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柴继侠

作品数:37 被引量:153H指数:7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教学
  • 8篇胚胎
  • 8篇胚胎学
  • 7篇组织学与胚胎...
  • 6篇蛋白
  • 6篇实验教学
  • 5篇教学方法
  • 5篇DREBRI...
  • 4篇神经元
  • 4篇突触
  • 4篇系统性红斑
  • 4篇系统性红斑狼...
  • 4篇细胞
  • 4篇小鼠
  • 4篇狼疮
  • 4篇红斑
  • 4篇红斑狼疮
  • 4篇APP/PS...
  • 3篇肾损
  • 3篇肾损伤

机构

  • 34篇蚌埠医学院
  • 5篇复旦大学上海...
  • 5篇蚌埠医学院第...
  • 4篇蚌埠医学院第...
  • 3篇浙江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附...

作者

  • 37篇柴继侠
  • 15篇李徽徽
  • 14篇王元元
  • 14篇周艳梅
  • 13篇贺文欣
  • 5篇李瑞锡
  • 5篇齐琦
  • 5篇彭裕文
  • 4篇孙美群
  • 4篇刘铜
  • 4篇谢长好
  • 4篇尹海燕
  • 4篇胡小冬
  • 4篇于剑锋
  • 3篇于影
  • 3篇陈明军
  • 3篇汪华学
  • 3篇高琴
  • 3篇江从军
  • 3篇陆杨

