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桑晓光

作品数:3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冬小麦
  • 3篇籽粒
  • 3篇籽粒产量
  • 3篇小麦
  • 3篇利用效率
  • 2篇水分
  • 2篇水分利用
  • 2篇水分利用效率
  • 2篇耗水
  • 2篇耗水特性
  • 1篇氮素
  • 1篇深松
  • 1篇硫素
  • 1篇

机构

  • 3篇山东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桑晓光
  • 2篇王东
  • 1篇满建国
  • 1篇谷淑波
  • 1篇于振文
  • 1篇周杰
  • 1篇王杰
  • 1篇鹿莹
  • 1篇相昌芬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类型冬小麦氮、硫积累分配及利用效率的差异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揭示不同类型冬小麦氮、硫积累、分配与利用规律及对氮、硫肥反应的差异。【方法】在田间条件下,连续3年先后选用13个高产品种,采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冬小麦氮、硫利用效率类型的划分,并在0—20cm土层土壤水解氮含量92.2mg·kg-1、有效硫含量42.4mg·kg-1的地力条件下,研究不同类型冬小麦在不同氮、硫施用量下,氮素和硫素含量、积累量、收获指数、籽粒产量的差异及其与氮素利用效率和硫素利用效率的关系。【结果】结果表明,冬小麦的氮素利用效率与硫素利用效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依据品种间氮素利用效率和硫素利用效率的差异,将供试品种划分为氮低效硫低效组、氮中效硫中效组和氮高效硫高效组。氮低效硫低效组小麦品种植株含氮量和含硫量一般高于氮中效硫中效组和氮高效硫高效组品种,氮素收获指数和硫素收获指数则小于氮中效硫中效组和氮高效硫高效组品种。在24kg·hm-2施氮水平下施硫,氮高效硫高效组和氮中效硫中效组品种植株含氮量显著提高,氮素积累量、硫素积累量和产量显著增加;氮低效硫低效组品种与氮高效硫高效组和氮中效硫中效组品种相比,施硫处理氮素积累量的增加量较小,而氮素收获指数降低的幅度较大,产量显著降低。在240kg·hm-2施氮水平下施硫,氮高效硫高效组品种植株含氮量和含硫量仍显著提高,氮素和硫素积累量显著增加,但氮素和硫素收获指数及产量无显著变化,氮硫利用效率显著降低;氮中效硫中效组和氮低效硫低效组品种氮素和硫素积累量无显著变化,多数品种的氮素和硫素收获指数亦无显著变化,产量和氮硫利用效率降低。【结论】冬小麦产量形成需硫量的相对高低与需氮量一致,氮素利用效率与硫素利用效率可以协同提高。在保持植株一定氮素和硫素积累量的基础上,通过提高氮素和硫素
王东桑晓光周杰满建国谷淑波王杰相昌芬鹿莹
关键词:冬小麦氮素硫素利用效率籽粒产量
深松镇压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本试验选用高产小麦品种济麦22,以耕作方式为主区,测墒深度为副区,补灌水平为副副区,研究深松镇压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耕作方式设五个水平,分别为:G1(旋耕+播种)、G2(深松+旋耕+播种)、G3(深松+旋耕...
桑晓光
关键词:水分利用效率籽粒产量冬小麦耗水特性
文献传递
测墒补灌条件下深松和耙压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为探索适于冬小麦高产节水的耕作模式,通过裂区试验,在小麦全生育期不灌溉、拔节期和开花期测墒补灌两种水分管理方式下,设置旋耕、深松+旋耕、深松+旋耕+耙压2遍共3种耕作方式,研究了测墒补灌条件下深松和耙压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能明显促进小麦拔节后对0-200cm土层土壤贮水的吸收,显著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与深松+旋耕处理相比,深松+旋耕+耙压2遍处理显著减少小麦播种至越冬前对土壤水分的消耗,在全生育期无灌水的条件下总耗水量减少,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在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测墒补灌条件下,深松+旋耕+耙压2遍处理小麦在拔节至开花期和开花至成熟期的阶段耗水量和日耗水量明显提高,籽粒产量显著增加,水分利用效率无显著变化。
桑晓光王东于振文
关键词:冬小麦深松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