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永胜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地震
  • 3篇地震动
  • 3篇地震反应
  • 3篇随机地震
  • 3篇随机地震反应
  • 2篇振动
  • 2篇抗震
  • 2篇抗震设计
  • 2篇二次开发
  • 1篇地震动场
  • 1篇地震反应分析
  • 1篇动测
  • 1篇行波
  • 1篇虚拟激励法
  • 1篇震后
  • 1篇振动测试
  • 1篇振动信号
  • 1篇随机地震反应...
  • 1篇损伤识别
  • 1篇土-结构相互...

机构

  • 7篇同济大学

作者

  • 7篇陈清军
  • 7篇杨永胜
  • 1篇吕西林
  • 1篇殷建明
  • 1篇周成杰
  • 1篇张婷

传媒

  • 2篇湖南大学学报...
  • 2篇力学季刊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岩土力学
  • 1篇第十届中日建...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两种改进虚拟激励法比较及大跨结构的行波效应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选择高效且易实现的分析方法是实现大跨度结构多点随机地震反应分析的关键步骤之一。首先,对两种改进的虚拟激励法(即直接位移求解法和大质量法)做了简要比较;然后,通过对ANSYS程序的二次开发,实现了直接位移求解法和大质量法的通用有限元计算,进行了这两种改进虚拟激励法的数值精度比较。在此基础上,选择高精度的直接位移求解的虚拟激励法,以能较好模拟长周期地震动特性的杜修力陈厚群功率谱模型作为输入,对某悬索桥结构进行了多点随机地震反应分析,探讨了大跨度结构的响应峰值随地面视波速变化、以及行波效应对结构不同部位反应的影响。
张婷陈清军杨永胜
关键词:大跨度结构
基于强震台阵记录的地震动空间相干函数实用模型被引量:1
2016年
为寻求一种适用于不同类型场地的地震动空间相干函数实用模型,从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的密集型强震观测台阵的35次地震记录库中,选取1116条地震动记录,利用随机振动理论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不同类型场地的地震动空间相干性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水平分量地震动和竖向分量地震动空间相干函数计算值的拟合,建立了一种适用于软土场地、一般场地和基岩场地的地震动空间相干函数实用模型,并进行了参数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地震动场空间任意两点的相干性随着距离和频率的增大呈指数函数形式逐渐减弱;在软土场地、一般场地和基岩场地三类场地中,软土场地衰减最快,一般场地次之,基岩场地衰减最慢;基岩场地在距离20km处仍有较大的相干函数值;地震动水平分量的相干性要大于竖向分量的相干性。
陈清军杨永胜王沿朝
关键词:地震动场
六分量地震动实测记录的时频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至今国内外对地震动的三个平动分量已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但对含三个转动分量的六分量地震动记录的研究尚显不足.利用我国台湾东部HGSD台站在2007-2008年间的52次地震的六分量地震动的实测记录,分析了平动分量中竖向地震动与水平向地震动峰值比和转动分量中扭转地震动与摇摆地震动的角速度峰值比随震中距的变化.在此基础上,选择一组典型的含三个转动分量的六分量地震动记录,采用正交化HHT(Hilbert-Huang Transform)法对各分量的时频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近震区域存在较大的竖向地震动,扭转分量的角速度峰值总体上大于摇摆分量的角速度峰值;各个分量上的能量分布存在差异,转动分量的卓越频带较平动分量宽;转动分量中的摇摆分量较扭转分量含有更多的高频成分.
陈清军殷建明杨永胜
复杂高层结构随机地震反应中阻尼模型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扼要比较了Rayleigh阻尼和Caughey阻尼两种阻尼模型,利用ANSYS软件中的APDL编程语言进行二次开发,将Caughey阻尼模型应用到复杂高层建筑结构的随机地震反应分析中;以某实际复杂高层建筑为例,采用现场测试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阻尼模型对复杂高层结构随机地震反应计算结果的影响,讨论了Rayleigh阻尼模型和Caughey阻尼模型的适用范围.结果表明,Rayleigh阻尼模型的曲线形状与所选取的控制频率相关,两控制频率间的计算阻尼比小于实测结果,两控制频率以外部分的计算阻尼比则大于实测阻尼比;Caughey阻尼模型能在较大频率范围内较准确地反映结构的阻尼特性.
杨永胜陈清军
关键词:阻尼抗震设计随机地震反应ANSYS二次开发振动测试
基于长周期地震动记录的能量谱初探
析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能量反应谱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将从1985年墨西哥8.1级地震、1999年台湾集集7.6级地震和2003年日本十胜冲8.0级地震记录库中,挑选出具有可靠长周期信息和基本场地资料的强震记录作为输入,...
袁伟泽杨永胜陈清军吕西林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长周期地震动能量谱
基于环境振动信号的框架结构震后损伤识别被引量:6
2014年
提出了一种新的损伤指标用于框架结构的震后损伤识别.以环境振动作为激励信号,采用小波包分解理论,利用框架结构损伤后振动信号的能量在频域内的变化,构建损伤指标DI,并给出了损伤识别流程图.在此基础上,以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设定4种震后损伤工况,对框架结构进行了震后损伤识别分析,探讨了不同楼层、不同类型振动信号对损伤识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损伤指标DI可以有效识别框架结构的震后损伤,损伤指标DI与损伤程度之间有近似线性的关系;基于较高楼层振动信号的损伤指标值对结构的损伤识别效果较佳;利用速度信号可获得比加速度信号更好的识别效果.
陈清军周成杰杨永胜
关键词:小波包分解
土层随机地震反应分析中侧向边界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研究了随机地震激励下土层地震反应及土-结构相互作用分析中有限土域的取值范围对计算精度的影响。分别以基岩白噪声谱和杜修力修正基岩谱作为输入,进行了土层随机地震反应分析,探讨了自由边界、固定边界和黏弹性边界3种人工边界条件下土域的取值范围、土介质阻尼和土体长深比(L/H)对土层随机地震反应的影响,给出了侧向人工边界合理位置的具体建议。在此基础上,选取土体的合理边界范围,建立土-结构相互作用分析模型,分别以基岩白噪声谱、杜修力修正基岩谱以及实测地震波功率谱作为输入,进行了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随机地震反应分析,计算结果验证了侧向人工边界取值在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随机地震反应分析中的有效性。
陈清军杨永胜
关键词:土-结构相互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