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庆永

作品数:70 被引量:218H指数:7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0篇医药卫生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2篇狼疮
  • 32篇红斑
  • 30篇红斑狼疮
  • 29篇系统性红斑
  • 28篇系统性红斑狼...
  • 16篇系统性红斑狼...
  • 16篇细胞
  • 16篇红斑狼疮患者
  • 12篇TCR/CD...
  • 10篇SLE
  • 9篇信号
  • 9篇误诊
  • 9篇T细胞
  • 9篇病例
  • 9篇病例报告
  • 8篇免疫
  • 7篇白癜风
  • 7篇SLE患者
  • 6篇动脉
  • 6篇再灌注

机构

  • 62篇广州军区广州...
  • 19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解放军457...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州军区总医...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作者

  • 70篇杨庆永
  • 44篇廖元兴
  • 41篇杨慧兰
  • 17篇王宗发
  • 12篇林挺
  • 8篇刘仲荣
  • 6篇鲍光欣
  • 6篇武钢
  • 6篇肖利民
  • 4篇李翠华
  • 4篇王俊杰
  • 4篇李雪梅
  • 4篇梁洁
  • 4篇秦春玲
  • 3篇樊建勇
  • 3篇杨军
  • 2篇廖春
  • 2篇江岚
  • 2篇彭学标
  • 1篇杨雪琴

