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有峰
- 作品数:32 被引量:204H指数:9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促红细胞生成素与心肌缺血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9年
-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造血细胞生长因子,主要用于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的贫血,最近的研究表明其具有多种非促造血方面的细胞保护作用,包括抗细胞凋亡、促血管生成作用等,可在心脏缺血性疾病中发挥心肌细胞保护作用,这些作用可能是其能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学基础。
- 梁有峰王爱玲
-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细胞凋亡血管生成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脏保护作用
- 2011年
- 目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造血细胞生长因子,主要用于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的贫血,最近的研究表明其具有多种非促造血方面的细胞保护作用,包括抗细胞凋亡、促血管生成作用等,可在心脏缺血性疾病中发挥心肌细胞保护作用,这些作用可能是其作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学基础。本研究旨在观察EPO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实验采用标准化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制作的方法复制大鼠心梗模型,即大鼠全麻、无创呼吸支持的条件下,开胸并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以此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所有心梗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即EPO组和对照组,EPO组大鼠采用腹腔注射方法给予EPO(3 000 u/kg),共3d(术前1 d、当天、后1 d),对照组大鼠相同的时间点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术后7 d各组随机选取5只大鼠,尾静脉抽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的含量。术后28 d后经右颈总动脉插管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价大鼠心功能;通过梗死周围心肌组织Ⅷ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调亡蛋白Bcl-2、Bax免疫组化染色,借以评价EPO对大鼠心肌梗死后毛细血管和调亡蛋白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试验过程中,共死亡7只,其中麻醉死亡1只,胸壁大血管损伤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2只,前降支动脉结扎后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死亡1只,术后因心衰死亡、肺部感染等原因死亡3只。免疫组化实验研究显示,EPO组大鼠血清TNF-α、IL-6水平降低(P<0.05);EPO干预后,梗死周围心肌组织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P<0.05),Bcl-2/Bax值显著增高;梗死周围区心肌组织毛细血管密度明显增加(6.3±0.7,4.6±0.9个/视野,P<0.05),血流动力学指标LVSP、+dp/dtmax明显升高而LVEDP、-dp/dtmax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给予EPO,其可通过促进梗死周围区域毛细血管形成、抑制梗�
- 梁有峰王爱玲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后促红细胞生成素心脏保护作用造血细胞生长因子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冠状动脉前降支
- 血清Hcy、hsCRP及UA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探讨患者血清尿酸(U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一定时间内就诊的患者156例,检测血清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应用血管外超声检测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依据超声检测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特点分成3组。比较3组之间血清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差异性以及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关性。结果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血脂、血肌酐、尿素氮等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别具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并且血清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程度呈正比关系。结论血清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判断与防治AS发生和发展的指标。
- 梁有峰潘文博钟万生
- 关键词:尿酸高敏C反应蛋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 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生存率和肝肾功能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究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患者生存率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2020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APP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常规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26例),将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34例)。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服毒量、中毒至就诊时间及血百草枯水平)、治疗期间并发症及生存情况(肾功能衰竭、中毒性心肌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肺纤维化)、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动脉血气指标、肝肾功能指标及炎症反应指标并分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14 d生存率及14 d内死亡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氧分压(PaO_(2))、血乳酸(Lac)、碱剩余(BE)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二氧化碳分压(PaCO_(2))、AST、ALT、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IL-18、IL-6、降钙素原(PCT)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4 d后PaO_(2)、Lac、BE水平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aCO_(2)、AST、ALT、BUN、SCr、TBil、IBil、IL-18、IL-6、PCT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可降低APP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短期生存率,恢复患者肺功能与氧合水平,减轻肝肾功能损害,抑制炎性反应。
- 徐凤万俊梁有峰
- 关键词:血必净乌司他丁急性百草枯中毒肝肾功能
- 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分析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DHF)发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57例临床诊断为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生化检查、B型脑钠肽(BNP)水平测定、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全胸片等检查,对DHF患者的BNP水平、心超特点以及基础疾病进行分析。结果 DHF患者的BNP水平明显增高,平均值为594.7pg/mL(正常值<100 pg/mL),心脏超声特点为左心房明显增大占84.2%,平均值为44.6 mm,肺动脉压升高占71.9%,平均值48.5mmHg,室间隔肥厚的患者占19.3%,平均值10.4 mm,左室后壁增厚占8.7%,平均值9.7 mm,LVEF大致正常;心电图检查房颤占56.1%,所患基础疾病:心房颤动、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分别占56.1%、66.7%、47.3%和21.1%。结论心房颤动、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可能是发生DHF的主要病因,心超检查和BNP水平监测、心电图检查是诊断DHF的重要手段。
- 潘文博梁有峰钟万生丁汝跃刘圣好盛春梅樊宗成陈东程小兵
- 关键词:心力衰竭舒张性老年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 目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造血细胞生长因子,主要用于治疗多种原因所致的贫血,最近的研究表明其具有多种非促造血方面的细胞保护作用,包括抗细胞凋亡、促血管生成作用等,可在心脏缺血性疾病中发挥心肌细胞保护作用,这些作用可能是其...
