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兆生 作品数:73 被引量:522 H指数:14 供职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国审小麦新品种中育1220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2019年 中育1220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小麦高产课题组运用改良系谱法经过6年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19年3月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90030.文章主要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刘旭 李伟 闫文利 杨兆生 闫素红关键词:栽培技术 利用BSR-Seq定位小麦品种郑麦103抗条锈病基因YrZM103 被引量:3 2017年 郑麦103是一个高抗条锈病的小麦新品种,为明确其携带的抗病基因,用郑麦103与感条锈病品种农大399杂交构建分离群体,用条锈菌CYR32、CYR33和CRY34(V26)混合菌系进行田间接种和成株期抗性鉴定,对214个F2:3家系的条锈病抗性进行遗传分析,初步确定郑麦103的抗条锈性由单个主效基因控制,定名为Yr ZM103。通过BSR-Seq技术开发了6个与Yr ZM103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将Yr ZM103定位于染色体臂7BL分子标记ZM215和ZM221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11.8 c M和6.9 c M。利用7BL染色体上与其他已知抗条锈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比较作图,发现Yr ZM103是不同于7BL末端其他抗条锈病基因的新基因。 张怀志 谢菁忠 陈永兴 刘旭 王勇 闫素红 杨兆生 赵虹 王西成 贾联合 曹廷杰 刘志勇关键词:条锈病 分子标记 小麦 小麦株高构成因素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1999年 本文针对株高及构成因素采用行区法种植,研究其相关性,为以后的育种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株高的构成因素中以穗下节的遗传力为最高。通径分析中,亦以穗下节对株高的直接通径系数为最高,即穗下节在株高中占的比例最大,对株高的贡献也最大,因此在选育新品种中,一定要选育基部节间短而穗下节可相对较长的材料,以达到矮秆半矮秆的选育目标。 闫素红 王俊娟 杨兆生关键词:小麦 株高性状 穗下节 遗传力 通径分析 一种改良小麦雄性不育系的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作物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良小麦雄性不育系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以小麦显性核不育基因Ms2控制雄性不育的改良矮败小麦为母本,以优异小麦品系为父本进行杂交;选择杂交后代中的矮杆植株,以所述优异小麦品... 刘旭 李伟 闫文利 闫素红 杨兆生文献传递 玉米不同品种根系分布和干物质 被引量:35 2003年 对四个不同类型的玉米品种的根系分布动态及其干物质积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的根系分布具有相似的规律,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在0~40cm耕层占总根量的50%~60%,41~70cm占25%~30%,71cm以下深层相对较少;在土壤中的水平分布:以株为中心由里向外逐渐减少,1/4行距处为40%~45%,1/2株距处为25%~30%,1/2行距处为20%~25%;但不同类型玉米品种也各有特点,掖单22的根系相对比较集中,可以减少行距和株距,增加密度;豫玉22根系分布比较分散,利于充分利用水肥条件,具有较强的抗旱性;登海9号和农大108根系垂直分布比较集中,水平分布均匀,根系在后期比较强壮,必须提供足够的水肥,并适当延长生长期,才能发挥其潜力。 戚廷香 梁文科 阎素红 王俊娟 杨兆生 张文生关键词:玉米 根系分布 干物质积累 土壤 黄淮海不同夏玉米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对播期的响应 被引量:16 2020年 以黄淮海地区18个主栽品种为材料,进行3个播期处理,播期分别为6月3日、6月13日、6月23日,探讨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对播期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夏玉米生育期缩短,株高、穗位高、穗三叶叶面积和单株干物重均呈降低趋势。不同玉米品种的百粒重和穗粒数随播期的推迟而降低,产量下降。不同播期条件下各种指标变动小的品种适应性强,适播期长,这些品种通过保持相对稳定的生育期、较大的光合叶面积,从而保证了较高的干物质积累,最终获得较稳定的产量。因此,适时早播有利于提高产量。在无法满足早播时,可以选择抗逆性强、适播期较长的联创825或产量优势强的迪卡653等品种,以避免高温或晚播造成的减产。 韩慧敏 张磊 孙淼 李健 常晓 郭志军 王小博 杨兆生 梁文科关键词:夏玉米 播期 高温 生长发育 矮秆高产小麦新品种—中育9307 2014年 中育9307是中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周麦16/04中36)组合F1代的花粉导入到改良的矮败小麦群体中,选择可育单株,运用改良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于2014年3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4007。已申请品种保护,申请号:20121066.1。1特征特性1.1综合农艺性状中育9307属半冬性多穗型中晚熟品种,成熟期比对照品种周麦18晚0.6d左右。 杨兆生 闫素红 李伟 朱志华 朱志华关键词:小麦群体 高产小麦 多穗型 综合农艺性状 系谱法选育 矮秆 小麦品种性状演变规律的分析 被引量:16 1999年 对1955~1997 年75 个试验组别、786 个参试品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间呈非一致性变化 ;同时有的年份气候条件对性状表值的影响程度超过了遗传因素。提出现阶段高产、超高产育种中各性状的理想构成模式应为:株高在偏高年型 85~90 cm ,偏 低年型75~80 cm ;穗数 525~600 万/hm 2;千粒重分别为40~45 g 和 38~40 g;穗长9~11 cm ;分化小穗数 20~22 个;结实小穗数 18~20个;穗粒数35~45 粒。 李明兵 杨兆生关键词:小麦 时段 气候 性状 多效唑对小麦不同品种主要性状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21 1995年 对不同生态类型的20个小麦品种进行了多效唑浸种和喷施研究。结果表明,用多效唑浸种能促进小麦苗期生长,加快叶片和分蘖的发生。品种间效应基本一致,对晚茬小麦有普遍应用价值。返青至拔节期喷施延缓效应强烈,大多数品种株高降低,茎壁变厚,抗倒伏能力增强,抽穗期和成熟期延迟。同时,穗部性状发生较大变化,大多品种穗粒数增加,千粒重降低,品种间效应差异树显著。对旺长麦田喷施多效唑能防止倒伏,对一般不发生倒伏的麦田,大多品种有减产效应。 鲍思敬 杨兆生 许红霞 巩万魁 梁文科关键词:多效唑 小麦 一种选育高产、超高产多抗小麦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选育高产超高产多抗小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抗病、高产的改良矮败小麦群体A为母本,以03‑50618为父本杂交,后以03‑50618为轮回亲本连续回交3代,选回交之后矮败小麦中的可育株采用改进的改良系谱... 闫素红 李伟 杨兆生 刘旭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