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虹君

作品数:10 被引量:66H指数:3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理学
  • 3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蛋白
  • 5篇蛋白质
  • 5篇白质
  • 4篇石墨
  • 4篇石墨烯
  • 3篇纳米
  • 2篇氧化石墨
  • 2篇氧化石墨烯
  • 2篇质谱
  • 2篇纳米材料
  • 2篇纳米金
  • 1篇蛋白质分析
  • 1篇蛋白质检测
  • 1篇蛋白质结合
  • 1篇蛋白质组
  • 1篇蛋白质组学
  • 1篇蛋白质组学研...
  • 1篇多反应监测
  • 1篇多孔
  • 1篇多孔材料

机构

  • 9篇军事医学科学...
  • 4篇北京蛋白质组...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10篇林虹君
  • 6篇钱小红
  • 5篇张养军
  • 4篇张爱红
  • 3篇张姣
  • 3篇卫军营
  • 2篇李楠楠
  • 2篇蔡耘
  • 2篇李佳斌
  • 2篇田芳
  • 1篇毛心丽
  • 1篇翟睿
  • 1篇周廉淇
  • 1篇王欢欢
  • 1篇张万军
  • 1篇秦伟捷
  • 1篇颜辉
  • 1篇焦丰龙
  • 1篇贾伟
  • 1篇郝斐然