传媒

  • 8篇临床皮肤科杂...
  • 6篇中华皮肤科杂...
  • 5篇实用医学杂志
  • 5篇中国皮肤性病...
  • 5篇岭南皮肤性病...
  • 5篇中国误诊学杂...
  • 4篇中国现代医学...
  • 4篇中国美容医学
  • 3篇临床误诊误治
  • 3篇中国医师杂志
  • 3篇中国麻风皮肤...
  • 2篇广东医学
  • 1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国外医学(皮...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35篇2003
  • 15篇2002
  • 1篇2000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皮肌炎合并尖锐湿疣1例被引量:1
2003年
杨庆永廖元兴林挺
关键词:皮肌炎合并症尖锐湿疣
合并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与免疫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确定SLE患者HCV感染的发病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 - 3及RIBA - 3检测 134例SLE患者和 2 0 0名正常献血者HCV感染情况。结果 :18例SLE患者 (13% )和 2名正常献血者 (1% )HCV抗体阳性 (P <0 .0 0 1) ,合并HCV感染SLE患者皮肤表现、ds-DNA抗体发生率低 (P =0 .0 1,P <0 .0 0 1) ,肝脏损害、低补体血症、冷球蛋白血症发生率高 (P <0 .0 0 1,P =0 .0 0 2、P =0 .0 3,P =0 .0 2 )。结论 :SLE患者合并HCV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HCV抗体阳性SLE患者除了显示了不同的临床外 ,其免疫学特征为ds -DNA抗体发生率低 ,低补体血症、冷球蛋白血症发生率高。
杨庆永廖元兴杨慧兰
关键词:红斑狼疮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
未成年人系统性红斑狼疮1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2年
为探讨未成年人SLE患者的临床特征,详细统计16例未成年SLE患者的临床表现、患者器官、系统受损数目,并用SLEDAI量化其活动性,结果发现未成年SLE患者主要脏器累及数目和损害程度、SLEDAI均比成年患者高,发病至就诊时间较短,临床表现更复杂。用SLEDAI更准确表示未成年SLE患者病情更重,治疗效果及预后更差。
杨庆永廖元兴杨慧兰
关键词:未成年人系统性红斑狼疮预后
系统性红斑狠疮T细胞TCR/CD3介导的[Ca^(2+)]i反应与InsP_3生成量的相关性研究
2003年
目的 研究SLET细胞是否存在TCR CD3复合物介导的异常生物化学信号转导 ,及其异常与三磷酸肌醇(Inositol1,4 ,5 triphosphate,InsP3)生成量的相关性。方法 用尼龙柱分离肝素化的静脉血得到T细胞并制备其悬液 ,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悬液的CD3+ 细胞阳性率 90 %以上。将抗CD3单抗与羊抗鼠IgG相交联刺激T细胞后 ,用粘附细胞仪连续观察10min ,观察T细胞胞内游离Ca2 + 的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正常人和SLET细胞上CD3+ 表达的阳性率。用InsP3放射受体试剂盒检测InsP3的生成量。结果 ①正常人和SLET细胞的 [Ca2 + ]i反应的基准值相似 (P =0 .10 5 ) ,SLET细胞的 [Ca2 + ]i反应的高峰值、平台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0 1,P <0 .0 0 1)。②正常人和SLET细胞上CD3+ 表达的阳性率没有差异 (P =0 .6 6 5 )。③二者InsP3的生成量无差异 (P =0 .5 37)。结论 SLET细胞TCR CD3介导的 [Ca2 + ]i反应存在异常 ,且与InsP3的生成量无关。
杨庆永廖元兴王宗发杨慧兰
关键词:T细胞TCR/CD3复合物信号转导
带状疱疹合并视神经脊髓炎一例
2003年
杨庆永秦春玲尹方廖元兴
关键词:带状疱疹视神经脊髓炎血液生化皮肤病
疱疹样脓疱病误诊1例被引量:1
2002年
杨庆永廖元兴林挺
关键词:疱疹样脓疱病误诊病例报告
全身性发疹性组织细胞瘤合并早期潜伏梅毒误诊1例
2002年
杨庆永廖元兴
关键词:组织细胞瘤并发症梅毒误诊黄瘤病病例报告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补体与疾病活动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杨庆永王宗发廖元兴杨慧兰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补体自身免疫性疾病脏器损害
SLE患者T细胞PKA活性及患者血清因子对PKA活性的影响
2003年
目的 研究SLE患者T细胞功能异常是否与T细胞CA/cAMP/PKA信号转导途径存在异常有关 ,探讨SLE的发病机理。方法 用尼龙柱分离肝素化的静脉血得到T细胞悬液 ,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3 阳性细胞 90 %以上 ,用CD3 单抗与羊抗鼠二抗IgG相交联和rIL - 1α共同刺激T细胞 2 4h ,用RT -PCR检测IL - 2和IL - 2RmRNA的表达 ,证实T细胞是否活化。用PKA检测试剂盒检测T细胞PKA总体活性变化 ,用SLE血清或含不同浓度IFN -α的完全培养基和正常人T细胞培养 2 4h ,用上述方法激活T细胞 ,分别测量T细胞PKA的总体活性。结果 SLE患者T细胞活化后PKA总体活性是下降的 ,SLE患者血清免疫复合物及不同浓度的IFN -α均不能使正常人T细胞的PKA总体活性下降。结论 SLE患者T细胞CA/cAMP/PKA信号传导途径存在异常 ,SLE患者T细胞功能异常可能是因细胞内生物化学信号途径异常所致。
杨庆永廖元兴王宗发杨慧兰
关键词:蛋白激酶ATCR/CD3复合物白细胞介素-2
Thapsigargin对SLE患者T细胞TCR/CD3复合物介导的[Ca^(2+)]i反应的影响
2003年
目的 : 证实SLE患者T细胞功能异常是否与TCR CD3复合物介导的 [Ca2 +]i反应异常有关 ,以及 [Ca2 +]i反应异常的原因。方法 : 用CD3单抗与羊抗鼠二抗IgG相关联刺激T细胞 ,并用Thapsigargin干预后 ,分别用粘附细胞仪连续观察 10minT细胞 [Ca2 +]i的变化 ,并评价 [Ca2 +]i反应与CD3分子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 正常人和SLE患者T细胞 [Ca2 +]i反应的基准值相似 (P =0 .10 5 ) ;SLE患者T细胞的[Ca2 +]i反应高峰值、平台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0 1,P <0 .0 0 1) ;加入Thapsigargin后二者 [Ca2 +]i反应无显著差异 ,二者的T细胞CD3阳性率无差异 (P =0 .6 6 5 )。结论 : SLE患者T细胞TCR CD3介导的[Ca2 +]i反应存在异常 ,并且这种异常不是因为胞内Ca2 +库排空后跨膜Ca2 +内流不同所致。
杨庆永廖元兴王宗发杨慧兰
关键词:THAPSIGARGINSLET细胞TCR/CD3复合物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