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丽娜

作品数:165 被引量:451H指数:11
供职机构: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7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9篇化学工程
  • 38篇石油与天然气...
  • 28篇理学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9篇催化
  • 44篇催化剂
  • 35篇介孔
  • 34篇分子
  • 34篇分子筛
  • 30篇改性
  • 25篇加氢
  • 20篇柴油
  • 17篇催化合成
  • 15篇氧化脱硫
  • 14篇介孔分子筛
  • 13篇脱硫
  • 13篇吸附脱硫
  • 13篇SBA-15
  • 12篇金属
  • 11篇催化氧化
  • 10篇噻吩
  • 9篇磷钨
  • 9篇金属改性
  • 8篇光催化

机构

  • 160篇辽宁石油化工...
  • 13篇中国石油
  • 7篇哈尔滨工业大...
  • 7篇中国石油抚顺...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石化
  • 2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辽宁科技大学
  • 1篇沈阳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 1篇亚洲大学
  • 1篇中国石化股份...
  • 1篇中国昆仑工程...
  • 1篇制药有限责任...

作者

  • 164篇杨丽娜
  • 96篇李剑
  • 29篇沈健
  • 25篇白金
  • 19篇亓玉台
  • 13篇袁兴东
  • 9篇董家丽
  • 8篇由宏君
  • 8篇娄井阳
  • 7篇徐俊博
  • 7篇王义皓
  • 7篇王天星
  • 6篇王雷
  • 6篇徐龙
  • 5篇张艳维
  • 5篇刘莹莹
  • 5篇张志芳
  • 5篇杨旭
  • 5篇孙宇萌
  • 5篇李越

