)分]、IR+JAK2抑制剂组[(7.90±1.03)分]、IR+地氟烷+JAK2抑制剂组[(5.02±0.54)分]神经行为学评分均高于假手术组(0分)(P<0.05);IR+地氟烷组神经行为学评分低于IR组(P<0.05);IR+JAK2抑制剂组神经行为学评分高于IR组(P<0.05);IR+地氟烷+JAK2抑制剂组神经行为学评分低于IR+JAK2抑制剂组(P<0.05)。IR组[(48.52±4.36)个]、IR+地氟烷组[(23.04±3.35)个]、IR+JAK2抑制剂组[(59.00±6.14)个]、IR+地氟烷+JAK2抑制剂组[(35.63±4.28)个]脑组织缺血半影区凋亡细胞数均多于假手术组[(5.00±1.00)个](P<0.05);IR+地氟烷组脑组织缺血半影区凋亡细胞数少于IR组(P<0.05);IR+JAK2抑制剂组脑组织缺血半影区凋亡细胞数多于IR组(P<0.05);IR+地氟烷+JAK2抑制剂组脑组织缺血半影区凋亡细胞数少于IR+JAK2抑制剂组(P<0.05)。IR组、IR+地氟烷组、IR+
赵晓艳胡春华梁轩潘楚雄王古岩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地氟烷小鼠
羟考酮镇痛对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患者苏醒期情况及术后疼痛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羟考酮镇痛对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患者苏醒期情况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鼻中隔偏曲患者123例,均行常规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羟考酮组(n=62)和芬太尼组(n=61)。两组均采用喉罩全凭静脉麻醉,芬太尼组麻醉诱导时予芬太尼0.2 mg/kg,手术结束前30 min予芬太尼0.5μg/kg;羟考酮组麻醉诱导时予羟考酮0.2 mg/kg,手术结束前30 min予羟考酮0.05 mg/kg。入手术室时(T0)、插管时(T1)、拔管结束时(T2)和出手术室时(T3)4个时点,记录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及苏醒期躁动评分。苏醒即刻、苏醒后30 min、苏醒后2 h、苏醒后4 h、苏醒后8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记录术后1周内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0时点两组MAP、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1、T2、T3时点羟考酮组MAP、心率均显著低于芬太尼组(均P<0.05)。羟考酮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苏醒期躁动评分均显著低于芬太尼组(均P<0.05)。苏醒后2 h、苏醒后4 h羟考酮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芬太尼组(均P<0.05)。羟考酮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芬太尼组(24.19%比40.98%,χ^(2)=3.950,P=0.047)。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患者采用羟考酮镇痛,患者苏醒情况较好,术后疼痛减轻,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刘婷玉张美娟梁轩胡海立
关键词:羟考酮鼻中隔矫正术鼻内镜疼痛
突触蛋白-I磷酸化在herkinorin减轻新生小鼠皮层神经元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cPKCγ的关系
2020年
目的评价突触蛋白-Ⅰ(synapsin-Ⅰ)磷酸化在herkinorin减轻新生小鼠神经元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经典型蛋白激酶Cγ(cPKCγ)的关系。方法原代培养新生cPKCγ^+/+和cPKCγ^-/-C57BL/6J小鼠皮层神经元,培养7 d,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种神经元各分为3组(n=5):对照组(C组)、氧糖剥夺-复氧复糖组(OGD/R组)和herkinorin组(H组)。采用氧糖剥夺1 h、复氧复糖24 h的方法制备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损伤模型。H组于氧糖剥夺即刻加入herkinorin 10μmol/L,孵育1 h,氧糖剥夺结束时洗脱。复氧复糖24 h时收集神经元,采用MTT法检测神经元存活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神经突起数量及树突长度。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神经元synapsin-Ⅰ和磷酸化synapsin-Ⅰ(p-synapsin-Ⅰ)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OGD/R组和H组cPKCγ^+/+小鼠和cPKCγ^-/-小鼠神经元存活率降低,神经突起数量减少,树突长度缩短,神经元p-synapsin-Ⅰ表达下调(P<0.05);与OGD/R组比较,H组cPKCγ^+/+小鼠神经元存活率增加,神经突起数量增多,树突长度增长,神经元p-synapsin-Ⅰ表达上调(P<0.05),H组cPKCγ^-/-小鼠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KCγ^+/+小鼠和cPKCγ^-/-小鼠3组间神经元synapsin-Ⅰ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rkinorin可通过降低cPKCγ膜转位水平,抑制synapsin-Ⅰ磷酸化,减轻新生小鼠皮层神经元氧糖剥夺-复氧复糖损伤。
梁轩舒洛娃奚春花鞠志海崔旭
关键词:突触蛋白类细胞低氧
不同心房颤动血栓危险度评分患者鼻内镜手术平均动脉压与局部脑氧饱和度变化的关系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不同心房颤动血栓危险度评分(CHA_(2)DS_(2)-VASc)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时MAP与局部脑氧饱合度(regional oxygen saturation,rSO_(2))的关系,及心房颤动患者rSO_(2)变化率与CHA_(2)DS_(2)-VASc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择期行全身麻醉鼻内镜手术的心房颤动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Ⅱ~Ⅲ级,性别不限,年龄>18岁,根据CHA_(2)DS_(2)-VASc分为低危组(L组,CHA_(2)DS_(2)-VASc≤2分)和高危组(H组,CHA_(2)DS_(2)-VASc≥3分)。分别于麻醉诱导前3 min(T_(0))、MAP较T_(0)降低10%(T_(1))和20%(T_(2))时,记录患者rSO_(2)和rSO_(2)变化率(ΔrSO_(2)%)。结果共纳入患者23例,L组13例,H组10例。与L组比较,H组年龄更大[(80.0±4.0)岁比(63.0±6.0)岁],T_(0)时MAP更高[(108.4±8.0)mm Hg比(88.4±11.2)mm Hg,1 mm Hg=0.133 k Pa],T_(2)时rSO_(2)更低[(61.2±3.8)%比(64.5±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_(2)时,两组术前CHA_(2)DS_(2)-VASc与ΔrSO_(2)%呈中度负相关(r=-0.495,P<0.05)。结论心房颤动患者行全身麻醉鼻内镜手术,当MAP降低超过20%时,术前CHA_(2)DS_(2)-VASc越高,术中rSO_(2)下降的幅度越大。
