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嗜铬
  • 3篇嗜铬细胞
  • 3篇嗜铬细胞瘤
  • 3篇细胞
  • 3篇细胞瘤
  • 2篇血压
  • 2篇肾上腺
  • 1篇血糖
  • 1篇血糖浓度
  • 1篇血压升高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泵
  • 1篇胰岛素泵治疗
  • 1篇胰岛素治疗
  • 1篇中毒
  • 1篇入院
  • 1篇入院后
  • 1篇神经嵴
  • 1篇肾上腺嗜铬细...

机构

  • 5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5篇查孝娟
  • 4篇邹大进
  • 1篇宋丹丹
  • 1篇郑龙轶
  • 1篇徐陆冉

传媒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泵友须知二三事
2010年
胰岛素泵治疗是采用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岛素输入装置,通过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方式,模拟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从而控制高血糖的一种胰岛素治疗方法。胰岛素泵原则上适用于所有需要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对于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伴有严重循环障碍的高血糖者,不推荐使用。
查孝娟邹大进
关键词:胰岛素泵治疗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胰岛素治疗酮症酸中毒分泌模式
意外发现的42例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征被引量:1
2011年
分析长海医院2001年至2009年诊断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后4年中意外发现的嗜铬细胞瘤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前5年,并且42例意外发现该病患者的高血压发生率、血压发作时最高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有疑似症状患者。
郑龙轶邹大进查孝娟
痤疮严重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及经非那雄胺片治疗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通过对痤疮患者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将痤疮与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总结,并对非那雄胺片治疗不同程度痤疮的疗效进行比较,为痤疮有效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对166例痤疮患者进行性别、年龄、家族史、BMI、皮损分值与痤疮严重程度等资料的搜集,分析上述各因素与痤疮严重程度的关系,记录非那雄胺片对不同程度痤疮的疗效。结果:166例患者中女性140例(84.34%),男性26例(15.66%);年龄11~59岁;(平均25.19±8.07岁);4例(2.41%)为初次发病,162例(97.59%)既往有痤疮病史;随着年龄升高轻度痤疮患者的比例升高,中重度痤疮以16~25岁为主;BMI18.5~23.9组不同严重程度痤疮患者BMI差异显著(P〈0.05);痤疮I度、II度严重患者,无家族史的例数较多,而III度严重患者有家族史的例数较多(P〈0.05);痤疮I度严重组中,治疗4、12周及痤疮II、III度严重组治疗4、8、12周时的皮损综合分值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1),治疗后皮损综合分值明显减低;痤疮I度、II度、III度严重组好转率分别为47.2%、62.9%、64.0%,三组好转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复发率分别为:16.7%、15.2%、4.0%,三组复发程度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痤疮患者的初发年龄男性平均17岁,女性平均20岁,随着年龄增长痤疮以轻度为主;轻中度痤疮患者多不伴有家族史,而重度痤疮患者多有家族史;非那雄胺片可有效抑制不同严重程度的痤疮的复发,在治疗过程中,其对中重度痤疮的疗效优于轻度痤疮。
徐陆冉邹大进查孝娟宋丹丹
关键词:痤疮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9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嗜铬细胞瘤是由神经嵴起源的嗜铬细胞产生的肿瘤,该肿瘤可以合成、储存和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CA),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候群,如持续性或阵发性血压升高、头痛、多汗、心悸等。现对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1999—2009年诊治的98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
查孝娟邹大进
关键词: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儿茶酚胺血压升高神经嵴
嗜铬细胞瘤患者入院后及随访各因素的相关分析
研究背景: 嗜铬细胞瘤是由神经嵴起源的嗜铬细胞产生的肿瘤,该肿瘤可以合成、储存和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候群,如持续性或阵发性血压升高、头痛、多汗、心悸等。嗜铬细胞瘤发病率为2/100万,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
查孝娟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肾上腺肿瘤高血压血糖浓度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