传媒

  • 3篇生命的化学
  • 3篇色谱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质谱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 dual signal amplification and cost reduction modified ELISA strategy using graphene oxide sheets and gold nanoparticles functionalized with antibody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GST
As a classical immunoassay method,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1 is an effective,powerful and most ...
林虹君
文献传递
固相萃取材料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随着蛋白质组学的发展,蛋白质的分离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固相萃取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样品预处理技术,在对某些目标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中作用明显。与传统的液液萃取法相比,固相萃取可以提高分析物的回收率,操作简便、省时省力。萃取材料的选择对固相萃取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硅胶和磁性纳米材料是常用的萃取材料。石墨烯的出现为萃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我们简要综述了近年来固相萃取材料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张爱红林虹君
关键词:固相萃取蛋白质组学硅胶磁性纳米材料石墨烯
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在蛋白质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近年来,随着石墨烯的问世,石墨烯及其氧化物——氧化石墨烯在生命科学领域,尤其是蛋白质检测研究中的应用日趋增多。石墨烯以其大的比表面积、优异的生化性能使其发挥了传统材料不可替代的作用。综述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在电免疫检测、生物质谱分析以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做一展望。
张爱红张姣林虹君
关键词:石墨烯氧化石墨烯蛋白质检测
18O同位素标记定量肽段串联体蛋白质结合同位素稀释-多反应监测质谱的蛋白质绝对定量新方法被引量:2
2013年
建立了定量肽段串联体蛋白质(concatamers of Q peptides,QconCATs)结合18O同位素标记-多反应监测质谱的蛋白质绝对定量新方法。首先对QconCAT重组蛋白质进行了纯度表征,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表征结果表明重组蛋白质的纯度在99%以上,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3.4 kDa。对QconCAT重组蛋白质酶切后的肽段混合物进行质谱分析,并经pFind和pLabel软件处理,验证了目标肽段。还考察了QconCAT重组蛋白质的酶切效率和18O标记效率,并对QconCAT蛋白质结合18O标记-同位素稀释-多反应监测质谱方法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对腾冲嗜热厌氧菌(Thermoanaerobacter tengcongensis,TTE)中选定蛋白质的肽段进行绝对含量测定时,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准确度较高,说明该方法可用于复杂生物样本中蛋白质的绝对定量。更重要的是所建方法不仅解决了细胞培养氨基酸稳定同位素标记(SILAC)技术的重标试剂价格昂贵的问题,也为定量蛋白质组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李楠楠周廉淇毛心丽张姣卫军营林虹君李佳斌田芳张养军钱小红
关键词:同位素稀释
基于氧化石墨烯和纳米金的高灵敏度免疫检测新方法研究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核心技术是规模化发现和高通量验证,目前依赖于质谱技术的规模化发现技术已获得到较快的发展,但是藉此确定的目标蛋白质的准确验证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现有的验证方法主要是基于质谱的多反应监测质谱方法(mu...
林虹君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纳米金灵敏度
文献传递
胍基化修饰结合稀土金属标记应用于蛋白质相对定量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稀土金属元素标记技术利用双功能试剂二乙三胺五乙酸双酸酐(DTPA双酸酐)将稀土金属元素和目标肽段连接起来作为质量标签,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分析实现蛋白质的相对定量研究。为进一步提高标记效率,本研究对反应体系温度、pH值、反应时间和金属标签过量倍数等进行优化,并结合胍基化修饰技术封闭蛋白质酶切肽段中的侧链ε-氨基,使标记反应只发生在末端氨基,提高标记选择性。标准蛋白质实验结果表明,所有酶切肽段胍基化反应效率均大于95%,且胍基化修饰反应对金属标记效率没有影响。对于选定的7个标准蛋白质而言,每个蛋白质都至少有3个肽段可以得到良好的标记结果。对于离子抑制效应带来的干扰,可通过标准曲线进行校正,结果表明,当两种金属离子浓度比小于6时,该效应对蛋白质相对定量没有影响。胍基化修饰结合稀土金属标记方法不仅能在肽段水平实现相对定量,而且能在蛋白质水平实现相对定量。
林虹君卫军营贾伟张养军钱小红蔡耘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7
2014年
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材料是一类由有机配体与金属中心经过自组装形成的具有可调节孔径的材料。与传统无机多孔材料相比,MOFs材料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更高的孔隙率,结构及功能更加多样,因而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气体吸附与分离、传感器、药物缓释、催化反应等领域中。新兴材料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各个学科间的相互发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MOFs材料的研究发展,包括MOFs材料自身的特点、国内外发展现状、应用领域以及复合MOFs材料的研究热点,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翟睿焦丰龙林虹君郝斐然李佳斌颜辉李楠楠王欢欢金祖耀张养军钱小红
关键词:配位聚合物多孔材料
电感偶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在蛋白质绝对定量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9年
有机体的生物功能不仅与蛋白质种类有关,而且还与所含各蛋白质的量密切相关。如何在规模化程度上实现蛋白质的绝对定量,一直是蛋白质定量研究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将外源凝集素、抗体和镧系元素螯合形成聚合物,利用电感偶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 mamass spectrometry,ICP-MS)技术进行分析,可以实现蛋白质的绝对定量。本文综述了近年来ICP-MS在蛋白质绝对定量研究中的应用。
林虹君张爱红蔡耘钱小红
关键词:蛋白质凝集素抗体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双梯度洗脱分离肽混合物及质谱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复杂肽段混合物的有效分离是高覆盖率地鉴定蛋白质混合物的前提。"鸟枪法"(Shotgun)蛋白质组学研究策略通常采用蛋白酶切、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肽段混合物从而鉴定蛋白质,其中高效率地分离肽段混合物是关键步骤之一。本文通过pH梯度结合有机溶剂梯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进行一维液相色谱分离,按等时间间隔收集馏分并将一个梯度的前段的一个馏分与后段一个馏分混合,然后进行纳升级液相色谱-质谱联用(nanoRPLC-MS/MS)分析。将该方法应用于酵母蛋白质的分离和鉴定,实验结果为:与常规的强阳离子色谱-反相液相色谱-质谱分离鉴定方法相比,采用pH梯度结合有机相梯度的RP-HPLC-RPLC-MS分离鉴定方法多鉴定到567个酵母蛋白质(簇,含有3 035个唯一肽段);其中鉴定到肽段的pI分布范围为3.42~12.01,相对分子质量范围为587.67~3 499.79;蛋白质的pI分布范围为3.82~12.19,相对分子质量范围为3 446.55~432 905。该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在复杂体系蛋白质组分离鉴定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马岩张万军卫军营牛明林虹君秦伟捷张养军钱小红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酵母
纳米材料在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纳米材料因具有易与蛋白质结合而不影响其生化性质,可用于多种中间体的合成,可与酶、抗体结合而提高其性能等独特的优势而在蛋白质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与生物技术结合后,对纳米材料在蛋白质分离、富集和检测等方面的作用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的热点。本文综述了纳米金、石墨烯、碳纳米管和碳纳米球在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林虹君张爱红田芳张姣张养军钱小红
关键词:纳米金石墨烯碳纳米管蛋白质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