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文姬

作品数:38 被引量:330H指数:10
供职机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天文地球
  • 1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10篇煤层气
  • 7篇盆地
  • 7篇气田
  • 7篇储层
  • 6篇苏里格
  • 6篇苏里格气田
  • 5篇鄂尔多斯盆地
  • 4篇煤层
  • 3篇地层
  • 3篇地质
  • 3篇气藏
  • 3篇气井
  • 3篇煤储层
  • 3篇韩城矿区
  • 3篇盒8段
  • 3篇
  • 3篇产能
  • 3篇成藏
  • 2篇低成熟
  • 2篇动态驱动

机构

  • 29篇中国地质大学...
  • 20篇国家工程研究...
  • 7篇中国石油天然...
  • 6篇中联煤层气有...
  • 6篇中国石油
  • 3篇核工业北京地...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图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北京迪威尔石...
  • 1篇北京华油天然...
  • 1篇克拉玛依市富...

作者

  • 38篇林文姬
  • 23篇汤达祯
  • 18篇许浩
  • 8篇陶树
  • 7篇张文忠
  • 6篇李松
  • 5篇张松航
  • 4篇赵俊龙
  • 3篇漆富成
  • 3篇王文全
  • 3篇梁为
  • 3篇李明
  • 2篇张君峰
  • 2篇唐书恒
  • 2篇李治兴
  • 2篇张彪
  • 2篇郭彦如
  • 1篇李靖靖
  • 1篇陈博
  • 1篇李丽