传媒

  • 4篇齐齐哈尔医学...
  • 4篇蚌埠医学院学...
  • 4篇神经解剖学杂...
  • 3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组织化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基础医学教育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和突触小泡蛋白在神经元成熟过程中的分布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和突触小泡蛋白(SYP)在原代培养不同时间神经元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原代培养3 d(3DIV)、7DIV和14DIV大脑皮层神经元内的PSD95和SYP的表达。结果 PSD95在3DIV时主要分布在神经元胞体;7DIV时分布在胞体、突起末端和分支处;14DIV时分布在胞体和呈斑点状分布在神经元突起上。SYP在3DIV时无明显表达,7DIV时分布在神经元细胞核内,14DIV时分布在细胞核内和呈斑点状分布在突起上。结论随着培养神经元和突触的发育至成熟,PSD95和SYP最初主要位于神经元胞体和细胞核内,最终大都呈斑点状密集分布在突起上。表明PSD95和SYP虽产生部位不同,但最终都与突触的形成和成熟密切相关。
柴继侠王元元李徽徽贺文欣邹维艳周艳梅胡小冬柴强
关键词:神经元突触细胞培养
组织学与胚胎学微课选题被引量:1
2016年
通过把握选题原则和分型,合理有效地进行微课选题,将微课运用于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不但能丰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开拓学生的学科视野,进一步在创新环境下探索医学生的培养途径。
贺文欣李徽徽齐琦柴继侠王元元杨小迪
关键词:组织学与胚胎学
脓毒症大鼠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及核因子-κB的表达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时大鼠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以及核因子-κB(NF-κB)在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盲肠结扎穿孔组(CLP组),各18只。CLP组大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脓毒症动物模型,Sham组除不结扎穿孔盲肠外,其余处理同脓毒症组。分别于造模后6、12和24 h观察各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的变化及肾脏组织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脏组织中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相同时间点Sham组比较,CLP组6~12 h HR、MAP明显升高(P<0.01和P<0.05),24 h MAP降低(P<0.01)。与相同时间点Sham组比较,CLP组6~24 h BUN均升高(P<0.05~P<0.01),24 h Cr明显升高(P<0.01)。CLP各组大鼠肾小体中血管球淤血、皱缩,肾小囊腔扩大,且随病程延长,淤血、皱缩的血管球增多,且伴有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和坏死。Sham组NF-κB位于细胞质中,着色浅;CLP组NF-κB移位进入细胞核,着色加深。结论:随脓毒症病程的延长,大鼠肾脏结构和功能损伤加重。NF-κB在细胞核内的高表达提示NF-κB的活化可能是促进肾脏结构和功能损伤的重要因素。
李徽徽汪华学柴继侠于影叶红伟高琴陈晓蓉
关键词:脓毒症盲肠结扎穿孔急性肾损伤核因子-ΚB
甘草酸对MRL/lpr小鼠狼疮性肾炎的治疗作用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甘草酸对MRL/lpr小鼠狼疮肾炎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RL/lpr狼疮小鼠随机分为MRL/lpr组、MRL/lpr+地塞米松(1.5 mg/kg)组,MRL/lpr+甘草酸(20 mg/kg)组,MRL/lpr+甘草酸(40 mg/kg)组,每组10只;野生型正常对照组C57BL/6小鼠10只。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尿酸(UA)与肌酐(Cr)含量,各组小鼠血清及肾脏组织中IL-1β、IL-6、TNF-α炎症因子水平;采用HE染色法检测肾脏病理改变;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小鼠脾脏NLRP3、ASC、Caspase-1、IL-1β、p-NF-κB、NF-κB、p-IκBα、IκBα蛋白的表达。结果甘草酸能显著降低血清尿酸、肌酐含量;减少血清及肾脏IL-1β、IL-6、TNF-α炎症因子表达,改善肾脏病理改变;并能显著抑制NLRP3、ASC、Caspase-1、IL-1β、p-NF-κB、p-IκBα表达。结论甘草酸对MRL/lpr狼疮小鼠肾脏起到保护作用。
王元元李洪涛陆杨贾孝云李杨磊陈升柴继侠张佳佳刘东谢长好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甘草酸肾脏炎症
滤泡辅助性T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T follicular helper cells,Tfh)的表达变化,探讨Tfh细胞在SLE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2例SLE患者和28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Tfh细胞的表达水平,以及CD3^+T细胞、CD4^+T细胞、CD3^+CD4^+CXCR5^+T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 SLE患者组外周血Tfh细胞百分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T细胞百分率、CD3^+CD4^+T细胞百分率及CD3^+CD4^+CXCR5^+T细胞百分率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Tfh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可能在其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王元元陆杨唐洁查成柴继侠贺文欣胡小冬谢长好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滤泡辅助性T细胞流式细胞术
提高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探索被引量:8
2015年
通过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在教学时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学方法,不但能丰富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而且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卓越人才。
李徽徽柴继侠孙美群贺文欣齐琦王元元
关键词: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教学方法
对分课堂在组织学与胚胎学免疫系统等实验教学中的探索被引量:9
2018年
为了改善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的现状,提高医学生的整体素质,尝试对分课堂在组织学与胚胎学免疫系统等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结果显示,传统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基础上使用对分课堂,可以提高医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医学生对专业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深入思考等。对分课堂的实施,能锻炼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医学生知识归纳总结能力,语音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医学生责任意识和尊重他人的素养等,最终提高医学生的整体素质。
柴继侠贺文欣周艳梅胡小冬王元元管俊昌
关键词: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免疫系统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PD-1的表达和意义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上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1例SLE患者和38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面PD-1表达水平,比较SLE稳定组、活动组和健康对照组以及狼疮肾炎组和无狼疮肾炎组之间CD4^+和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的百分比,并分析其与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数据的相关性。结果 SLE活动组CD4^+T细胞PD-1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和不活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活动组、稳定组CD8^+T细胞PD-1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狼疮肾炎患者CD4^+PD-1^+和CD8^+PD-1^+T细胞分别高于无狼疮肾炎患者(P<0.01)。SLE患者中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核小体抗体阳性组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PD-1表达水平均高于对应阴性组。SLE患者CD4^+和CD8^+T细胞PD-1表达百分率与SLE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与补体C3呈负相关。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PD-1表达异常,与SLEDA1和自身抗体产生有明确的相关性。
王元元谢长好孙美群柴继侠周艳梅陈勇唐洁李柏青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PD-1CD4+T细胞CD8+T细胞
PBL在我校《人体结构与功能学》中的开展和效果评价
2014年
PBL是指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目前越来越多应用到高等医学教育中。我校紧跟时代步伐,在多个专业中开展PBL。本文作者通过这几年参与PBL的整个过程,谈谈我校PBL在《人体结构与功能学》中的开展过程和效果评价。
柴继侠王元元贺文欣尹海燕周艳梅李徽徽
Wnt通路信号蛋白β-catenin和GSK-3β在孤独症模型大鼠脑中表达的变化被引量:13
2009年
为探讨Wnt信号通路在孤独症发病中的作用,我们检测了Wnt信号通路中的两个关键信号蛋白分子β-catenin和GSK-3β在不同年龄阶段孤独症模型大鼠前额叶皮层,海马及小脑中的表达,同时对小脑进行了GSK-3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显示:孤独症模型动物的上述三个关键脑区内,β-catenin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GSK-3β的表达水平则明显降低;小脑内GSK-3β免疫反应阳性Purkinje细胞也明显减少。这些结果表明,孤独症模型大鼠脑内的Wnt信号通路信号传导亢进,而亢进的结果可能正是导致已知的孤独症脑内神经元发育异常的原因之一。由此提示:Wnt信号通路在孤独症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陈明军于剑锋柴继侠徐理王中平李瑞锡彭裕文
关键词:Β-CATENINGSK-3前额叶皮层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