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学亮

作品数:19 被引量:131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甲状腺
  • 11篇分化
  • 10篇分化型
  • 10篇分化型甲状腺
  • 9篇腺癌
  • 9篇甲状腺癌
  • 8篇分化型甲状腺...
  • 6篇疗效
  • 6篇放射性
  • 5篇显像
  • 4篇术后
  • 4篇细胞
  • 4篇放射性碘
  • 3篇失分化
  • 3篇细胞株
  • 3篇甲状腺癌术后
  • 3篇分化型甲状腺...
  • 3篇癌细胞
  • 3篇癌细胞株
  • 3篇I

机构

  • 19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作者

  • 19篇杜学亮
  • 14篇傅宏亮
  • 14篇王辉
  • 7篇李佳宁
  • 6篇叶智轶
  • 6篇邹仁健
  • 6篇冯方
  • 5篇吴靖川
  • 3篇吴真
  • 3篇吴震宇
  • 2篇侯莎莎
  • 2篇顾振辉
  • 2篇蒋更如
  • 2篇吴书其
  • 2篇蒋宁一
  • 2篇付宏亮
  • 1篇汪红志
  • 1篇钱明理
  • 1篇陈素芸
  • 1篇黄海东

传媒

  • 8篇放射免疫学杂...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临床肾脏病杂...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组质粒hTSHR转染低分化甲状腺癌细胞株后对摄碘能力及特异性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探讨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人TSH受体(hTSHR)体外转染TSHR表达下降的低分化滤泡状甲状腺癌细胞株后,细胞摄取放射性碘功能以及甲状腺癌相关基因mRNA表达 的变化.方法 pcDNA3.1/hTSHR转化DH5a感受态菌,进行扩增、酶切,再以核苷酸测序方法鉴定.体外转染pcDNA3.1/hTSHR,通过免疫荧光检测TSHR表达产物,井型γ计数仪检测摄碘率,相对定量实时荧光PCR验证其表达的TSHR蛋白功能和特性.采用SPSS 13.0软件,对计量资料行t检验.结果pcDNA3.1/hTSHR经PCR扩增hTSHR-cDNA片段约113 kb,Kpn Ⅰ和Xha Ⅰ双酶切:hTSHR-cDNA的片段约2.3 kb,pcDNA3.1(+)的片段约5.5 kb,均同预期片段大小相符;核苷酸测序方法鉴定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收录的hTSHR全长序列一致,表明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正确.在hTSH刺激下,转染pcDNA3.1/hTSHR细胞与转染pcDNA3.1(+)细胞比较:(1)在甲状腺肿瘤细胞胞质、胞膜有增强的绿色荧光,(2)前者125 I摄取率是后者的2.9倍(t=28.63,P<0.01),(3)甲状腺碘摄取相关基因TSHR、钠碘转运体(NIS)、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Tg的mRNA的表达分别升高1.74倍(t=5.959,P<0.01)、7.2倍(t=3.807,P<0.05)、2.88倍(t=4.769,P<0.01)和2.67倍(t=6.388,P<0.01).结论 pcDNA3.1/hTSHR体外转染甲状腺癌肿瘤细胞后,可有效提高碘的摄取;这可为放射性碘治疗失分化甲状腺癌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侯莎莎王辉冯方林宁傅宏亮杜学亮吴靖川
关键词:质粒转染碘放射性同位素
上海地区孕晚期妇女血清TSH状况及与年龄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3年
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领域的第二大疾病,其中女性患者为男性患者的(6—10)倍。在妊娠过程中,母体甲状腺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使甲状腺激素的产生和代谢也发生改变。甲状腺疾病出现在怀孕期间并不少见。
杜学亮徐健
关键词:血清TSH孕晚期甲状腺疾病年龄妇女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癌转移灶失分化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转移灶失分化的患者预后较差。本文研究DTC转移灶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科行131I治疗有转移的DTC患者121例。转移灶通过18F-FDG肿瘤显像、131I-SPECT/CT、CT、MRI、B超等影像学手段结合血清HTg诊断,部分通过手术病理证实。转移灶摄碘情况通过大剂量131I治疗后全身显像上观察。根据转移灶摄碘情况将患者分为摄碘组和不摄碘组(失分化组),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51例(42.1%)患者转移灶不摄碘。单因素分析提示,淋巴结转移灶较远处转移更容易发生失分化(χ2=4.338,P<0.05),而肺转移和骨转移之间无明显差异(χ2=1.509,P>0.05)。双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导致转移灶不摄碘的危险因素有:乳头状癌(OR=0.059;95%CI 0.010,0.037;P<0.01)、年龄(OR=1.050;95%CI 1.019,1.082;P<0.01)、转移发生时间(OR=4.122;95%CI 1.421,11.894;P=0.000)和复发(OR=4.299;95%CI 2.132,7.685,P=0.000)。结论:DTC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灶较远处更容易发生失分化不摄碘,但是远处转移中肺转移和骨转移发生失分化的几率无明显差异。年龄、乳头状癌、转移发生时间和复发是影响失分化的危险因素。
冯方王辉傅宏亮杜学亮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失分化131I
分化型甲状腺癌骨转移:^(18)F-FDG SPECT显像能否取代全身骨显像
2012年
