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朝展

作品数:144 被引量:694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121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5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3篇理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1篇色谱
  • 33篇学成
  • 33篇化学成分
  • 30篇相色谱
  • 28篇高效液相
  • 27篇液相色谱
  • 27篇高效液相色谱
  • 23篇色谱法
  • 19篇化学成分研究
  • 18篇液相色谱法
  • 18篇高效液相色谱...
  • 15篇HPLC法
  • 14篇乙醇
  • 13篇黄酮
  • 12篇三萜
  • 11篇药理
  • 11篇活性
  • 11篇HPLC法测...
  • 10篇液相
  • 8篇药材

机构

  • 143篇广州中医药大...
  • 12篇西藏藏医学院
  • 9篇中山大学
  • 6篇国家自然科学...
  • 3篇江西中医药大...
  • 3篇广东省食品药...
  • 2篇广州市药品检...
  • 2篇广东省中医院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暨南大学
  • 1篇三峡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广州白云山和...

作者

  • 143篇林朝展
  • 127篇祝晨蔯
  • 38篇赵钟祥
  • 26篇张翠仙
  • 17篇熊天琴
  • 12篇夏玉英
  • 9篇宁娱
  • 9篇杨金燕
  • 8篇刘方乐
  • 7篇吴爱芝
  • 7篇陈德金
  • 6篇韩立炜
  • 6篇邓贵华
  • 5篇泽仁达瓦
  • 5篇柴玲
  • 4篇胡敏
  • 4篇金晶
  • 4篇钟莹
  • 4篇赵威
  • 4篇陈铃

