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筱凤

作品数:88 被引量:491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4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2篇宫颈
  • 20篇子宫
  • 17篇宫颈癌
  • 13篇细胞
  • 12篇乳头
  • 11篇人乳
  • 11篇人乳头瘤
  • 11篇乳头瘤
  • 11篇瘤病毒
  • 11篇卵巢
  • 10篇人乳头瘤病毒
  • 10篇乳头瘤病毒
  • 10篇肿瘤
  • 9篇内膜
  • 9篇宫内
  • 9篇宫内膜
  • 8篇妊娠
  • 8篇子宫内膜
  • 7篇内膜癌
  • 7篇宫内膜癌

机构

  • 50篇西安交通大学...
  • 28篇西安交通大学...
  • 18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西安医学院
  • 3篇西北妇女儿童...
  • 2篇青岛大学
  • 2篇陕西中医药大...
  • 2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陕西省肿瘤医...

作者

  • 88篇杨筱凤
  • 23篇裴美丽
  • 16篇赵娟
  • 14篇杨婷
  • 14篇王丽
  • 14篇杨婷
  • 13篇王一理
  • 13篇赵娟
  • 8篇郑瑾
  • 7篇司履生
  • 7篇王丽
  • 6篇郭艳平
  • 5篇安瑞芳
  • 5篇白娥
  • 4篇吕淑兰
  • 4篇李扬
  • 4篇李洁
  • 4篇曹頔
  • 4篇张少华
  • 4篇马茜