目的:比较18F-脱氧葡萄糖(FDG)SPECT显像和全身骨显像对于分化性甲状腺癌(DTC)骨转移灶检测能力的区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月期间接受131I治疗的DTC骨转移患者17例(男8,女9),年龄(46~82)岁。8例乳头状腺癌,9例滤泡状腺癌。7例单纯骨转移,10例合并淋巴结和/或肺转移。所有患者在接受大剂量131I治疗转移灶前2d~10d均行18F-FDG SPECT显像和99mTc-MDP全身显像。使用SPSS11.0软件对组别之间比较行χ2检验。结果:17例患者共发现70个骨转移区。18F-FDG SPECT显像的灵敏度71.34%(50/70)高于全身骨显像62.86%(44/70),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P>0.05)。特异度和准确度18F-FDG SPECT显像97.76%(131/134)和88.73%(181/204)均高于全身骨显像91.04%(122/134)和81.37%(166/204),且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t=5.72,P<0.05和t=4.34,P<0.05)。结论:对于DTC骨转移的检测,18F-FDG SPECT显像的灵敏度与全身骨显像相仿,而特异度和准确度高于全身骨显像。但是,对于小部分成骨性反应为主的DTC骨转移灶,全身骨显像更为灵敏。所以,18F-FDG SPECT显像不能完全取代全身骨显像,全身骨显像对于检测DTC骨转移仍然具有临床价值,可作为18F-FDG SPECT显像的一种补充。
叶智轶王辉杜学亮傅宏亮
关键词:骨转移分化型甲状腺癌18F-FDGSPECT显像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ANP和BNP动态变化的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ANP、BNP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水平衡及干体重的价值。方法:40例血液透析龄≥1年的稳定的MHD患者为MHD组,40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应用放免法检测稳定的MHD患者血液透析前后和透析间期ANP、BNP动态的变化;观察平均每日尿量对MHD患者血液透析前后和透析间期血浆ANP、BNP动态变化影响。结果:MHD患者血浆ANP 0h、24h、48h高于-4h(0h、24hP<0.01,48hP<0.05),24h、48h低于0h(P<0.01);48h低于24h(P<0.05);血浆BNP血液透析前后和透析间期无差异;MHD患者血浆ANP-4h、24h、48h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0h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MHD患者血浆BNP-4h、0h、24h和48h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0h达干体重和未达干体重的MHD患者血浆ANP、BNP无差异;少无尿的MHD患者血浆ANP、BNP和有尿的MHD患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血浆ANP、BNP可以反映MHD患者的容量状况,BNP水平随容量的增加而增高,且对于容量的评价作用优于ANP,但二者评估干体重不敏感。提示严格控制血压,控制透析间期容量负荷增长,是预防MHD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措施。
陆玮杜学亮单剑萍吴谷奋蒋更如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心钠素脑钠素
血清HTg测定与^(131)I全身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随访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对比研究血清HTg的变化与131I全身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治疗随访的临床价值。方法:192例分化型甲癌患者,每位患者均为手术后接受(3~7)次的131I治疗,每次剂量(50~250)mCi,每次治疗前测定血清HTg,治疗后5d后进行前、后位全身显像。结果:192例接受131I去除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患者,HTg测试和131I全身显像人次各为825次。其中有125例患者HTg与131I全身显像均异常,有12例131I全身显像异常而HTg正常;有35例131I全身显像正常而HTg异常;有20例两者均正常。在47例结果不一致的患者中,其他影像证实12例131I全身显像异常患者有5例异常,而35例131I全身显像正常而HTg异常患者,有27例异常。结果显示HTg血清测定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3%和97%,而131I全身显像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2%和83%。结论:在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治疗随访中,血清HTg的检测较131I全身显像更易发现甲状腺癌转移病灶,故前者有利于分化型甲癌患者随访及诊疗计划的安排。
王辉付宏亮吴真李佳宁杜学亮邹仁健吴靖川
关键词:血清甲状腺球蛋白
影响^(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的临床多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综合分析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后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接受131I治疗的164例甲亢患者进行1、3、6、12个月跟踪随访,收集其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和甲状腺功能检查等资料,采用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因素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有无突眼(F=5.171,P<0.05)、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F=4.714,P<0.05)和24h最高吸131I率(F=4.314,P<0.05)是影响131I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对患者进行Logistic回归判别,治愈率和未愈率的准确率分别为87.8%和45.5%,总准确率为70.7%。结论 131I治疗甲亢的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治疗前主要根据患者有无突眼、FT4水平和24h最高吸131I率适当调整剂量;同时,采用个体化治疗,尽量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可提高甲亢治愈率,降低治疗失败率。
