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承键

作品数:78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天文地球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1篇理学
  • 7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质子
  • 16篇近垒
  • 13篇重离子
  • 13篇子核
  • 11篇衰变
  • 8篇晕核
  • 8篇核反应
  • 7篇弹性散射
  • 7篇熔合反应
  • 7篇中子
  • 7篇角分布
  • 7篇光学势
  • 6篇F
  • 5篇原子
  • 5篇原子核
  • 5篇散射
  • 5篇重离子熔合
  • 5篇激发函数
  • 5篇光学模型
  • 5篇核物理

机构

  • 70篇中国原子能科...
  • 12篇广西师范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近...
  • 9篇北京航空航天...
  • 5篇北京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哈尔滨工程大...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2篇湖州师范学院
  • 2篇云南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香港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东京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日本东北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70篇林承键
  • 52篇杨峰
  • 47篇张焕乔
  • 44篇贾会明
  • 38篇刘祖华
  • 37篇杨磊
  • 31篇徐新星
  • 31篇马南茹
  • 26篇孙立杰
  • 10篇包鹏飞
  • 10篇王东玺
  • 9篇阮明
  • 8篇吴岳伟
  • 7篇吴振东
  • 7篇张高龙
  • 5篇谯愚
  • 5篇张春雷
  • 5篇马军兵
  • 5篇杨彦云
  • 5篇钱兴