传媒

  • 8篇中国妇幼健康...
  • 7篇中国医学科学...
  • 7篇实用妇产科杂...
  • 7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中国医学教育...
  • 5篇现代肿瘤医学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西北大学学报...
  • 2篇国外医学(妇...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安徽医药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2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伦理...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16篇2019
  • 9篇2018
  • 5篇2017
  • 8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7
  • 6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同源重组的自转运载体及其构建的经粘膜免疫疫苗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同源重组的自转运载体及其构建的经粘膜免疫疫苗,以表达IcsA的氨基酸转膜信号肽的N1序列、表达IcsA羧基端的β区域的C2序列作为同源臂,可应用于针对志贺氏杆菌icsA进行同源重组的供体载体。将外源H...
王一理于军许丹杨筱凤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测黄体血流对高龄女性妊娠的作用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索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测黄体血流对高龄女性妊娠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排卵正常高龄女性464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计划妊娠<35岁的女性43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各监测时间点优势卵泡平均直径和子宫内膜厚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排卵后第1天黄体血流分级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研究组排卵后第7~9天黄体血流分级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排卵后第1天黄体体积(V)、血管参数及排卵后第7~9天黄体体积(V)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排卵后第7~9天黄体血管形成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形成-血流指数(VF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化妊娠率和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6.38%、9.0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17%、19.04%(P<0.05)。研究组生化妊娠流产率为7.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3%(P<0.05)。两组患者中生化妊娠流产组黄体V、VI、FI、VFI均显著低于临床妊娠组(P<0.05)。结论高龄女性胚胎着床窗口期黄体血供减少,可能与子宫内膜容受性和妊娠率降低有关。无论高龄与否,生化妊娠流产者易出现黄体血供减少,进而导致妊娠失败。
王丽文新强张文轲吕淑兰杨筱凤李芬白娥
关键词: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高龄女性妊娠
恶性风险模型联合三维能量超声模型对绝经后出血子宫内膜癌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恶性风险模型联合三维能量超声模型对绝经后出血(PMB)女性子宫内膜癌(EC)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9年4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PMB女性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组104例,EC组36例;另选择同期妇科查体正常的绝经后女性38例为对照组;选择2019年2~4月就诊的69例PMB患者为模型验证对象。以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子宫内膜厚度(ET)、反复阴道流血和糖尿病史建立恶性风险模型,以子宫内膜体积(V)、血管形成指数(VI)、血流指数(FI)以及血管形成-血流指数(VFI)构建三维能量超声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预测方法的价值,并对恶性风险模型联合三维能量超声模型预测方法的有效性和重复性进行验证。结果:①EC组患者子宫内膜超声指标ET、V、VI、FI、VFI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良性病变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超声指标中FI对EC的预测价值最大(AUC=0.86),其次为VI(AUC=0.84)、VFI(AUC=0.82),三维能量超声模型总分4~8分,截断评分值≥6分时对EC的预测价值最大(AUC=0.87)。③恶性风险模型总分0~9分,截断评分值≥4分时对EC的预测价值最大(AUC=0.80)。④两种模型联合应用预测价值(AUC=0.94)显著高于恶性风险模型(Z=3.126,P=0.039)和三维能量超声模型(Z=2.970,P=0.043);而恶性风险模型与三维能量超声模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74,P=0.092)。⑤69例PMB验证对象采用联合模型进行预测验证,AUC=0.89,灵敏度为95.48%,特异度为83.97%,与模型建立时联合ROC曲线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08,P=0.126),具有可重复性。结论:恶性风险模型联合三维能量超声模型对PMB女性EC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提高诊断效果,但仍需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
王丽郭艳平全诗敏杨婷赵娟裴美丽杨筱凤
关键词: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绝经后出血子宫内膜癌
蛋白质组学方法鉴定卵巢癌转移相关蛋白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不同转移潜能卵巢癌细胞株蛋白表达谱差异。方法采用基于双向电泳(2-DE)-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对比分析具有相同来源、不同转移能力的卵巢癌细咆系 HO8910和 HO8910pm 的总蛋白表达谱差异。结果 2-DE分析发现两株细胞间有39个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在2倍以上,MALDI-TOF-MS 鉴定出其中18种蛋白,它们涉及细胞凋亡、细胞外基质、细胞骨架、生长因子、糖酵解、蛋白质代谢和免疫系统等领域。结论肿瘤转移涉及体内多种领域多种蛋白,这些领域的蛋白相互协调作用最终共同控制细胞的转移能力。
周乐杨筱凤王艳张盈涛耿宜萍司履生王一理
关键词:卵巢肿瘤肿瘤转移蛋白质组学
子宫内膜癌组织的CRYAB水平及临床意义
2023年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αB-晶状体蛋白(CRYAB)的水平并结合组织病理学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案分析该指标的预后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完成诊治和随访的7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CRYAB水平,分析CRYAB水平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影响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的CRYAB水平为0.974±0.054,低于癌旁组织的1.347±0.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61,P<0.001),进一步分析发现CRYAB水平与病理分期、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其中CRYAB水平在病理分期晚、低分化、深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降低。生存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方式、病理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辅助治疗方案对患者的术后生存无显著影响,而CRYAB水平降低(HR=7.156,95%CI:2.412~21.579,P=0.016)和淋巴结转移(HR=5.360,95%CI:1.045~27.488,P=0.044)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异常低表达的CRYAB水平在子宫内膜癌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是子宫内膜癌的独立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
