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立学

作品数:55 被引量:385H指数:12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农业科学
  • 4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紫椴
  • 10篇土壤
  • 9篇落叶松
  • 8篇扦插
  • 8篇胡桃楸
  • 7篇幼苗
  • 6篇嫩枝
  • 5篇嫩枝扦插
  • 5篇人工林
  • 5篇微生物
  • 5篇化感
  • 5篇根系
  • 4篇对刺
  • 4篇云杉
  • 4篇扦插生根
  • 4篇种子
  • 4篇化感作用
  • 4篇红皮云杉
  • 3篇兴安落叶松
  • 3篇养分

机构

  • 53篇东北林业大学
  • 6篇吉林省林业科...
  • 4篇黑龙江中医药...
  • 4篇广东药科大学
  • 2篇黑龙江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辽宁省林业厅
  • 2篇吉林省临江林...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黑龙江省森林...
  • 1篇吉林省林业勘...
  • 1篇大兴安岭地区...
  • 1篇昭通市林业科...

作者

  • 53篇杨立学
  • 7篇王海南
  • 5篇沈海龙
  • 4篇王谦博
  • 4篇王振月
  • 4篇刘寒
  • 4篇张洁
  • 3篇郭盛磊
  • 3篇孙跃志
  • 3篇张岩
  • 3篇王会仁
  • 3篇王东亮
  • 2篇范晶
  • 2篇董灵波
  • 2篇杨雨春
  • 2篇张羽
  • 2篇李春明
  • 2篇李学友
  • 2篇袁慧
  • 2篇朱丽华

传媒

  • 9篇森林工程
  • 9篇中南林业科技...
  • 5篇东北林业大学...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4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经济林研究
  • 2篇生态学报
  • 1篇林业科技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电脑与信息技...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中国城市林业