传媒

  • 15篇原子核物理评...
  • 10篇原子能科学技...
  • 8篇高能物理与核...
  • 4篇2013年全...
  • 3篇科学通报
  • 3篇核技术
  • 2篇二O一一年全...
  • 2篇第十四届全国...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2002年不...
  • 1篇2005年全...
  • 1篇CCAST“...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1
  • 5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近质子滴线核^(28)S的β延迟γ衰变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在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上,依托兰州放射性束流线,产生、分离和鉴别了同位旋第三分量TZ=−2的近质子滴线核^(28)S,并通过使用包括双面硅条探测器和高纯锗探测器在内的探测阵列,开展了^(28)S的β延迟γ衰变测量。实验准确测量了^(28)S衰变中的5条β延迟γ射线,得到了子核^(28)P相应能级的能量。首次提取出了β衰变布居到^(28)P低激发态的衰变分支比,并构筑了^(28)S的全新部分衰变纲图。本工作为将来进一步比较^(28)S和^(28)Mg间的镜像不对称性提供了精确的实验数据。
高祺锐徐新星周小红周小红梁鹏飞刘嘉健孙立杰李晓菁李智焕林承键杨彦云王建松李智焕蓝乙华杨彦云王建松高志浩王东玺白真马朋段芳芳钟福鹏武晨光胡强白真马军兵王建国李忍马南茹马维虎石国柱余功明DPatel金树亚马南茹马维虎周清武石国柱胡力元王翔臧宏亮李朋杰朱浩钒林喆阳赵青青杨磊温培威杨峰贾会明张高龙潘敏汪小雨杨磊胡正国杨峰贾会明张高龙
关键词:Β衰变
通过4-α衰变观测^(16)O中可能的玻色凝聚态
2024年
近期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开展的^(16)O+^(12)C非弹散射实验,给出了^(16)O中存在4-α玻色凝聚状态的新证据。实验采用多套双面硅微条带电粒子望远镜,首次在^(16)O衰变中实现了4个α粒子的准确识别(Particle Identification,PID)和符合测量。在此基础上获得了高分辨的反应O值谱并重建了清晰的4-α共振态。其中在阈值附近观察到4个高显著度(大部分高于5σ)的共振态,它们按照^(12)C(Hoyle state)+α的特征模式衰变,与理论预言的类Hoyle-BEC结构及其转动带特征相一致。本观测结果将推动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实验上也需要对上述共振态做更多物理量的观测。
陈家豪叶沿林马凯韩家兴王东玺林承键贾会明贾会明杨磊阳黎升胡梓瑶谭智威魏康蒲伟良陈莹楼建玲楼建玲李奇特李奇特杨再宏黄大湖钟善豪李智焕李智焕
关键词:高激发
^(16)O+^(152)Sm、^(184)W准弹和弹性散射的位垒分布被引量:2
1998年
利用16O束流轰击稳定形变靶152Sm和184W,在背角测量准弹散射和弹性散射激发函数,分别定出准弹和弹性位垒分布Dqel(E)和Del(E).将结果与从已有的熔合激发函数、自旋分布及其相邻同位素154Sm和184W实验得出的位垒分布进行比较,得到相互自洽的结果,同时也用ECIS79程序作了耦合道理论计算。实验表明,靶的变形效应导致位垒分布是非对称的。
张焕乔杨峰林承键刘祖华胡跃明
关键词:弹性散射核反应
奇特核结构与衰变及其相互作用势研究
林承键杨磊徐新星贾会明马南茹张焕乔杨峰王东
该项目属于自然科学基础研究中的原子核物理实验研究领域。 该项目立足国内的两大核物理国家实验室,即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和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开展了奇特核结构与衰变及其相互作用势的研究,主要成果和创新点如...
关键词:
关键词:探测器
用背角准弹散射研究近库仑势垒能区重离子核反应
2019年
利用背角准弹散射的方法开展了近库仑势垒(近垒)能区重离子核反应机制的研究。高精度测量了深垒下能区16O+152,154Sm、184W、196Pt和208Pb等体系的背角准弹散射激发函数,用耦合道计算抽取了核势的表面弥散参数,结果表明考虑耦合道效应得到的表面弥散参数值正常。基于背角准弹散射势垒分布对核结构的敏感性,尝试用深垒下能区16O+152Sm、170Er和174Yb等体系的背角准弹散射来抽取形变靶核的十六极形变参数,所抽取值与已有结果趋势一致,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此外,研究了弱束缚核体系的破裂效应,其表现为背角准弹势垒分布较全熔合势垒分布向低能移动,所得结果进一步说明势垒分布同时含有核结构和核反应机制的信息。
贾会明林承键林承键马南茹杨磊杨峰马南茹孙立杰王东玺钟福鹏杨峰徐新星
奇Z核28P双质子关联发射的实验研究
激发态双质子(2p)发射研究主要集中于偶Z核,比如17,18Ne.对于奇Z核,迄今为止,实验上仅研究了94Ag[1,2]与28P[3]的双质子发射.28P的实验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HIRFL-RIBLL装置上开展....
徐新星林承键徐瑚珊王建松
^(13)C激发态中子晕被引量:1
2000年
测量了入射能量11.8MeV的^(12)C(d,p)^(13)C转移反应角分布.通过DWBA计算的角分布与实验角分布的比较,抽取^(13)C基态和第一激发态的最后一个中子的密度分布.同时,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对^(13)C的相应核态的性质作了深入地研究.实验和理论的密度分布都表明,^(13)C第一激发态为中子晕态.
刘祖华林承键李志常张焕乔陈宝秋马中玉吴岳伟刘建成李淑媛
关键词:DWBA
用转移反应研究~6He奇特核体系的光学势
2019年
由于受到放射性束强度弱、品质差的限制,奇特核体系的光学势性质一直是亟待解决的国际难题。本工作利用稳定束的转移反应作为探针,深入研究了反应出射道奇特核体系的光学势性质。利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在近库仑位垒能区高精度测量了7Li+63Cu、208Pb的弹性散射以及单质子转移反应角分布,并利用扭曲波玻恩近似(DWBA)和耦合反应道(CRC)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抽取了出射道6He+64Zn、209Bi晕核体系的光学势参数。所得参数可重现文献中已有的6He体系的弹性散射角分布,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可靠性。对所得势参数的能量相依性的分析表明,在重体系6He+209Bi中,基于因果律的色散关系并不适用,其潜在的物理原因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杨磊林承键林承键马南茹贾会明杨峰马南茹孙立杰王东玺杨峰徐新星孙立杰
关键词:光学势色散关系
近垒与垒下能区32S+170Er和28Si+174Yb反应体系裂变碎片质量-能量-角度分布的关联测量
包鹏飞林承键贾会明杨峰徐新星杨磊孙立杰张焕乔刘祖华
预平衡裂变
1996年
实验证明,重离子熔合裂变与入射道的质量不对称有关,说明对于某些反应体系,熔合形成的复合体系,裂变时未忘记其形成的历史.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预平衡裂变模型,解释了重离子垒下熔合裂变碎片角分布各向异性异常.
刘祖华张焕乔许谨诚钱兴谯愚林承键
关键词:重离子熔合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