李荣杨筱凤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病理特征预后因素
重视与遗传相关的卵巢癌被引量:9
2017年
约20%~25%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相关。遗传相关的卵巢癌包括遗传性卵巢癌和家族性卵巢癌。肿瘤的遗传学特性和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家族中的先证者检出与肿瘤相关的致病突变基因,找出其他携带有高危致病突变基因的家族成员,并进行相应的早期干预,实现肿瘤的早期预防和发现。本文对与遗传相关的卵巢癌的遗传基础、疾病特点、突变基因的检测方法、先证者的处理、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及高危个体的疾病预防等方面进行综述,强调在临床工作中重视与遗传相关的卵巢癌,找出先证者并对其亲属的患病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并给出个体化的指导意见,践行精准医学理念。
杨筱凤郭艳平
关键词:遗传性家族性卵巢癌突变基因基因检测
因良性病变行子宫切除术引起尿路损伤的危险因素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明确因良性病变行子宫切除术时尿路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3个医疗中心因良性病变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中发生尿路损伤的45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未损伤组选择相邻2个因良性病变进行子宫切除术且未发生尿路损伤的患者,共90例。Logistic回归使用单变量和多变量进行组间比较(其中35例膀胱损伤和7例输尿管损伤,另有3例同时存在膀胱和输尿管损伤)。结果膀胱损伤和既往剖宫产病史有关(OR=2.8,95%CI:1.76~5.1),与术者为普通妇科主治医生有关(OR=2.5,95%CI:1.3~5.1),以及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有关(OR=1.8,95%CI:1.07~3.5)。输尿管损伤更容易发生于腹腔镜下的全子宫切除术(OR=10.4,95%CI:2.3~46.8)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OR=4.7,95%CI:1.4~15.6)。结论良性子宫切除术的膀胱损伤与既往有剖宫产史、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和手术者是普通妇科主治医生有关;输尿管损伤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以及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有关,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更容易发生。
杨婷田思娟赵娟裴美丽赵敏伊王丽杨筱凤
关键词:膀胱损伤输尿管损伤子宫切除
绝经前妇女子宫切除前后心理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了解子宫切除前后女性的心理状况改变趋势、程度和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调查 83例接受子宫切除手术女性入院时和术后 3月的心理状况。结果 心理状况调查自评得分显示术后BDI分值、SCL 90(偏执因子除外 )各因子得分显著低于术前 ,与他评调查HAMD评分一致 ,中、重度抑郁症发生率由术前 3 3 .7%降至术后 10 .1% ;不同年龄段患者SCL 90改变程度不同 ;术后BDI分值和HAMD得分与术前水平显著正相关 ;术前HAMD评分与受教育年限负相关 ,与主诉正相关 ,术后与产次、有内科合并症正相关 ,与年龄负相关。结论 子宫切除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 ;围手术期抑郁好发于年轻、多产、文化程度低、诉述痛经和月经过多及有其他内科疾患的妇女。
杨筱凤吴静王一理
关键词:绝经前妇女子宫切除术心理状况
妇科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评估和评分简表的有效性验证被引量:22
2019年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危险因素及制定VTE危险因素评分简表,并对评分简表进行有效性验证。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接诊并手术治疗后并发VTE的妇科肿瘤患者53例,对照组选择时间上相邻的2个妇科手术非VTE妇科肿瘤患者共106例。对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肿瘤性质、血栓相关病史、合并症、手术方式、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妊娠或产褥期、激素服用史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并制定VTE危险因素的评分简表,应用该评分简表和Caprini评分表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分比较。结果:单因素分析中,两组在BMI、肿瘤性质、手术时长、出血量、有无输血、卧床时间、血栓相关病史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年龄>60岁、BMI>28kg/m^2、恶性肿瘤、手术时长≥3小时、腹腔镜手术、血栓相关病史是影响妇科手术患者并发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评分简表与Caprini评分表评分情况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大、BMI高、恶性肿瘤、手术时间长、腹腔镜手术及有血栓相关病史患者妇科手术后更易发生VTE。评分简表简便易操作且对于VTE识别度高,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杨婷田思娟赵娟赵敏伊裴美丽王丽杨筱凤
关键词:妇科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
人乳头瘤病毒16L1-减毒志贺氏杆菌为载体疫苗的构建及免疫效应初步鉴定被引量:6
2005年
为预防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诱发宫颈癌,制备以减毒志贺氏杆菌为载体的HPV16预防疫苗,以期载体可介导机体产生粘膜免疫反应,达到预防HPV16感染的目的。为此构建了以HPV16L1为免疫原的减毒志贺氏杆菌苗,并初步鉴定候选疫苗的减毒特性和免疫效果。利用基于志贺氏杆菌virG/icsA基因的表达载体(pHS3199),将HPV16L1基因插入后构成pHS3199-hpv16L1质粒,电穿孔法将其转入减毒志贺氏杆菌sh42,经筛选获得重组减毒sh42-HPV16L1工程菌。用免疫印迹法检测HPV16L1蛋白表达,连续传代法确定其传代和目的蛋白表达的稳定性;豚鼠角膜巩膜炎症试验检测细菌的毒力和菌苗的免疫效果;小鼠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检测免疫血清对病毒样颗粒(VLP)的中和活性。免疫印迹检测证实,重组菌株sh42-HPV16L1可稳定表达HPV16L1;豚鼠角膜巩膜炎症试验证实,该候选菌苗无致病性。减毒sh42-HPV16L1经结膜囊途径免疫豚鼠,可以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免疫动物体内的血清、肠道、阴道分泌物中抗HPV16L1VLPIgG、Ig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sh42-HPV16L1免疫动物血清可明显抑制HPV16L1VLP引起的小鼠红细胞凝集。因而sh42-HPV16L1将是一种潜在的HPV16候选预防疫苗。
杨筱凤陈宏伟郑瑾司履生董小平王一理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16型疫苗子宫颈癌粘膜免疫免疫效应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