年份

  • 4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9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美国白蜡扦插过程中插穗内含物变化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以美国白蜡嫩枝插穗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生根进程中内源激素与酶活性变化,对其生根机理进行研究。观察记录美国白蜡插穗生根情况,同时以插穗基部为材料对生根过程中内含物的含量进行动态测定。结果表明,美国白蜡主要为皮部生根类型,少数为混合生根型。生根过程分为3个阶段,0~12 d为生根诱导阶段,12~24 d为不定根表达阶段,24 d后为不定根伸长阶段。内源激素研究发现,生长素(IAA)含量、IAA/ZR(玉米素核苷)值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处理组脱落酸(ABA)、对照组赤霉素(GA)含量呈双峰趋势;ZR含量以及IAA/ABA值变化趋势为先下降后上升。氧化酶活性研究发现,过氧化物酶(POD)、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变化趋势呈升高—降低—升高,多酚氧化酶(PPO)呈升高—降低。结果表明,外源激素萘乙酸(NAA)的使用提高了ABA含量,降低了GA含量和IAA/ABA值。较高活性的PPO和POD有利于根源基的诱导,高活性的IAAO有助于不定根的伸长。
常雪薇薛满满李春明杨立学
关键词:美国白蜡扦插内源激素酶活性
大兴安岭北部不同海拔天然林土壤胞外酶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季节动态被引量:9
2020年
研究了大兴安岭北部奥克里堆山不同海拔(750~1420 m)天然林土壤胞外酶活性(EEA)和酶计量比的变化特征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海拔、季节及其交互作用对β-葡萄糖苷酶(BG)、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和酸性磷酸酶(AP)活性均存在显著影响。5月,BG和NAG活性随海拔升高呈逐渐增大趋势,AP活性随海拔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7月,NAG活性随海拔升高而增大,AP活性则先升高后降低。9月,不同海拔上NAG活性变化幅度较大,在1420 m处活性最高,为124.22 nmol·h^-1·g^-1。随着海拔的升高,酶化学计量比ln(BG)∶ln(NAG+LAP)呈降低的趋势。除海拔830 m外,7月化学计量比值最高。土壤C、N、P转化酶活性对数转换后的比值为1∶1.25∶0.82。海拔和土壤温度是影响土壤胞外酶的主要因素,土壤温度与BG、NAG和AP呈显著正相关。ln(BG)∶ln(NAG+LAP)和ln(NAG+LAP)∶ln(AP)与pH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与DOC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而ln(BG)∶ln(AP)受土壤容重的影响较大。
及利马立新程政磊祝清超张岩杨雨春杨立学
关键词:海拔
采煤沉陷区不同造林树种恢复土壤酚酸物质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酚酸物质是影响微生物群落和结构的最重要因子之一,研究酚酸物质在不同造林树种土壤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和揭示采煤沉陷区恢复造林条件下微生物群落变化的机制.本研究在双鸭山宝山采煤沉陷区的撂荒地基础上营造三针一阔(红松、落叶松、樟子松和杨树)人工林,测定这4种造林地土壤酚类物质、11种酚酸物质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复合态酚含量总体表现为人工林显著高于撂荒地,其中,落叶松人工林和杨树人工林的复合态酚含量较高,落叶松人工林和红松人工林的总酚含量显著高于撂荒地,红松人工林的水溶性酚含量显著高于撂荒地;在11种酚酸物质中,阿魏酸、松香酸、β-谷甾醇、齐墩果酸、莽草酸、亚油酸和硬脂酸的含量在人工林土壤中较高.土壤酚类物质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个别的酚酸物质与土壤微生物的相关关系显著,其中,阿魏酸、松香酸和β-谷甾醇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真菌和真菌/细菌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杨树人工林的酚酸物质含量较高,说明营造杨树人工林对采煤沉陷区的土壤恢复有益.
及利杨立学
关键词:采煤沉陷区土壤微生物造林
枫桦嫩枝扦插生根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枫桦作为理想的用材和园林绿化树种,具有较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当前枫桦资源紧缺,需加强人工培育来满足资源储备。因枫桦种子短寿命休眠、成熟度不高且采集困难的缺点,不适于播种繁殖,扦插成为枫桦适宜的繁殖手段之一。研究不同处理下的枫桦嫩枝扦插的生根效果,为其快速繁殖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方法】以2~3年生枫桦嫩枝为扦插材料,按照L18(37)正交实验设计开展扦插试验,对不同基质种类、取材部位、激素种类、激素质量浓度、处理时间等因素下的插穗生根率、最大根长、不定根数和根系效果指数等生根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扦插基质对生根率、最大根长具有极显著影响,对不定根数和根系效果指数有显著影响。取材部位对生根率、不定根数和最大根长呈极显著影响,对根系效果指数影响显著。激素种类对生根率、平均根长具有极显著影响,对其他指标无显著影响。激素质量浓度、处理时间对各指标影响不显著。【结论】处理16[基质3(蛭石+细河沙+泥炭土)+梢部插穗+500 mg·L-1 ABT+处理30 min]的扦插效果最好且生根率达38.89%,是本研究中枫桦嫩枝扦插的最优处理。
王峻禄申方圆常雪薇李春明李春明
关键词:嫩枝扦插正交试验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2,4-二羟基苯甲酸含量被引量:1
2016年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土壤中2,4-二羟基苯甲酸含量,分析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中2,4-二羟基苯甲酸的垂直分布趋势.通过用乙酸乙酯水浴24h提取2,4-二羟基苯甲酸,蒸干并溶解于色谱级甲醇中.以流动相为3%冰醋酸和甲醇(75:25)对样品进行洗脱,流速1mL/min,色谱柱为AgilentZORBAX SB-C18(4.6mm×150mm,5μm),检测波长280mn,柱温25尤.结果表明:2,4-二羟基苯甲酸进样浓度在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F=13.315Z-12.803(r2=0.9999);2,4-二羟基苯甲酸的重复性、精密度和稳定性,相对标准偏差(RSD)结果分别为0.778%、1.623%和1.91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675%,RSD结果为0.771%(n=6),均达到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要求.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4-二羟基苯甲酸含量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天然次生林土壤中的2,4-二羟基苯甲酸含量大于其余3种土地利用方式的,且4种土地利用方式皆表现出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2,4-二羟基苯甲酸含量降低的趋势.
