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龙湘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作物遗传改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水稻
  • 2篇高秆
  • 2篇矮秆
  • 1篇穗颈
  • 1篇温敏核不育
  • 1篇温敏核不育系
  • 1篇核不育
  • 1篇核不育系
  • 1篇不育
  • 1篇不育系
  • 1篇长穗颈

机构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

  • 2篇林龙湘
  • 1篇张书标

传媒

  • 1篇核农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水稻长穗颈光温敏核不育系福eS1的变异性被引量:1
2010年
为了明确长穗颈光温敏核不育系福eS1生产过程中产生高秆株和矮秆株的原因,对高秆株和矮秆株的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和花粉育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福eS1的生产应用过程中会出现高杆和矮杆2种异型株,它们出现的频率分别约为9.3×10-5和2.1×10-5。高秆株的株高比福eS1显著提高,株高的增加主要由于倒一节间长、倒二节间长、倒三节间长等的显著提高;高秆株的抽穗期比福eS1提早3~5d。矮秆株的株高比福eS1显著降低,包穗严重,倒一节间长缩短,主要农艺性状与培矮64S相似。遗传分析表明,福eS1中的高秆株仍为原来的长穗颈基因所控制,而矮秆株的产生是由于eui基因发生了回复突变。高秆株在可育期的结实率较福eS1高,在不育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可育。结果表明,福eS1中的高秆株是由于其育性转换温度升高,使其在可育期结实好,不育期表现不同程度的可育,导致高秆。
林龙湘张书标
水稻长穗颈光、温敏核不育系福eS1的变异性研究
长穗颈光、温敏核不育系福eS1是采用e-杂交稻育种技术育成的第一个光、温敏核不育系,组配的杂交稻品种e福丰优11已通过江西、湖南、湖北等省的审定,进入生产应用阶段。然而,在近几年的福eS1种子生产过程中,发现福eS1群体...
林龙湘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