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永刚

作品数:91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专利
  • 34篇会议论文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篇理学
  • 14篇化学工程
  • 1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电气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5篇手性
  • 31篇氧化硅
  • 29篇纳米
  • 23篇介孔
  • 21篇二氧化硅
  • 17篇液晶
  • 17篇分子
  • 13篇自组装
  • 12篇硅氧烷
  • 12篇倍半硅氧烷
  • 10篇介孔二氧化硅
  • 9篇树脂
  • 9篇无机
  • 9篇离子
  • 9篇纳米管
  • 8篇胆甾
  • 8篇胆甾相
  • 8篇聚倍半硅氧烷
  • 7篇液晶单体
  • 7篇色谱

机构

  • 91篇苏州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91篇杨永刚
  • 76篇李艺
  • 64篇李宝宗
  • 9篇刘玮
  • 7篇毕丽峰
  • 7篇陈玉霞
  • 6篇王思兵
  • 6篇侯逢文
  • 5篇汪理文
  • 4篇陈浩
  • 4篇张小丽
  • 3篇王海瑞
  • 3篇张明
  • 2篇钟志远
  • 2篇程振平
  • 2篇董川
  • 2篇曹宇
  • 2篇赵海峰
  • 2篇周年琛
  • 2篇付以太

传媒

  • 4篇高等学校化学...
  • 3篇中国化学会第...
  • 2篇分子科学学报
  • 2篇化学研究
  • 2篇中国化学会第...
  • 2篇2007年全...
  • 2篇第十五届全国...
  • 2篇中国化学会第...
  • 1篇高分子通报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分析仪器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2009中国...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 1篇2011年高...
  • 1篇中国化学会2...
  • 1篇2009年全...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5篇2023
  • 10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10篇2011
  • 3篇2010
  • 12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hiral transfer at nano and molecular levels
杨永刚
关键词:HELIXCHIRALITYNANOTUBES
一种抗菌抗凝血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具抗菌和抗凝血功能的复合聚醚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氧化钛、氧化硅等无机纳米粒子与脂肪族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扩链剂、催化剂共混,采用一锅法一步合成具有抗菌性能的复合聚醚聚氨酯弹性体;弹性体表面用脂肪...
李艺杨永刚王作山尹红根
文献传递
透射电镜在仿硅藻结构的介孔二氧化硅表征和制备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透射电子显微镜由于其高分辨率广泛应用于材料研究中。利用透射电镜对材料进行表征,可以更好地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特征,揭示宏观现象与介观和微观结构间的关系,并开发出具有特异性能的新材料。本实验用苯甘氨酸衍生物为模板制备出类似硅藻结构的纳米介孔二氧化硅,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反应组成的变化对硅藻结构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制备和形貌结构的影响。
赵彦伟李蕊李艺杨永刚
关键词:透射电镜介孔二氧化硅
手性有机一无机杂化二氧化硅结构的形成
以阴离子手性两亲小分子化合物的自组装体为模板,成功得到了单手螺旋的有机-无机杂化二氧化硅纳米管和纳米带。结果还表明:产物的手性对于反应混合物的浓度和pH值具有依赖性。对于4,4’-亚联苯基一二氧化硅,由圆二色谱表征可见:...
汪理文李艺李宝宗杨永刚
关键词:纳米手性
烷基取代聚硅烷共聚物的侧基对螺旋构象的影响
2014年
以手性化合物n-癸基-(S)-(+)-2-甲基丁基二氯硅烷(Si1)和非手性化合物n-癸基-2-乙基丁基二氯硅烷(Si2)为单体合成了聚硅烷共聚物[P(Si1-co-Si2)].通过改变Si1和Si2的投料比,聚合得到一系列P(Si1-co-Si2).通过核磁表征P(Si1-co-Si2)为无规共聚物.利用圆二色谱(CD)和紫外吸收光谱研究系列共聚物的手性传递行为.研究发现,Si2的均聚物在其对应的紫外吸收带324 nm处没有CD信号.当加入Si1共聚后,产生CD信号,随着Si1含量的增加,共聚物的CD信号迅速增强,当Si1摩尔分数为2%时可诱导共聚物形成单手螺旋优势构象.当Si1含量达到70%时,信号强度最大.在P(Si1-co-Si2)中Si1含量增加的过程中,共聚物的紫外吸收带同时发生蓝移.当Si1含量达到50%时,分子量较低的样品具有较强的光学活性,并且随着分子量的增大,紫外吸收红移.研究结果初步表明,聚硅烷共聚物的螺旋结构由手性侧基决定,但非手性侧基的奇偶性却没有体现.
唐贤慧季猩猩钱凯李宝宗李艺杨永刚
关键词:聚硅烷
丙氨酸二肽衍生物超分子自组装体的手性行为
<正>氨基酸衍生物类小分子胶体由于结构中存在手性中心,可以自组装形成螺旋结构。这种螺旋结构的手性主要由分子结构中的氨基酸的手性决定,但也受到外部条件如浓度、pH值、溶剂和温度的影响,有可能发生手性反转。单股自组装体的堆积...
李艺付以太李宝宗杨永刚
关键词:二肽超分子自组装手性
文献传递
利用非手性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制备手性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氧化硅
对具有手性孔道的螺旋有机-无机杂化氧化硅介孔材料进行了探讨,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超分子自组装体为模板,加入(S)-β-香草醇(CN)做手性助剂,BTESE作为有机硅源,表面活性剂、手性助剂和硅源前驱体协同...
李艺李宝宗杨永刚
文献传递
单手螺旋介孔二氧化硅和有机无机杂化二氧化硅的制备
<正>手性转移和放大主要存在于自然界中,例如,DNA,蛋白质等。目前,手性转移和放大正在被广泛地研究。我们最熟悉的主要是手性催化反应,利用极少量的手性催化剂就可以的得到大量的手性产物。手性转移可以从物理的手性转移
杨永刚李宝宗陈媛丽毕丽峰
文献传递
丙氨酸二肽衍生物超分子自组装体的手性行为
李艺付以太李宝宗杨永刚
关键词:二肽超分子自组装手性
以四肽自组装体为模板制备手性3-氨基苯酚甲醛树脂纳米纤维
2016年
采用经典的固相合成法制备了一对烷基取代丙氨酸四肽衍生物对映体,研究了其在不同溶剂中的成胶行为,并以其在甲醇中形成的超分子自组装体为模板,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单手螺旋3-氨基苯酚甲醛树脂纳米纤维.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超分子自组装体及3-氨基苯酚甲醛树脂的螺旋形貌,并利用圆二色谱研究其光学性质.研究发现,3-氨基苯酚甲醛树脂纳米纤维既具有纳米尺度的手性,又具有分子尺度的手性.手性从小分子形成的自组装体传递到高分子树脂中.
曹严方邵长振李宝宗李艺杨永刚
关键词:酚醛树脂纳米纤维手性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