传媒

  • 13篇应用化工
  • 11篇石化技术与应...
  • 10篇精细石油化工
  • 10篇石油化工
  • 10篇辽宁石油化工...
  • 9篇炭素
  • 9篇天然气化工—...
  • 6篇硅酸盐学报
  • 5篇化工科技
  • 5篇工业催化
  • 5篇无机盐工业
  • 5篇当代化工
  • 4篇精细化工
  • 3篇化学与粘合
  • 3篇化学工业与工...
  • 3篇石油学报(石...
  • 3篇贵州化工
  • 2篇燃料化学学报
  • 2篇化学通报
  • 2篇石油炼制与化...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8篇2020
  • 8篇2019
  • 16篇2018
  • 15篇2017
  • 13篇2016
  • 12篇2015
  • 14篇2014
  • 8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7
  • 7篇2006
  • 7篇2005
  • 9篇2004
  • 9篇2003
1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负载型杂多酸的制备、表征及其对煤焦油的脱氮性能被引量:1
2018年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3种负载型杂多酸吸附剂,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N_2吸附-脱附(BET)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以煤焦油为原料,硅胶负载杂多酸为吸附剂,考察了不同条件对煤焦油脱氮率的影响,分别应用拟一阶、拟二阶动力学模型、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在磷钨酸负载质量分数为30%、吸附温度为60℃、吸附时间为50min、剂油质量比为1∶5的条件下煤焦油的脱氮率为85.7%。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剂对碱性氮化物的理论平衡吸附量为qe′=7.161mg/g,Langmuir吸附等温式的拟合度较好,吸附作用为单分子层吸附。
母立民王莹曹鹏鹏余泽进王雷刘美杨丽娜赵德智
关键词:杂多酸煤焦油硅胶动力学
银改性介孔碳吸附脱硫被引量:1
2018年
以介孔碳(CMK-3)为载体,Ag NO_3为活性组分,制备了银改性介孔碳(Ag/CMK-3)。对CMK-3、Ag/CMK-3和吸附二苯并噻吩(DBT)后的Ag/CMK-3进行了XRD、BET、FTIR、TEM和N_2吸附-脱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Ag/CMK-3的饱和硫容量和穿透硫容量分别比CMK-3提高了2.6 mg/g和1.6 mg/g。表征结果显示,Ag/CMK-3保持了CMK-3高度有序的介孔结构,银粒子均匀分散在CMK-3孔道中,粒径可控制在2.5 nm左右,表面酸性增强,但比表面积、孔径和孔体积有所降低。CMK-3表面的银粒子和羟基均与DBT存在化学作用,同时DBT在吸附过程中发生开环反应,出现了C—S键断裂。
吴晶张志芳杨丽娜李剑
关键词:二苯并噻吩介孔碳吸附脱硫
V_2O_5/MO-Al_2O_3(M=Mg,Ca,Sr,Ba)催化剂用于正丁烷催化氧化脱氢反应(英文)被引量:2
2015年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V2O5担载量的V2O5/MO-Al2O3(M=Mg,Ca,Sr,Ba)催化剂,钒物种的前驱体为偏钒酸铵.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一系列表征,并对催化剂上正丁烷选择性氧化脱氢制取丁烯进行了反应研究.表征结果(包括比表面积、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氢气程序升温还原和拉曼光谱)显示,不同碱土金属元素掺杂的催化剂显示不同的钒价态信息和催化性能.其中掺杂Ca,Sr,Ba的催化剂,正钒酸盐相很难被还原,因此催化剂的氧化还原循环难以建立,导致以上三种催化剂在正丁烷氧化脱氢反应中活性较低.然而,Mg掺杂的催化剂却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在Mg掺杂的载体上担载5%V2O5的催化剂上600°C时可获得高达30.3%的正丁烷转化率和64.3%的烯烃总选择性.这与V2O5担载量为5%时,在获得高度分散的钒氧化合物物种时可使MgO晶相稳定存在密切相关.
徐兵朱雪峰曹中卫杨丽娜杨维慎
关键词:氧化脱氢正丁烷丁烯钒基催化剂
ZSM-5型MTA/MTG催化剂的寿命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8年
ZSM-5是典型的MTA/MTG催化剂,其催化活性高,择形选择性好,但其寿命不长,积碳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综述了减少ZSM-5表面积碳的主要措施:调变晶粒尺寸、调变催化剂的酸性质、调变孔道结构,指出催化剂的晶粒尺寸减小后,比表面积和孔容都增大,催化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产物的扩散路径缩短,积碳不易堆积,从而延长催化剂的寿命。调变ZSM-5分子筛的酸性位使其均匀而规则的分布,降低外表面酸强度,减少酸中心,抑制副反应的发生都可以降低积碳生成的速率,延长催化剂寿命。引入介孔扩大ZSM-5的孔径,可以促进芳烃类大分子的扩散,减少积碳,提高其催化性能,延长催化剂的寿命。其中调变催化剂的酸性质是提高催化剂寿命的有效手段,认为降低外表面强酸位,减少强酸中心数量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王丽娟高文艺李剑郭永成杨丽娜
关键词:酸性晶粒尺寸积碳
SO_4^(2-)/ZrO_2-SBA-15催化剂合成条件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以介孔分子筛SBA-15为载体,利用溶胶-凝胶法,在SBA-15的合成过程中引入活性组分SO42-/ZrO2,得到了含有SO42-/ZrO2的SBA-15介孔固体酸催化剂SO42-/ZrO2-SBA-15。以乙酸正丁酯的合成为探针反应,考察了SO42-/ZrO2的合成条件及负载型催化剂SO24-/ZrO2-SBA-15合成条件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确定催化剂的合成条件为:m(模板剂)∶m(去离子水)∶m[盐酸(质量分数为36%)]∶m(正硅酸乙酯)∶m(八水氧氯化锆)=4.0∶98.0∶25.1∶8.48∶5.6;搅拌温度为40℃;加入硅源,搅拌20 h后,加入八水氧氯化锆;焙烧温度为650℃;硫酸溶液的浓度为3 mol/L。负载型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滴加氨水后最佳的pH为9~10,在介孔分子筛合成过程中引入超强酸所得的催化剂活性最高。
李剑文泽东杨丽娜
关键词:固体超强酸SBA-15介孔分子筛
负载型磷钨酸介孔炭催化合成油酸乙酯的研究
2011年
采用浸渍法制备负载型磷钨酸介孔炭作为催化剂,以油酸和乙醇为原料,催化合成油酸乙酯。考察了反应务件包括磷钨酸负载量(质量百分数)、反应温度、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质量百分数)和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磷钨酸负载量为30%(质量百分数),反应温度为110℃,醇酸摩尔比为2.5:1,反应时间为4h,催化剂用量5%(质量百分数),此时油酸酯化率为89.34%。
谭晓宇杨丽娜刘敬徐俊博
关键词:酸改性磷钨酸酯化反应油酸乙酯
直馏柴油脱酸剂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根据醇氨法原理开发用于直馏柴油新型复配脱酸剂T,其组分主要包括甲醇、乙醇、丙酮、水、氨水五部分。设计正交实验考察因素氨体积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剂油比对实验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的验证确定最优条件组合为反应时间10 min,反应温度40℃,剂油比1/3,氨体积比0.4,分相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直馏柴油脱酸率达到98.1%,油收率为97.5%。最后对溶剂相进行蒸馏得到粗环烷酸和脱酸剂,之后对复合脱酸剂的循环使用进行考察,循环3次后脱酸率为94%,脱酸后酸值5.88 mg(KOH)/100 m L小于7 mg(KOH)/100 m L,国家柴油酸度标准,此时的油收率仍高达96.5%。表明新型复合脱酸剂能很好的改善脱酸效果。
聂欣薛俏俏李剑杨丽娜叶剑利
关键词:直馏柴油环烷酸复合溶剂脱酸
介孔氧化铝改性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综述了介孔氧化铝的金属、非金属改性以及复合改性研究,金属改性包括锆改性、镍改性、钛改性以及铈改性,金属改性主要改善介孔氧化铝的热稳定性及表面酸性。非金属改性包括硼改性、磷改性以及硅改性,主要调变介孔氧化铝的表面酸性。复合改性主要结合各元素的性能,并引出新的特征。指出改性机理的探索和复合改性将成为介孔氧化铝改性的主要研究方向。
陈国亮李剑杨丽娜
关键词:介孔氧化铝金属改性
油品氧化脱硫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由于成本低、脱硫率高等优点,氧化脱硫可成为未来非加氢方法生产超低硫清洁燃料油的主要技术之一。综述了国内外一些氧化脱硫机理的现状,如用不同催化剂将含硫油品氧化成不同的中间体的催化氧化脱硫、过氧中间体与含硫化合物发生基元反应的催化氧化离子液体氧化脱硫、通过不同光敏剂发生反应的光化学氧化脱硫、以电化学接触含硫化合物电解脱硫的电化学氧化脱硫、以微生物或者微生物所含的酶为催化剂生物氧化脱硫等,并且指出目前机理研究尚有不足,有些反应机理并不明确,还有待深入研究。
王露浔吴思军李越杨丽娜王天星王义皓娄井阳
关键词:氧化脱硫油品
β沸石金属改性研究进展
2012年
综述了β沸石金属改性的研究,分别介绍了过渡金属、稀土金属、碱金属、碱土金属及一些其他金属对β沸石的改性研究。重点介绍了β沸石的过渡金属改性,其中包括铂、铱及钯等贵金属改性,钴、铜、铁及锆等非贵金属改性以及一些复合金属改性,指出β沸石经过不同金属改性后,依然保留了原有的晶型结构,在不同反应中均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娄井阳邱辉杨丽娜王义皓王天星孙庆
关键词:Β沸石金属改性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