- 梁有峰
-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心肌梗塞血流动力学血管生成
- 文献传递
- 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分布宽度、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房颤的关系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以及其与房颤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9月于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房颤患者60例纳入房颤组,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44~82(67.2±12.1)岁;同期住院的窦性心律患者60例纳入对照组,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45~82(65.2±10.2)岁。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RDW、PDW,ELISA测定hs-CRP,心脏超声测定左房内径(LAD)、左室内径(LVD)、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两组性别比、年龄、合并疾病比例和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房颤组RDW、PDW、hs-CRP以及LA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RDW(OR=1.070,95%CI:1.015~1.121)、PDW(OR=1.050,95%CI:1.019~1.082)、LAD(OR=1.064,95%CI:1.021~1.098)是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s-CRP、RDW和PDW在房颤患者中均升高,且为房颤发病的危险因素。
- 程小兵罗娟娟陈燕潘文博钟万生陈东刘圣好丁汝跃盛春梅梁有峰樊宗成陈清理
- 关键词:红细胞分布宽度高敏C反应蛋白左房内径血小板分布宽度
-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有相关性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我院心内科住院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278例,根据Gensini评分法将其分为冠状动脉狭窄轻度组(76例)、中度组(109例)和重度组(93例)。常规检测各组血浆Hcy水平,以及进行24h动态心电监测,并记录HRV指标,分析比较各组间HRV指标和血浆Hcy水平的差异以及分析HRV和血浆Hcy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Hcy水平随着Gensini评分值升高而升高,轻、中、重度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SDNN、SDANN、r MSSD、PNN50、LF/HF等参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冠脉病变程度的加重,HRV指标数值逐渐降低;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DNN,SDANN,r MSSD,p NN50,LF/HF与Gensini评分值呈负相关(均P<0.05),Hcy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P=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Hcy、HRV是加重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冠心病患者HRV及血浆Hcy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有相关性。
- 周琪梁有峰丁汝跃张艳涂吟
-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同型半胱氨酸冠状动脉疾病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治疗组大鼠(n=20)采用腹腔注射方法给予EPO(3000U/kg),共3d(术前1d、当天、后1d),对照组大鼠(n=20)相同的时间点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术后7d各组随机选取5只大鼠,尾静脉抽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含量。术后28d后经右颈总动脉插管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组织Ⅷ因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凋亡蛋白Bcl-2、Bax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相比对照组,治疗组大鼠血清TNF-α、IL-6水平降低(P<0.05);EPO干预后,心肌组织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表达下调(P<0.05),Bcl-2/Bax值显著增高;梗死周围区毛细血管密度明显增加(4.3±0.7)个/视野,(3.6±0.9)个/视野,P<0.05),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室收缩压、左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明显升高,而左室舒张末压、左室压力最大下降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EPO通过促进毛细血管形成、抑制梗死周围区炎症反应及减少心肌细胞凋亡而达到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的作用。
- 梁有峰王爱玲王静沈丰强
- 关键词:心肌梗塞红细胞生成素血管生成
- 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清sST2、Hcy和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使用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的治疗效果。方法老年CHF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分别予以沙库巴曲缬沙坦、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两组均进行3个月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收缩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运动耐量[6 min步行距离(6MWD)、Borg评分]、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并统计两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更高(P<0.05)。治疗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NT-proBNP、LVESD水平和Borg评分显著更低(P<0.05),LVEF、6MWD显著更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血清sST2、Hcy和hs-CRP、IL-6水平显著更低(P<0.05)。观察组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达格列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CHF患者疗效显著,可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MACE发生率。
- 徐凤梁有峰冯俊程景林万俊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