和春庭张育梅及利杨立学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2,4-二羟基苯甲酸土地利用方式
寒温带落叶松天然林不同海拔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季节动态被引量:3
2021年
土壤线虫是土壤微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沿海拔梯度上土壤线虫群落丰度和多样性的季节动态的变化规律,了解和比较不同时空尺度土壤线虫多样性规律,本文在大兴安岭北部奥克里堆山落叶松天然林中设置6个海拔梯度(750、830、950、1100、1300、1420 m),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方法,探究0~10 cm土壤线虫的群落组成及其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高纬度寒温带地区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在不同季节均沿海拔梯度呈单调递减的变化,共测定出了1门、3纲、11目、53属,其中食细菌线虫为各个季节和海拔的优势营养类群;海拔梯度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强于季节变化,随着海拔的增加,Sobs指数(样本总量的指数)和Faith’s PD指数(谱系多样性的指数)均呈降低趋势;土壤pH、可溶性有机碳和氮是影响不同季节土壤线虫海拔分布规律的显著因子。
张岩杨立学
关键词:土壤线虫物种丰富度群落多样性海拔梯度寒温带
俄罗斯大果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种子萌发特性被引量:31
2007年
俄罗斯丘依斯克大果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为优良的沙棘引进种。经测定,俄罗斯大果沙棘丘依斯克种子的千粒重为17.75g,与其它沙棘属的种子相比,其千粒重较大,为其2倍左右。四唑(TTC,1.0%)染色测种子的生活力的结果表明:有生活力的种子占97.75%,说明俄罗斯大果沙棘种子饱满度好;染色结果与对比发芽实验的结果很接近,说明用四唑染色来测定俄罗斯大果沙棘种子的发芽能力是较准确的方法。在水、气适宜的条件下,分别研究了温度分别为15、20、25、30℃,光照强度分别为25%、50%、75%、100%的不同处理对丘依斯克种子萌发的影响,并采用胚根生长量和全株生物量对沙棘种子发芽效果进行了评价,提出了沙棘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和光强。结果表明,在25℃条件下,种子萌发最早,发芽势高达33.0%±4.76%,发芽率高达95.5%±1.5%,且主根生长量和生物量最大,分别为(4.5±0.09)cm和(0.137±0.002)g;75%光强最适合沙棘种子萌发,种子萌发最早,发芽势高达61.5%±1.7%,发芽率高达86.0%±1.1%,且主根生长量和生物量最大,分别为(3.7±0.2)cm和(0.108±0.004)g。因此,在直播营造大果沙棘林时,应首选25℃的温度条件,同时,建议进行适度遮荫处理。
杨立学
关键词:大果沙棘光照强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
小林窗对人工更新紫椴苗木生长和叶片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小林窗对人工更新紫椴苗木生长、存活以及叶片形态、气体交换参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叶绿素和碳氮含量的影响,为紫椴苗木在小林窗及其林冠下人工更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尚志市小九林场2年生紫椴人工更新苗木为研究对象,对小林窗(G1,> 30 m^(2);G2,20~30 m^(2);G3,<20 m^(2))及林冠(CK)内紫椴苗木的树高、地径、存活率以及叶片的形态、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和碳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紫椴苗木树高和存活率在G1和G2下高于G3和CK,且树高和存活率与光照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紫椴苗木叶片面积、比叶面积和叶片氮含量随林窗面积的减小而显著增加(P <0.05),比叶面积和叶片氮含量与光照强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紫椴苗木净光合速率(P_(n))在G1和G2下显著高于G3和CK(P <0.05),且P_(n)与光照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紫椴苗木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s)和叶绿素a/叶绿素b(Chla/b)随林窗面积的减小显著降低(P <0.05),而胞间CO_(2)浓度(C_(i))和总叶绿素(Chlt)显著增加(P <0.05),且T_(r)和Gs与光照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C_(i)和Chlt与光照强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小林窗中,紫椴苗木在面积大于20 m^(2)的林窗中光合作用较强,能在此生境中保持较强的竞争力,而在面积小于20 m^(2)的林窗和林冠下无法捕获足够的光能,生长受到抑制。
付瀚萱许冠洲申方圆杨立学
关键词:紫椴光合作用
落叶松水浸液对胡桃楸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0
2006年
研究了落叶松水浸液对胡桃楸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5g.kg-1浓度的落叶松根水浸液,12.5g.kg-1浓度的落叶松皮、枝水浸液对胡桃楸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均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12.5g.kg-1和25g.kg-1浓度的落叶松根水浸液、12.5g.kg-1浓度的落叶松皮水浸液对胡桃楸幼苗苗高、地径生长的促进作用显著(P<0.05).高浓度的落叶松叶水浸液对胡桃楸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而落叶松叶水浸液对胡桃楸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苗高以及地径的促进作用却随着水浸液浓度的降低,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施加落叶松水浸液对胡桃楸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可能与树种间的化学相互作用有关.
杨立学
关键词:胡桃楸落叶松水浸液化感作用
美国白蜡嫩枝扦插技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美国白蜡嫩枝扦插技术,属于林业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1)插床的设计;(2)插穗的采集与制作;(3)生根剂的配置;(4)扦插技术及插后管理。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扦插技术,解决了美国白蜡扦插育苗的技术难题,...
薛满满杨立学常雪薇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