侯莎莎王辉傅宏亮吴震宇杜学亮蒋宁一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31I治疗疗效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清甲治疗对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观察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131I清甲治疗对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74例(女116,男58)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行131I清甲治疗的患者行血清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检测,平均年龄(43.50±14.02)岁。血清PTH检测分四个阶段进行,分别为首次131I清甲治疗前(阶段Ⅰ),首次131I清甲治疗后3个月(阶段Ⅱ)、6个月(阶段Ⅲ)和9个月(阶段Ⅳ)。174例患者均于阶段I检测后第2d行首次131I清甲治疗,61例患者于阶段Ⅳ检测后第2d行再次131I治疗。血清PTH测定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正常值为(5~20)ng/dl,PTH检测值低于5ng/dl认定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PTH检测值低于正常范围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认定为持续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6个月内恢复正常,则认定为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每个阶段中发现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病例均以病例数(n)和发生率(%)表示,各阶段中PTH检测值均以x珋±s表示,各阶段间PTH值比较采用ANOVA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阶段Ⅰ~Ⅳ中各发现68例(39.08%),26例(14.94%),16例(12.50%)和13例(15.12%)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持续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共发现2例,均产生于阶段Ⅰ。②阶段Ⅰ~Ⅳ所发现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患者的PTH检测值分别为2.38±1.39,1.94±1.16,2.10±1.29和2.44±1.20ng/dl。经ANOVA分析,各阶段间PTH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F=0.863,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131I清甲治疗会导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其发生可能与残余甲状腺内放射性131I对甲状旁腺产生的辐射损伤有关,其程度与手术所引起的无明显差异,其发生时间在131I清甲治疗后的较长时间内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在131I清甲治疗后应定期复查血清PTH,以期及时发现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钱明理杜学亮傅宏亮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全切术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素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血醛固酮变化及干预研究
2007年
目的观察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血醛固酮(Ald)水平的变化;探讨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与血管紧张素111型受体拮抗剂(AT1RA)干预后血Ald水平的变化。方法将75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依据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不同分为3组,第1组Ccr≥60ml/min;第2组30ml/min≤Ccr〈60ml/min;第3组15ml/min〈Ccr〈30ml/min。比较3组血Ald水平,并分析其与Ccr的相关性。16例肾功能减退者洗脱4周后随机给予ACEI(10mg/d)或AT1RA(50mg/d)干预3个月;再次洗脱4周并交叉药物继续干预3个月;观察干预前、后血Ald的变化。结果第3组血Ald显著高于第1组和第2组,第2组血Ald也显著高于第1组,Ald水平与Ccr呈负相关;两种药物干预3个月后,血Ald水平均无明显下降(P〉0.05),两种干预之间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随着肾功能下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血Ald逐渐升高;使用ACH、AT1RA3个月均不能有效降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血Ald水平。
邹军蒋更如朱汉威黄海东杜学亮
关键词:醛固酮肾小球疾病原发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清甲治疗疗效的因素分析
傅宏亮吴靖川李佳宁邹仁健杜学亮王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