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莉

作品数:64 被引量:308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邮电大学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6篇学位论文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经济管理
  • 24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社会学
  • 3篇建筑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电子电信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生态
  • 6篇生态足迹
  • 6篇环境压力
  • 4篇生态环境
  • 4篇碳排放
  • 4篇农村
  • 4篇民生
  • 4篇居民生活消费
  • 4篇居民消费
  • 3篇生态建设
  • 3篇农村居民
  • 3篇问卷
  • 3篇问卷调查
  • 3篇城乡居民
  • 3篇村居
  • 2篇大学生
  • 2篇循环经济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生产率
  • 2篇生态产业

机构

  • 28篇南京邮电大学
  • 24篇南京大学
  • 21篇南京人口管理...
  • 3篇江苏省环境工...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江苏师范大学

作者

  • 61篇杨莉
  • 11篇刘宁
  • 10篇戴明忠
  • 10篇陆根法
  • 7篇康国定
  • 6篇周秀慧
  • 3篇雷敏
  • 3篇张子珩
  • 2篇吴磊
  • 2篇焦亚波
  • 2篇王堃
  • 2篇温勇
  • 1篇刘宏燕
  • 1篇吴小庆
  • 1篇唐征
  • 1篇夏正新
  • 1篇许有鹏
  • 1篇冯彬
  • 1篇刘厚凤
  • 1篇王远

传媒

  • 5篇江苏科技信息
  • 4篇生态经济
  • 4篇南京人口管理...
  • 4篇绿色科技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南京邮电大学...
  • 2篇生态学报
  • 1篇江苏环境科技
  • 1篇现代经济探讨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价值工程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小城镇建设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保护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年份

  • 5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9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能源互联网安全智能交易系统及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能源互联网安全智能交易系统及其方法,系统包括区块链能源交易平台、终端设备、能源调度系统以及智能合约系统;终端设备与区块链能源交易平台进行能源供需信息的交互,区块链能源交易平台与能源调度系统...
王堃杨莉吴磊张坚
文献传递
南京市典型路段交通碳排放测算研究
2022年
以南京市中山南路典型路段及附近街区为研究对象,获取车流量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应用视频识别算法、油耗模型测算了交通碳排放,面对对象分类法测算了碳汇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西部张府园路街区和北部富民坊居住小区绿地匮乏;路段交通碳排放受不同时段小汽车占比影响较大,阶段性变化趋势显著;路段交通碳排放量远高于研究区域碳汇量,碳氧失衡状况严重。为此,从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和增加碳汇量两方面提出了搭建智能交通系统、合理配置乔灌草等措施与建议。
姚婷陈凌炜罗耀帅周杨杨莉
选择学生与学生选择:北京政府时期金陵大学的招生政策与学生群体研究(1910-1927)
金陵大学是清末民初西人创办的一所新式教会大学。本文以北京政府时期金大的招生政策与生源结构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第一手的中英文档案资料,结合量化史学的研究方法,从学校和学生两种视角出发,主要对以下三方面内容予以关注:一是金大教...
杨莉
关键词:招生政策宗教性质地缘优势
长江上游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构建长江上游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变异系数、ESDA和空间叠置分析法研究2014—2018年长江上游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时空分异特征、空间关联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区域承接产业转移能力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较低,能力分化现象与不平衡状态进一步加剧,区域内部“东强西弱”能力依次递减的带状结构特征显著;区域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的局部自相关特征明显,表现出“HH”型集聚增强,“HL”型集聚减弱,“LL”型集聚与“LH”型集聚空间俱乐部趋同特征;政策功能定位、本地工业产业集聚程度、公共基础投入强度等因素对区域内不同城市群存在差异化影响。应进一步缩小城市等级差距,促进圈层化建设,加快推进分区分级承接,以激发上游经济带发展新动能。
杨莉缪云伟任海洋朱汉聪
关键词:长江上游经济带
南京市PM2.5时空分布特征和对居民健康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近几年来,我国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全国各地雾霾频发,严重影响着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并对百姓的健康状况带来威胁。为此,文章研究南京市2015年7月份PM2.5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源解析和对策研究;同时,根据特征污染物铅呼吸暴露途径的健康风险评价,分析其对人体健康状况的影响。
高世林杨莉董书舟赵锦栋查柯丞
关键词:PM2.5健康风险评价
《舌尖上的中国》对传统电视纪录片的叙事创新和二次改造
“中国故事,国际表达”是中国电视纪录片市场化、国际化生存坚持的理念,以海外收视群体为目标受众的国产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两季播出之后在国内都产生了不俗的传播效果,一度媲美BBC纪录片的国内收视纪录,因而在中国电视纪录...
杨莉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
文献传递
基于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的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将产业结构调整与饮用水健康风险评价结合起来,从宏观角度提出对策分析,有利于整体水环境(包括饮用水源地)的改善。基于长江流域、太湖流域和淮河流域饮用水源地2007~2009年水质监测数据,应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模型计算、分析、评价了江苏省3大流域的水环境健康风险。研究结论揭示了3大流域饮用水源地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其中Cr是主要的健康风险因子,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健康风险因子Cr与印染、纺织、冶金、造纸、化工等行业排放具有显著相关性。将饮用水安全转化为所有涉水产业空间布局的约束条件,由此提出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可为流域污染调控和产业准入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李娜开晓莉刘宁杨莉戴明忠陆根法
关键词:饮用水安全健康风险评价产业结构
江苏沿江城市工业绿色发展评价与转型升级路径研究被引量:23
2019年
江苏沿江城市经济发达,但重污染企业布局集中,是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安全矛盾最突出的地区。综合运用Global-Malmquist-Luenberger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测算2010-2016年间江苏沿江城市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沿江8市整体工业绿色发展效果较好,但苏州、无锡、常州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相对较低,而扬州、泰州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相对较高。绿色技术进步缓慢是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限制因素。科技创新投入和环境保护投资增加能有效提升工业绿色发展水平,但沿江地区工业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偏重和工业能源消耗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抑制作用。
杨莉余倩倩张雪磊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
江苏居民消费碳排放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GTWR模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基于CLA(消费者生活方式法)模型和ESDA模型对2009—2017年江苏省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量进行测度与时空关联关系分析,构建OLS模型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研究碳排放量的社会和经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量显著增长,并呈现苏南>苏中>苏北的空间格局;13个省辖市人均生活消费碳排放量Moran’s I指数从0.5267增长至0.5789,并呈现“HH”和“LL”的空间集聚特征;总体来看,人口密度、恩格尔系数和R&D占比对居民消费碳排放量有负向影响,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占比和人均生活用电量对其有正向影响,且城市间各因素回归系数存在空间差异性。依据分析结论,提出提高第三产业能源利用率,倡导居民绿色生活和低碳消费等措施建议。
杨莉张雪磊
关键词:影响因素
商品的环境经济属性与区际环境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文章从商品的环境经济属性出发,分析商品在生产、交换、使用、废弃等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对商品在区际流通过程中对不同区域环境成本和环境影响的分析,得出两个一般性结论:区际生态环境利益不公平律和区际生态环境影响不平衡律,从而揭示了隐藏在商品市场交换背后区际环境利益不公平的原因,为实现区际生态环境补偿、解决区域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基于上述结论,文章对减小区际环境影响和环境贸易逆差、改善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以及构建健康和谐的区际生态环境关系等若干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杨莉戴明忠康国定陆根法夏正新
关键词:环境成本环境补偿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