传媒

  • 26篇中药新药与临...
  • 18篇中药材
  • 9篇中国中药杂志
  • 6篇天然产物研究...
  • 6篇华西药学杂志
  • 6篇中草药
  • 6篇今日药学
  • 5篇时珍国医国药
  • 5篇中国药师
  • 4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广东药学
  • 3篇药学学报
  • 3篇中成药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西藏科技
  • 3篇中国药品标准
  • 2篇广东药学院学...
  • 2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9篇2018
  • 9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8篇2014
  • 10篇2013
  • 15篇2012
  • 22篇2011
  • 14篇2010
  • 9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1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藏药阿夏塞尔郡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藏药阿夏塞尔郡(打箭菊)中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正相硅胶、反相硅胶、SephadexLH-20等现代色谱技术对打箭菊药材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综合运用质谱(MS)及核磁共振光谱(1H—NMR、13CNMR)等现代波谱学方法和技术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阿夏塞尔郡的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14个黄酮类化合物:苜蓿素(tricin,1)、4,-甲氧基-苜蓿素(4,-methoxy—tricin,2)、洋芹素(apiolin,3)、木犀草素(1uteolin,4)、槲皮素(quereetin,5)、甲氧基寿菊素(axillarin,6)、木犀草素-7—0-β—D-葡萄糖苷(1uteolin-7—0-β—D—glucoside,7)、洋芹素-7-0-β—D-葡萄糖苷(apiolin-7—0-β—D—glucoside,8)、洋芹素-7-0-β—D-葡萄糖醛酸甲酯(apigenin-7-0-β—D—glucuronicacidmethylester,9)、槲皮素-3—0-葡萄糖苷(quercetin-3—0-β—D—glucoside,10)、6-羟基-木犀草素-7-0-β—D-葡萄糖苷(6-hydroxy—luteolin-7—0-β—D—glucoside,11)、木犀草素-7-0~p—D-葡萄糖醛酸苷(1uteolin-7-0-β—D—glucosideaid,12)、洋芹素-7-0-β—D-葡萄糖醛酸苷(scopoletin-7—0-β—D—glucosideaid,13)、金圣草素-7-0-β—D-葡萄糖醛酸苷(chrysoeriol-7—0-β—D—glucosideaid,14)。结论化合物8~14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林朝展祝晨蔯贝日.泽仁达瓦胡敏康萨.索朗其美
关键词:菊科化学成分黄酮
紫珠属植物苯乙醇苷类成分研究进展及生物合成初探被引量:4
2018年
苯乙醇苷类成分在紫珠属植物中分布广泛,该类成分生物活性明显且低毒安全,具有潜在的药用开发价值。以化学成分为主线,综述了14种紫珠属植物中目前已分离得到的苯乙醇苷类成分,并初步探讨该属植物3个代表性成分毛蕊花糖苷、连翘酯苷B和异毛蕊花糖苷的生物合成途径,以期从物质结构角度深入研究紫珠属植物中苯乙醇苷类成分的分布规律以及该属植物类群的系统演化。
吴爱芝袁欢林朝展王涛祝晨蔯
关键词:紫珠属苯乙醇苷毛蕊花糖苷生物合成
黄柏药材薄层色谱特征鉴别研究被引量:15
2004年
目的 为黄柏药材的鉴别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以黄柏酮及黄柏内酯为对照品,采用TLC法,建立黄柏药材薄层色谱分离图谱。结果 关黄柏及川黄柏薄层色谱指纹图谱存在明显差异。两种黄柏与3种黄连对照药材的薄层色谱图谱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具有简便、专属、稳定、可重复的特点,可用于黄柏药材的专属鉴别。
祝晨蔯林朝展
关键词:黄柏薄层色谱
毛冬青皂苷元ilexgenin A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静脉给予ilexgenin A后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的血药浓度,用DAS 2.0药动学软件求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 Ilexgenin A在大鼠体内呈二室模型分布,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α=0.545min,t1/2β=18.338 min,Cl=0.019 L·min-1.kg-1,AUC0→t=2.5902 g·min·L-1。结论所用方法可用于大鼠血浆中ilexgeninA的检测及其体内药动学研究;静脉给药后,ilexgenin A在大鼠体内分布和消除迅速。
李美芬赵钟祥林朝展熊天琴迟玉广祝晨蔯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药物动力学
青天葵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研究青天葵Nervilia fordii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反相硅胶柱层析等色谱方法对青天葵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青天葵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鼠李素(1)、鼠李秦素(2)、鼠李柠檬素(3)、鼠李秦素-3-O-β-D-葡萄糖苷(4)、鼠李柠檬素-4'-O-β-D-葡萄糖苷(5)、鼠李柠檬素-3-O-β-D-葡萄糖-(1→4)-β-D-葡萄糖苷(6)、沙苑子苷(7)、豆甾醇(8)、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9)、酵母甾醇(10)。结论化合物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张丽赵钟祥林朝展祝晨蔯
关键词:青天葵黄酮甾醇
大孔树脂富集纯化阿夏塞尔郡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2018年
目的研究AB-8型大孔树脂富集、纯化打箭菊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打箭菊总黄酮洗脱率和含量为考察指标,考察大孔树脂富集、纯化打箭菊总黄酮的吸附性能和洗脱参数。结果打箭菊样品液50 mL上大孔树脂柱(d10 mm×h50 mm,干重10g),用蒸馏水200 mL、30%乙醇180 mL依次洗脱,打箭菊总黄酮富集在30%乙醇洗脱液部分。打箭菊总黄酮精制度达510.2%以上,洗脱率达94.6%,30%乙醇洗脱液干燥后总固物中打箭菊总黄酮含量可达62.4%.结论采用此法可有效用于打箭菊总黄酮的分离富集,提高打箭菊提取物中的总黄酮含量。
泽仁达瓦林朝展
关键词:打箭菊总黄酮
基于UPLC-Triple TOF MS/MS和网络药理学技术分析打箭菊总黄酮部位保肝活性成分及其潜在靶点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打箭菊总黄酮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以其总黄酮中的化学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其保肝作用的潜在靶点。方法:采用8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打箭菊药材,提取液过AB-8大孔树脂柱,以30%乙醇洗脱获得总黄酮部位,利用UPLC-Triple TOF MS/MS技术对打箭菊总黄酮部位进行检测,通过对照品、分子量和质谱裂解规律对打箭菊化学成分进行鉴定。通过Pubchem数据库、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和Cytoscape分析软件构建打箭菊总黄酮化学成分-靶点作用网络图。结果:从打箭菊总黄酮部位中鉴定18个主要的化学成分,其中12个化学成分通过串联质谱进行了结构推测,6个化学成分通过对照品得到确证。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预测出打箭菊保肝作用的5个潜在靶点。结论:UPLC-Triple TOF MS/MS技术可用于打箭菊总黄酮部位的化学成分鉴定,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可预测打箭菊保肝作用的潜在靶点,为深入阐释打箭菊保肝作用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夏玉英祝晨蔯林朝展贺颖颖康萨.索朗其美贝日.泽仁达瓦
关键词:打箭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网络药理学
九节属Psychotria asiatica L.化学成分研究
Psychotria asiotica L.系茜草科(Rubiaceae)九节属(Psychotria)植物,是我国南方常用中草药,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杀虫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肠炎、...
钟莹张翠仙祝晨蔯林朝展王志芳
文献传递
一测多评法测定溪黄草中5个二萜类成分的含量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建立溪黄草中5个二萜类成分的一测多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DAD法,以溪黄草中的二萜类成分诺多星为内标,建立其与药材中延命素、黄花香茶菜甲素、毛栲利素、毛果青茶菜素的相对校正因子(RCF),分别采用一测多评法和外标法计算该药材中5个二萜类成分的含量,并比较两种测定法所得结果的差异。结果:一测多评法和外标法测定5个二萜类成分含量的RSD<3%,表明二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建立的一测多评方法可同时测定溪黄草中5个二萜类化合物的含量。
黄韬吴冲陈德金林朝展祝晨蔯
关键词:溪黄草一测多评二萜类成分
枇杷叶紫珠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对枇杷叶紫珠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枇杷叶紫珠叶中挥发油,通过GC-MS法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检索,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出各类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枇杷叶紫珠中鉴定出43种成分,占总挥发油的97.03%。结论挥发油中烯烃类及其含氧化合物占60.89%、醇类占27.81%、醛酮类占8.33%。其中相对含量大于5%的有β-石竹烯(20.87%)、4-松油醇(15.99%)和甘香烯(6.97%)为其主要成分;此外,石竹烯氧化物(4.32%)、脱氢香橙烯(4.17%)、紫罗烯(2.49%)及α-松油醇(2.14%)的含量也较高。
林朝展柴玲祝晨蔯赵钟祥张翠仙
关键词: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