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斌
- 作品数:228 被引量:1,959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民主模式与公民权利的实现被引量:2
- 2022年
- 长期以来,关于民主模式的争论莫衷一是,但从民主权利的维度去看民主模式,民主的治理效能差异则彰显无遗。不同的民主模式代表了实现民主价值的不同机制。自由主义民主是以竞争性选举为核心的多数决民主体制,但由于忽视了政体关系的复杂性以及严苛的社会条件,在实践中陷入了诸多困境,出现“无效的民主”。相反,中华优秀传统政治资源、群众路线的革命传统以及大众参与的政治实践,决定了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以协商共识为主要形式的“可治理民主”,公众参与、国家自主性回应和有效治理,构成了政治体制的核心特征。在民主权利维度上重新思考实质民主,是世界政治实践使然,同样也有助于构建新的民主理论。
- 杨光斌熊宇平
- 关键词:民主模式民主价值公民权利国体
- 中国“天下观”与西方“国际观”——兼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观被引量:4
- 2023年
- 中国关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一系列倡议,意味着中国的角色从“国家”转变为“全球”,那么“谁是中国”这个根本性问题就需要得到回答。历史政治学有助于解释中国身份问题。比较文明发现,作为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的最高政治目标是“人”,在起点性结构上是形成于轴心文明时期的天下主义大一统对“万邦”的伦理论,在过程性结构上是“华夏”对“四夷”的以文化人而化成天下,在结果性结构上追求治平论。与此相对,西方国际观虽然有希腊-罗马的历史背景,但其城邦国家-帝国-神权政体-封建政体-绝对主义国家-民族国家的多重巨变,决定了其国际观主要形成于民族国家形成时期,民族论是其起点性结构,在对外关系中信奉实力政治,结果性结构必然是帝国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避免不了两种文明观之间的纠缠,文明之间不存在替代论,但中国天下观应该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注入活力。
- 杨光斌
- 关键词:天下观国际观世界秩序
- 笔谈:金融危机十年来的世界政治变迁被引量:4
- 2019年
- 2008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产生了全球性影响,并构成了世界政治变迁的一个重要分水岭。金融危机爆发十年来,世界政治发生了若干根本性变化,给学术研究提出了诸多尚待回答的重要研究问题。为此,我们约请相关学术领域的11位学者,就以下四个基本问题进行讨论:(1)金融危机与国际权力结构的变迁;(2)金融危机与全球治理机制的改革;(3)金融危机与国家治理体系的重构;(4)金融危机与社会和政治运动的发展。我们期待通过这组稿件激发学界对近年来世界政治变迁的深入思考。
- 张宇燕时殷弘王正毅雷达曲博杨光斌朱文莉包刚升冯仲平林德山格雷厄姆·艾利森宋亦明(译)
- 关键词:政治思潮国际经济秩序民主政体金融监管改革政治变迁
- 利益群体结构失衡加剧冲突被引量:6
- 2012年
- 现代化国家建设过程之中,主要挑战就是社会结构性问题所导致的利益冲突。
- 杨光斌
- 关键词:结构失衡社会结构
- 探索中国政治学自主性话语体系
- 2018年
- 探索自主性政治学话语体系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政治学界在学习西方的同时,一些学者就开始批判、反思西方政治学流行话语了,并最终形成一种反思浪潮,继而大致达成了这样的共识:需要建构自主性中国政治学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
- 杨光斌
- 关键词:中国政治学流行话语话语体系政治学界自主性政治学学科
- 自由主义民主“普世价值说”是西方“文明的傲慢”
- 2016年
- 自由主义民主是在一定历史和社会条件下,在基督教文明体系中形成的价值理念和政治制度。把自由主义民主当作“普世价值”,是20世纪末西方国家基于“历史终结论”炮制的一种说辞,与19世纪西方建立殖民体系时提出的“白人优越论”是一个性质。
- 杨光斌
- 关键词:自由主义民主文明体系历史终结论傲慢社会条件
- 丰裕中的思想贫困——兼论中国教育—科学管理体制的问题与出路被引量:4
- 2015年
- 一个国家的社会科学研究状况,关系到国家的话语权和国家安全。相较于中国实践取得的成就,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严重滞后,社会中心主义、国家中心主义等建基于他国经验的思想产品大行其道,并被作为观察、评判中国的"标准"。这种缺少解释自己的话语权,进而缺乏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危机状况,既是中国社会科学百年史的必然产物,更因工科化的社会科学管理方式而加剧。因此,改革等级化的科研管理体制及经费分配体制,加大对基础理论研究的投入;培养怀有使命感的、具有共同学术志趣的"学术共同体";推动历史—理论—现实三维度的社会科学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实现自主性的出路,也是中国社会科学未来发展的方向。
- 杨光斌
- 关键词:中国社会科学意识形态自主性
- 从卡特到克林顿:总统与国会在中国政策上的互动关系
- 2000年
- 本文主要利用国家中心途径打开美国政府在对华政策过程中的“黑箱”。冷战结束使对华政策共识的基础不复存在,总统和国会处于冲突与合作并存状态。布什总统利用总统的政治优势和政治技能在与国会的冲突中居主导地位,最大限度地遏制了中美关系恶化的趋势;而克林顿总统在第一任内对国会的迁就,导致中美关系出现低谷。借助社会中心途径发现,不同性质的利益集团在不同问题上的力量对比直接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结果。这一发现对中国政府具有政策提示作用。
- 杨光斌
- 关键词:总统国会利益集团
- 中国政治过程中的利益集团及其治理被引量:2
- 2008年
- 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是观察和研究中国政治的一个重要的框架。中国的国家与社会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来自两方面力量各有若干因素在不同方向上相互交织和作用,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充满了冲突和妥协。研究这一复杂的动态过程,既涉及国家机制在社会中享有多少行动自由或自主性。
- 杨光斌李月军
- 关键词:政治过程当代中国政治民间社团温州商会官商
- 世界政治学基本问题和框架探讨
- 2021年
- [主持人语]世界政治是理解国家间政治的不可或缺的深层变量。世界政治学是一项新的研究议程,相应地,我们提出了新的研究路径和新的研究单元去发掘这项新议程。为什么需要新研究议程?基于威斯特伐利亚国际体系的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传统的国际关系研究早就面临严峻挑战,这不但是由于为民族国家量身定制的国际政治理论不能有效地解释中国这样的文明型国家的对外政策,还因为冷战时期形成的国际关系理论已经严重地去实质化而形式化(比如祛帝国主义),更因为国家间关系研究聚焦于"现状性结构"而忽视塑造现状性结构的"过程性结构"或深层结构——世界政治或世界体系。
- 杨光斌
- 关键词:国际政治理论国际关系理论国家间关系国家间政治政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