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爱军

作品数:29 被引量:82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动脉瘤
  • 12篇颅内
  • 9篇手术
  • 9篇出血
  • 8篇颅内动脉
  • 8篇颅内动脉瘤
  • 6篇蛛网膜
  • 6篇蛛网膜下
  • 6篇蛛网膜下腔
  • 6篇蛛网膜下腔出...
  • 6篇网膜
  • 6篇下腔出血
  • 6篇显微手术
  • 6篇膜下
  • 5篇动脉
  • 4篇手术治疗
  • 3篇血管
  • 3篇微透析
  • 3篇细胞
  • 3篇显微手术治疗

机构

  • 28篇江西省人民医...
  • 3篇南昌大学
  • 1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9篇梁爱军
  • 21篇万登峰
  • 12篇习斌
  • 9篇张建中
  • 5篇高子云
  • 4篇冷景兴
  • 4篇孙卫
  • 4篇刘健民
  • 3篇钟凤英
  • 3篇何锦华
  • 3篇向晖
  • 2篇贺建雄
  • 2篇古金海
  • 2篇曹文峰
  • 2篇刘琳
  • 1篇蔡学菊
  • 1篇邓志峰
  • 1篇杨晓兰
  • 1篇张鸿祺
  • 1篇杨小兰

传媒

  • 5篇江西医药
  • 2篇实用临床医学...
  • 2篇实用心脑肺血...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微创医学
  • 1篇中华脑科疾病...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euroformE Z支架在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中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EZ支架在颅内动脉瘤栓塞中的病例的疗效,总结其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我科采用EZ支架辅助栓塞的3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效果、手术技巧及随访情况。结果 32例动脉瘤,均通过...
梁爱军杨宇万登峰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栓塞
文献传递
高级别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
目的:高级别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通常具有一个不良的神经功能预后。然而,有文献报道,在针对高级别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生存分析中发现,有部分患者能在手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后获得良好的神经功能恢复,因此,在本次研...
朱荣岚周朝阳万登峰梁爱军杨宇习斌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
文献传递
AMR监测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偏侧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行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我科在异常肌反应(abnormal muscle response,AMR)监测下行MVD手术治疗35例HFS,将其设为治疗组。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未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行MVD手术治疗36例HFS,将其设为对照组。2组男女比例,年龄,病程,病患侧别,既往接受药物治疗的比例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研究组术中AMR波消失30例,AMR波未消失5例。术后2周治疗组治疗有效率稍低于对照组,术后1年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11.4%),低于对照组13例(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S患者行MVD术中,根据AMR监测结果,有助于判断责任血管,保护面神经,前庭蜗神经,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张建中罗维桂淑珍向晖李成宇梁爱军周朝阳朱荣岚万登峰
关键词:面肌痉挛神经电生理监测异常肌反应微血管减压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2例,开颅手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术前、术后12h、24h、7d观察颅内压(ICP)及血糖变化,伤后3~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判断预后。结果治疗组ICP、血糖在术后24h、7d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前、术后12h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亚低温治疗组疗效好,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可降低伤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患者的预后疗效。
习斌万登峰梁爱军钟凤英
关键词:亚低温颅脑损伤颅内压血糖
开颅手术治疗小脑后下动脉中段梭形动脉瘤一例被引量:4
2015年
患者男,40岁,因突发头痛伴呕吐24 d于2014年6月19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5月26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以后枕部、颈部为主的炸裂样疼痛,并且伴有恶心、呕吐,无肢体抽搐、昏迷、大小便失禁。在当地医院行头部CT检查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侧脑室出血、三脑室出血、四脑室出血(图1a^1c);急诊行全脑DSA检查提示左侧小脑后下动脉中段(延髓后段)动脉瘤。
梁爱军张鸿祺胡鹏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小脑后下动脉梭形动脉瘤
EphB4、EphrinB2和HIF-1α在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5年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Eph)B4、Eph受体相互作用蛋白(Ephrin)B2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120例脑星形细胞瘤组织标本(病例组)和20例脑白质组织标本(对照组)的EphB4、EphrinB2和HIF-1α表达水平。结果病例组EphB4、EphrinB2和HIF-1α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病理分级Ⅲ—Ⅳ级、临床表现有出血及坏死的EphB4、EphrinB2和HIF-1α阳性表达率均显著增加(P<0.05)。EphB4、EphrinB2表达水平与HIF-1α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0.483、0.486,均P<0.05)。结论 EphB4、EphrinB2和HIF-1α在脑星形细胞瘤中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EphB4与EphrinB2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张建中翁红林梁爱军万登峰
关键词:脑星形细胞瘤
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并发脑内血肿的显微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并发脑内血肿患者的显微手术治疗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01-2012-01来我院治疗的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并发脑内血肿患者36例,均进行显微手术治疗,并随访8~12个月,平均(10.3±0.3)个月,观察患者术后结局、并发症情况及预后.结果 36例患者中,动脉瘤夹闭29例,动脉瘤夹闭结合包裹处理6例,仅单侧动脉瘤夹闭处理1例;随访结果:癫(癎)1例,失语4例,偏瘫8例;根据哥斯拉量表评分,重度残疾4例,中度残疾5例,恢复良好27例.结论 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合并脑内血肿患者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梁爱军
关键词:动脉瘤脑内血肿显微手术
凯纷注射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头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凯纷注射液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头痛的效果。方法选择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A组采用甘露醇脱水、止血芳酸止血、尼莫地平减轻血管痉挛及口服安定镇静等常规治疗;B组在进行采用常规治疗同时,将凯纷注射液用生理盐水稀释到0.1%以5ml为负荷计量,2ml/h为维持量持续静脉泵入。分别在治疗后第1d,2d,3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头痛程度显著减轻,但B组减轻的程度比A组更加显著。结论凯纷注射液可以显著地减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头痛的程度。
周绪锋张明生梁爱军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蛛网膜下腔出血疼痛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效果观察
2021年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的效果。方法选择65例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显微手术治疗。根据动脉瘤的部位选择相应的手术入路,并以瘤颈直接夹闭术、瘤颈瘤体塑形夹闭术、微小动脉瘤包裹术作为处理微小动脉瘤的方法,统计所有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访1个月评估患者预后。结果65例微小动脉瘤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血管痉挛1例,穿刺部位血肿2例,无动脉瘤破裂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4.62%(3/65);术后随访1个月,65例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分级为Ⅰ级1例、Ⅱ级1例、Ⅲ级15例、Ⅳ级32例、Ⅴ级16例。结论显微手术是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应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并根据动脉瘤的形状、部位、质地选择合理的处理方式。
梁爱军杨宇万登峰
关键词:颅内微小动脉瘤显微手术手术入路预后
RediAnt三维定位结合双平面相交法指导颅内血肿穿刺的简易精准定位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RediAnt三维定位结合双平面相交法指导颅内血肿穿刺的简易精准定位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10月就诊于江西省人民医院的90例自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CT扫描测量法定位,立体定向组采用立体定向框架辅助定位,试验组采用基于RediAnt三维定位结合双平面相交法指导的颅内血肿穿刺引流的定位。比较三组穿刺偏差距离、穿刺相关并发症、引流管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预后。结果:试验组穿刺偏差距离、引流管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和立体定向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和立体定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立体定向组穿刺偏差距离、引流管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预后优于对照组和立体定向组,而立体定向组预后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diAnt三维定位结合双平面相交法指导颅内血肿穿刺可提高穿刺准确性,改善患者预后,缩短住院时间。
习斌罗帷胡少波付杰平肖翔梁爱军聂聪
关键词:颅内血肿穿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