传媒

  • 4篇煤炭科学技术
  • 3篇煤田地质与勘...
  • 2篇天然气工业
  • 2篇地质学报
  • 2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地学前缘
  • 2篇世界核地质科...
  • 1篇石化技术
  • 1篇石油学报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洁净煤技术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新疆石油天然...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资源与产业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8篇2009
  • 4篇2008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韩城地区煤层气藏开发动态及产能响应
为探讨韩城地区煤层气开发动态及产能响应,通过大量煤岩样品的常规测试及无损测试,系统分析了韩城地区3号、5号、11号煤储层发育特征及其差异性;利用无因次产气率方法划分了生产井产能阶段,并结合不同产层组合方式下的产能特征,建...
林文姬
关键词:煤层气藏地质效应气井产能
文献传递
超压封存箱内压力释放速率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超压封存箱内压力释放速率不仅影响油气运移,而且决定了封存箱内压力演化历史以及现今的油气藏压力。超压封存箱内压力释放机制可以划分为盖层封堵和毛细管压力封堵2种。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出2种超压释放速率的模型及其对应的压力释放速率公式,分别为基于盖层封堵机制建立的模型和基于毛细管压力封堵机制建立的模型,后者又可进一步分为封堵层/封存箱模型和封堵层—封存箱模型。通过对比指出不同压力释放速率公式的简化条件和适用范围,确定了最精确的压力释放速率模型和公式。
林文姬汤达祯许浩张文忠陶树张松航
关键词:封存箱
一种模拟研究深部煤层气渗透率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一种模拟研究深部煤层气渗透率试验装置,包括物料仓、皮带输送机、试验仓、试验平台、提升机构、提升承载板、若干个第一液压油缸、气泵、煤层气储罐、若干个煤层气含量传感器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物料仓、皮带输送机和试验仓由前至后依次设...
李松汤达祯林文姬钟广浩冯鹏
文献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大宁—吉县区块主力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为了弄清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对储层物性的影响情况,以鄂尔多斯盆地大宁—吉县区块上古生界主力致密砂岩储层(上石炭统本溪组,下二叠统山西组2段、1段,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8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孔渗测试、铸体薄片、高压压汞、核磁共振等实验,研究了储层的孔隙结构及其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1)自下而上,储层孔隙度有逐渐增大的趋势,但渗透性逐渐变差;(2)高压压汞表征本溪组和部分山2段储层的喉道相对粗大、分选较好,以微孔、中孔或宏孔为主,部分山2段、山1段和盒8段储层的喉道相对细小,分选较差,以纳米孔为主;(3)核磁共振表明山2段—盒8段储层的T2截止值平均为23.2 ms,山2段A型储层的孔隙以大孔隙为主,山2段B型、山1段、盒8段储层的孔隙以小孔隙为主;(4)综合孔隙和喉道发育特征,认为山2段储层有4种(Ⅰ~Ⅳ型)孔隙结构类型,其中Ⅰ、Ⅱ型储层的孔隙、喉道匹配关系较好,有利于储层渗流。
郭乐乐李忠百李忠百林文姬杨明明林文姬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储集层
甲烷在煤孔隙内的赋存特征及其对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为合理选取煤层气藏的勘探开发目标,需要对煤储层有机质干酪根不同的热演化过程、煤岩干酪根在不同热演化阶段下甲烷的生成机理、有机质孔隙的演化特征、甲烷在有机质孔隙内的赋存方式重新进行界定。为此,分别针对煤岩有机质热演化过程的低成熟阶段、热解主阶段、深部高温生气阶段等3个阶段,建立相应的油气生成量化表征模型,并提出有机质孔隙类型的详细划分方法,最终以甲烷在煤基质孔隙内的赋存特征为依据,结合故障树原理分析影响煤岩储层甲烷产出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煤岩干酪根热演化各阶段有机质孔隙内均有水的参与;(2)煤基质气孔的储渗属于'固—气'系统,而其原生孔隙的储渗多具有'固—液'界面吸附特征;(3)实际煤层气吸附、解吸是'固—气'与'固—液'界面综合作用的结果;(4)煤岩储层甲烷产出同时受多个因素(有机质成熟度低、总有机碳含量低、基质与裂缝连通性差等)的共同影响,是多阶段耦合作用的结果,某几个单因素或单个过程的失效即有可能导致煤层气井产量递减快,煤岩储层甲烷的高效采出无法实现。
苗雅楠李相方肖芝华武男林文姬林文姬
关键词:煤岩干酪根甲烷孔隙
韩城矿区煤储层非稳态渗流压降传播规律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探究煤层气开发过程中煤储层压降传播规律,通过耦合平面径向非稳态渗流模型及火柴棍模型,建立了排采初期单相水非稳态渗流模型,并利用MATLAB软件实现了韩城矿区不同层位储层压降漏斗传播三维成像,分析了压降传播规律及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压降漏斗曲面顶部较为平缓,井筒附近骤然变陡,底部呈细长的锥状,流体能量主要消耗在近井地带。利用纵向压降与扩展距离及时间的比值λ将压降漏斗分为2类:位于3号煤层的W1井和位于11号煤层的W3井λ大于1.5×10^(-5)MPa/(m·d),压降漏斗横向扩展速度慢,持续以纵向加深为主,为Ⅰ类压降漏斗;位于5号煤层的W2井λ小于1.5×10^(-5)MPa/(m·d),整体以水平扩展为主,纵向加深较慢,为Ⅱ类压降漏斗。同时,λ越大,纵向加深越明显,λ越小,水平扩展越明显。在排水阶段,排水时间越长、排水速度越大、压降叠加越强、煤层厚度越小、初始孔渗条件越好,越有利于煤层气开发。
林文姬王烽汤达祯许浩赵俊龙梁为
关键词:煤储层煤层气韩城矿区
低压油气藏形成机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被引量:11
2009年
随着国内外越来越多低压油气藏的发现,沉积盆地中低压形成机制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调研,系统总结了低压成因方面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将低压成因归纳为4个方面:①岩石孔隙空间增大;②孔隙流体体积减小;③流体承压高度降低;④原始压力的保存。同时指出,低压形成的根本原因就是孔隙流体的供排不平衡。针对低压油气藏形成各种控制因素的定量模拟和评价以及低压油气藏的压力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将是今后的主要方向。
许浩张君峰汤达祯尹微陈艳鹏林文姬
关键词:低压油气藏油气田
低成熟油页岩的生排烃作用实验模拟被引量:9
2009年
烃源岩的成熟演化特征对评价一个区域的油气产出背景意义重大。笔者选择准噶尔南部低熟油页岩作为试验样品,分别进行无水变温、等温变水及等水变温条件下的烃源岩热模拟实验,并依据油、气、固体残渣的定性定量检测,分析烃类相态与组成变化。得到以下结果:无水变温及等水变温实验中油产率均在300℃时出现最高值,而且在等水变温情况下,200℃时的产油率比不加水情况下明显增大;在等温变水情况下,生油量在加10mL水时最大;干气生成阶段,气态烃主要来自重烃裂解而不是高度演化的干酪根本身,400℃热解之后,剩余生烃率大约为5%左右;饱和烃在低温和极端高温时相对比例高,以正构烷烃为绝对优势组分;芳烃比例变化波动较大,以三环、四环芳烃为主,在400℃时达到最大值,在500℃时跌至最低值;非烃、沥青质相对比例变化与芳烃正好相反。
陶树汤达祯王东营许浩李靖靖林文姬
关键词:热模拟饱和烃芳烃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储层微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1
2008年
在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58套采自不同层位不同地域煤样显微组分测试和低温液氮比表面测试的基础上,从比表面积、吸附曲线形态、阶段孔径结构分布、阶段孔径比表面积贡献、FHH分形特征几个方面刻画了煤储层微孔隙特征。同时,就"孔比表面积—孔隙结构—煤物质组成与化学结构"这一因果链,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微孔隙特征与煤变质程度、煤岩显微组分以及矿物组分与类型的关系。研究发现,Ro在0.60%~1.91%范围内,比表面积及FHH分形分维数先明显降低,Ro至1.3%后又略有回升,同时吸附回线"滞后环"及分形尺度对应的压力范围明显减小,孔径3~4nm"墨水瓶"型孔明显减少乃至消失,并成为比表面积减少的主要贡献者。在相似煤级条件下,惰质组分较镜质组分有更多的比表面积贡献。粘土矿物组分含量>10%时,孔径3~4nm"墨水瓶"型孔对比表面贡献明显,且随煤级增高影响作用相对加大。
张松航汤达祯唐书恒许浩林文姬张彪
关键词:煤储层影响因素
地层温度的降低对苏里格气田地层压力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苏里格气田地质条件复杂,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呈现出典型的"低孔、低渗透、低压、低丰度、低产和难动用"的特征,地层压力以低压和异常低压为主,压力系数大部分小于0.90。地层温度降低是天然气藏异常低压形成的主控因素之一,但对其影响程度的定量计算一直没有很好的方法,运用高斯-赛德尔迭代原理,在考虑气体压缩因子的情况下研究了地层温度降低对天然气藏地层压力的影响,克服了前人按照理想状态气体进行研究的弊端,并以苏里格气田为例进行了计算说明,计算结果表明:早白垩世末以来,地层温度下降造成苏里格气田地层压力下降约23.08%,是苏里格气田异常低压形成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张文忠郭彦如张君峰汤达祯李明许浩林文姬
关键词:地层温度地层压力苏里格气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