张美娟王陶然李梅梁轩
关键词:平均动脉压局部脑氧饱和度
氟比洛芬酯、曲马多应用于糖尿病人眼底手术的观察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及曲马多在糖尿病(DM)患者眼科手术中的镇痛和镇静作用。方法:选取DM患者眼底择期手术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55~82岁,平均(68±14)岁。随机分为两组:A组(氟比洛芬酶组)20例,术前10分钟静推氟比洛芬酯100mg;B组(曲马多组)20例,术前10分钟静推曲马100mg。观察在术中的镇痛、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B两组显示:两种药物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但曲马多的消化道反应明显高于氟比洛芬酯。结论:氟比洛芬酯及曲马多镇痛效果良好,可安全的用于DM患者术中镇痛镇静。
郭玉良孙永兴陈志勇梁轩李天佐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曲马多
条件恐惧实验用于评价阿尔茨海默病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性别差异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条件恐惧(fear conditioning, FC)实验用于评价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的性别差异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D转基因模型小鼠与野生型小鼠(C57BL/6)交配后的子代小鼠20只,按性别分笼养殖至6月龄,采用FC实验研究6月龄AD转基因小鼠认知障碍的性别差异,并与Morris水迷宫、Barnes迷宫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AD小鼠在Morris水迷宫和Barnes迷宫的训练和测试中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C实验显示:第3天的环境测试中,雌性AD小鼠的静止时间(42.8 s,6.4~120.0 s)明显长于雄性AD小鼠(3.1 s,0~17.4 s),声音测试中,雌性AD小鼠的静止时间(117.7 s,80.4~158.9 s)明显长于雄性AD小鼠(91.0 s,57.4~118.4 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第7天的环境测试中,雌性AD小鼠的静止时间(30.3 s,1.5~57.2 s)明显长于雄性AD小鼠(5.4 s,0~31.6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仅在第7天的声音测试中,雌性与雄性AD小鼠的静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认知障碍的性别差异确实存在于老年AD转基因小鼠中,并且FC实验最适用于测试AD小鼠的认知障碍。
李芸梁轩王古岩李天佐
关键词:认知功能障碍性别差异
一种用于舒缓情绪的情景匹配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舒缓情绪的情景匹配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对象的初始体征数据和基础信息;根据初始体征数据和基础信息确定目标对象的初始情绪特征;根据目标对象的初始情绪特征确定第一目标情景,控制目标对象佩戴...
赵美一王古岩梁轩李铭
可弯喉罩应用于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手术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可弯喉罩在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手术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行鼻内镜手术的成年非肥胖鼻窦炎患者1381例,分为插管组和喉罩组,共匹配出35对。记录入室(T1)、插管后(T2)、手术开始(T3)、拔管时(T4)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脉搏氧饱和度;插管后、手术开始5分钟、手术开始30分钟和手术结束时气道峰压;术中麻醉药用量;拔管时间;麻醉恢复室入室和出室评分、不良事件。结果喉罩组T2、T3和T4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术中瑞芬太尼使用量、拔管时间和拔管时呛咳发生率低于插管组,入室评分高于插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脉搏氧饱和度和出室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可弯喉罩用于非肥胖鼻窦炎患者的鼻内镜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施东婧王古岩纪方梁轩刘飞红裴春明奚春花
关键词:插管法气管内鼻窦炎
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与腹横筋膜阻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比较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orum block, QLB)和腹橫筋膜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 TAPB)对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患者100例,采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对照表分为腰方肌阻滞组(Q组,46例)和腹橫筋膜阻滞组(T组,41例)。全身麻醉前,Q组接受双侧QLB,分别给予0.25%罗哌卡因20 ml,T组行双侧TAPB,分别给予0.25%罗哌卡因20 ml。记录患者术后2、12、24、72 h静息及活动时内脏痛VAS评分和切口痛VAS评分,记录术后24 h吗啡用量、自控镇痛首次推注时间、患者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记录患者术中瑞芬太尼药物用量、PACU时长,记录患者局部麻醉药中毒反应、穿刺部位感染、下肢无力或麻痹、内脏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1个月随访患者,记录最近1周患者的平均VAS疼痛评分。结果:87例患者完成试验。Q组术后24 h吗啡用量低于T组( P<0.05),自控镇痛首次推注时间长于T组( P<0.05),术后2、12、24 h静息和活动时内脏痛VAS评分低于T组( P<0.05),术后24 h静息时切口痛VAS评分低于T组( P<0.05),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早于T组( 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与TAPB比较,QLB的术后镇痛时间更长,对于内脏痛的镇痛效果更佳,缩短术后患者排气及排便时间,具有促进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术后恢复的效果。
孙艳霞梁轩柴芳李宇涵
关键词:术后镇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